回覆列表
  • 1 # 孫子兵法講武堂

    將“習”理解為“複習”,本身就是一種誤解。

    習,是實踐。

    孔子那個時代的人,倡導的是“坐而論道,起而行”。

    因此,這句是說,學了之後就去做,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孔子強調行動”,他討厭“巧言令色”。

    今天我們做事也是如此,想不明白,卻能把他幹明白。

    這樣理解就是哲學了,這個哲學就是“知行合一”。

    再延伸一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也體現了其哲學思想。

    有朋自遠方來,是說朋友之道,要選擇良朋、諍友。

    王陽明說,朋友之道在責善。相互交流,共同進步,這是人生的哲學。

    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懂我,不瞭解我,甚至懷疑我,我不會不高興,也不生氣。

    這是什麼?

    這就是孟子說的“不動心”。

    對待任何事,都能坦然面對。

    這《論語》的開篇,也是孔子講的人生境界,人生哲學吧!

  • 2 # 張老師評說

    新人新觀點,希望幫到你!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孔子的《論語》,孔子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學到待人處世的道理並且適時實踐練習,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悅的事麼?”

    首先,要說明的是,生活的年代不同,對於知識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其次,我們現在所學習的知識,不僅包括人文社科,還包括天文地理,更有生化科學。而在孔子時代,知識,僅指做人的道理和一些道德上的知識,屬於人文社科類的。所以,古代時候說的“時習之”是說經常去操練自己的德行。而今,在現代社會,“時習之”,已經側重於廣袤的知識,學習了之後,就經常溫習它,免得遺忘。

    其次,“學而時習之”這句話,是具有哲學思想的。它不僅僅用於知識的學習,更廣泛的程度上,還可以用於其他任何需要學習的地方,例如技能,策略,方法等等。如果單單翻譯為後一句,那麼它的範圍也就縮小了。

    新人新觀點,希望幫到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英語啟蒙什麼時候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