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將軍威武K
-
2 # 小賈講歷史
新幾內亞戰役,絕對是日本二戰史遭遇的最慘烈的一次失敗,因此它算的上是經典戰役。日本人這次的對手是澳洲。日本有部電影叫做日本沉沒,裡面有個片段,日本即將沉沒,世界各國紛紛伸出援手,只有一個國家各種敲詐勒索後揚長而去,這個國家就是澳洲。澳洲讓不可一世的日本人,真正嚐到了什麼叫做狠。
1941年底,日本大舉進攻馬來半島,戰火很快燒到新加坡,經過七天抵抗,新加坡淪陷,13萬英軍當了俘虜,這其中有15000人是澳洲的,這些澳洲俘虜被日軍折磨死了80000多人,從此日本算是和澳洲結下了樑子。在後來的新幾內亞之戰中,日軍先後投入了20萬兵力,但澳洲像發了瘋似的復仇,利用熱帶雨林有利地形和氣候條件,日軍被包了餃子,幾乎全軍覆沒。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為了避免有漏網之魚,不管日軍是死是活,都會補上一槍,這一槍是士兵頭部,哪怕投降了也要被打死。在這場戰役中,日軍有19萬多的軍隊覆沒,僅剩200多人活了下來。新幾內亞戰役,真正讓不可一世的日軍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所以說它比較經典。
最經典、傷害對手最大的我認為應該是馬來亞戰役。
先從英國說起。二戰前,英國推行的綏靖政策不僅在歐洲綏靖德國,促使德蘇火併,而且在亞洲也綏靖日本,促使日本與美國火併。於是,英國在一戰以後就在馬來亞半島構築新加坡要塞,為的就是日後一旦與日本開戰,英國則封閉固守馬六甲海峽,坐看美國、日本、中國、蘇聯四國在亞太廝殺。活脫脫一個海上馬其諾!!!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英國在兵力裝備均優於日本的情況下還要放棄緬甸。
不能不說英華人這個佈局是非常高明的,只可惜和馬其諾防線一樣,這個佈局確實建立在一個完全落伍的軍事學說基礎上。該學說嚴重低估了航空兵對海戰的影響,更嚴重低估了日軍在熱帶地區複雜地形上的戰術創新能力。以新加坡要塞而論,其過於注重對海防禦,卻在防空上乏善可陳,更完全沒有料到日本能夠快速穿越馬來半島,從內陸方向前來進攻。結果就是,日軍確實大部分兵力被中、蘇、美三國所牽制,可即便如此,有限的日本南洋遠征軍,仍在短短5個月內,以風雲席捲之勢橫掃東南亞。日軍不僅鯨吞了馬六甲海峽以東的大片歐洲殖民地,更將戰刀深入海峽以西。“卻敵”號(也有譯作“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的沉沒,香港、新加坡的失陷,緬甸的喪失,使得大英帝國在遠東的統治土崩瓦解。一度,英國的陸上力量被迫退守印度,海上力量則遠遁非洲東海岸。在這種態勢下,日本不僅帶來了作為宣傳品的大東亞共榮圈,更帶來了貨真價實的“白種殖民者不可畏”的現身說法。
這個事實,直接動搖了大英帝國的統治根基,加速了殖民地、自治領的離心趨勢。當英國無法只靠英倫三島的軍事力量來抵禦強敵時,就陷入了一種政治上的進退兩難局面:要想打敗強敵,必須全面動員。可此種動員一旦啟動,必將激發殖民地、自治領的覺醒。在此之前,英國之所以能用極少數文官統治大片殖民地,正在於英國能做到以有限的軍事力量和極高明的均勢外交,實現“大英帝國治下的全球和平”。在這種和平中,英國提供公共安全和集體福利,各殖民地、自治領則安享和平。後者只需提供經濟和資源助力,一旦戰爭勝利,即可分得戰爭紅利。 但是,像一戰和二戰這種全面戰爭,爭的是生死存亡。在這種情況下,既無紅利可分,各殖民地、自治領又要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去捍衛英倫三島的社稷宗廟,這就不免出現“彼可取而代之”的心理了。 這一點與法國馬其諾防線戰略的失誤如出一轍,都是因為軍事學說的滯後造成戰略全域性的被動。正是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大戰略與軍事行動的密切互動。正是這種互動,加劇了大英帝國內部的離心力趨勢,極大地削弱了英國塑造終戰態勢和戰後格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