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夫也瘋狂

    摘要:末伏到,農諺“秋後一伏熱死人”是啥意思?末伏比中伏還熱嗎?

    立秋過去已經有幾天了,農諺說“夏至三庚數頭伏”,在夏至節氣後第三個庚日就進入頭伏了,而立秋以後第一個庚日就是末伏,頭伏和末伏都是十天,剩下的時間就是中伏了。其中多數年份中伏是20天,少數年份中伏是10天。今年從7月12日進入初伏,現在過去快一個月了。8月11日就要進入三伏中的最後一伏——末伏了。而在民間有農諺“秋後一伏熱死人”,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末伏比中伏還要熱嗎?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在立秋以後還有一伏,也就是末伏,並且末伏的天氣依然還會比較熱。古人用“熱死人”不過是誇張的說法,就是為了突出立秋後並不會馬上涼爽了,依然還會很熱,要注防曬避免中暑。那中伏和末伏哪個更熱呢?

    老輩人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意思是說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是在冬至過後的第19-27天,而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是在三伏天。其中在三伏天又數中伏是最熱的,由此可見,中伏是要比末伏更熱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夏至的時候,太陽垂直照射地面,在天上的位置是最高的。理論上這一天是最熱的,但是卻並不是這樣的。這個就和一天中在中午十二點鐘的時候太陽是最高的,可卻並不是最熱的,要到下午兩點鐘左右的時候才是最熱的。而三伏天要比夏至更熱,也是這個道理的。在三伏天中,中伏是最熱的,這是因為進入伏天以後,地表溫度逐漸升高了,並且地表每天從太陽吸收的熱量也比較多,可是散發出來的熱量卻少。所以地表層每天都會有熱量積累,並且是一天比一天多,因此也就一天比一天熱。而到了中伏的時候,地表積累的熱量達到了最大值,天氣也就最熱了。再加上在夏季的時候雨水比較多,空氣溼度也大,而水的熱容量要比空氣的要大得多,這樣就在夏季的時候,天氣不僅很熱,而且還很悶,就像一個大蒸籠一樣,因此三伏天也被稱之為“桑拿”天。中伏和末伏相比,在中伏的時候氣候的特點是不僅很“熱”,而且還是以“溼熱”天氣為主。可是到了末伏,都是在立秋以後了。每年到了立秋以後,雖然天氣還很熱,但也僅僅是在白天熱,尤其是中午熱上一陣子。到了晚上和早上,氣溫還是比較涼爽的。今年的末伏就要到了,但是因為颱風利奇馬得到來,其不僅帶來了雨水,而且還帶來了降溫。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在立秋以後下雨,這樣利於降溫,因此今年的末伏期間並不會太熱的,相信不久就會過去了。但是在出伏以後,還有可能會出現“秋老虎”天氣的。

  • 2 # 老徐尋美食

    更多農村奇聞趣事,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農村知識。今天是8月10日,明天就是末伏了,對於過了末伏才是真正的脫離了三伏天的炎熱了,不過從今年的颱風“利奇馬”登陸來看,最近一段時間是不會太熱了,因為接下來的颱風羅莎也是相繼出現,屬於和利奇馬交班了,這樣看來臺風的時間在內陸地區也會加長時間,這樣看來今年的早立秋和第九號颱風一起進入中國的大部分城市,那麼這個立秋後的天氣是不會在炎熱了。對於我們常說的在最熱不過三伏天,那麼今年的立秋是在三伏天以內的,所以按理說立秋後是不會涼快的,畢竟現在還有個末伏在中間夾著,所以只有真正的過了三伏天后,才能感受到立秋後的涼爽,這個也是所謂的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意思了,往往在立秋的天氣每一次的下雨都會涼一陣子,因為這個時候太陽到達黃經位置的照射地區也是不會出現了會和大暑天的時候那麼高了,此時的太陽照射的Sunny也沒有以前那麼高了,所以立秋後果了三伏天才能感受到一絲涼意。所謂的人在三伏天,冷在三九天,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在三伏天,最冷的時候是在三九天,那麼立秋之前的量伏還是沒有發揮它的餘威,就是說兩伏還缺少一伏,那麼立秋後的三伏天集合起來了,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熱了,只有等三伏過後,才能讓我們喘一口氣,但是我們常說的秋老虎的天氣也是在這個時間段裡出現!由於南方熱帶副高壓的加強,所以在立秋後秋老虎的天氣還是非常的炎熱,不過雖然是炎熱,但是此時的高溫天氣除了中午以外,早晚的溫度也會出現,中午的熱度是非常高的,由於立秋後的天氣雨水也會增多,那麼熱起來的話,是那種悶熱,汗水在身上黏糊糊的感覺,要這麼說來大暑是乾熱,那麼末伏就是溼熱,對於溼熱來說自然就是比干熱要難受的多,這個也是秋後一伏熱死人的意思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山水盆景硬石料有哪些,產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