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大王影視
-
2 # 上官同學
1、無論是高通驍龍還是海思麒麟都有很多款cpu,無條件對比的話沒有答案。
2、以兩者最高階的cpu為例,驍龍835和麒麟970作為對比。
3、在執行速度方面,麒麟970略有優勢速度稍快於驍龍835.
4、在遊戲效能方面(尤其是顯示卡方面),麒麟970弱於驍龍835,這也是手機效能最主要的方面。
5、智慧ai是麒麟970的看點,目前只有這一款cpu有,但明顯沒什麼用處。
6、綜上所述,驍龍835在整體效能方面仍然領先與麒麟970。
論手機效能,個人覺得是驍龍處理器厲害,而且雖然都是基於ARM的指令集,但是高通不一樣,首先是對ARM架構進行二次開發,在32位時是Krait架構,驍龍810則是直接採用ARM cortex-A57/A53核心。而進入64位時代之後,驍龍820開始,均採用自主整合的64位KryoCPU,驍龍820也成為了首款定製設計的Kryo架構 CPU。
那麼同樣基於ARM指令集的架構如何區別是自主還是公版的呢?其實ARM已經利用“授權”將其分好,分為兩種。
第一種,直接授權ARM設計好的IP核心。比如華為海思、聯發科,廠商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核心數、匯流排互聯、快取完成CPU部分的設計,這就是使用ARM的公版架構。
第二種,授權ARM架構。比如高通、蘋果,ARM授權ARMv6、ARMv7、ARMv8等指令集,廠商拿到這些指令集,自主設計核心,這就是使用自主架構。
自主架構非常燒錢,但是效能要比ARM公版強。高通的Kryo架構要比ARM強,大概1.5倍。
華為現在一直使用的是ARM設計好的IP核心,即使公版架構。比如四顆高效能核心cortex-A73和四顆ARM公版低功耗核心cortex-A53八核心設計、還有個i7協處理器的麒麟970,但是,即便如此,也不容易,因為做一個晶片不僅只有這麼簡單,另外還有許多技術需要整合、創新、突破,比如華為創新性地加入一個專門處理AI資料的硬體神經網路單元--NPU,非常值得肯定的。玩晶片就是要燒錢的,華為走到這一步也不易!這也是一般手機廠商碰都不敢碰這一塊“燙手山芋”的原因。
所以看完,你還想知道是華為的海思麒麟處理器強還是高通驍龍處理器厲害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國內有人願意堅持去,有人碰,才會有超越的希望!
今年華為在巴塞羅那亮了一次“肌肉”,釋出了首款商用、基於3GPP標準的5G晶片--巴龍5G01!率先突破了5G終端晶片的瓶頸。華為此舉也在告訴世界,它不但在努力,而且已經有了5G突破,也是一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