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華山之巔觀花

    克己復禮,孔子對當時社會開出的藥方。然禮制是周初對商未社會開出的藥方,到孔子時脈像已變,然孔子仍曰:復禮,還需克己,這就勉強了。這主要是因為社會組織,科技生產力發生變化造成的,商初天下萬國,周初800諸侯,到孔子時已然屈指可數了。封建時期也是因生產力及技術原因不得已而為之,隨著秦之直道與馳道的發明,天下一統的條件也成熟了,封國時代戰亂不亂,周八百年未開寸土全內耗了,秦剛一統天下即能出兵50萬佔據萬兩廣,這就是大一統的威力。儒家此時仍曰復禮復禮,不合時宜。然儒家並非一無是處,對內,對朋友圈內,用儒家無害,相親相愛,一團和氣。但是儒家似乎從沒研究過朋友圈之外即中國之外的社會政治的變化對中國的影響,即沒有地緣政治學的概念,這是中華之大不幸,這是中國很多次被外族攻破的原因所在,因為事先防範不夠。在當今物慾橫流,危機四伏的全球,中國輸出孔子學院,輸出儒家精神是對的,為世界輸出和平良善的種子,為這世界下下火。但在中美金融戰爭的關鍵時期,用儒術與兇惡無恥的華爾街對抗是危險的,看看目前有點儒學的情懷又學了點西學的所謂公知大v的胡說八道就可知了,(儒者,為臣之道也,這些公知大v跪美國,跪西方很正常,大笑),好在中華還有道家(儒不過從道派生出的巫裡派生出來的,從敬為本而引發性情向良善轉並挾持之,而離道日遠矣。道者,寂性情而歸根,二者方向相反,故老子曰:子之所謂,其人已是枯骨矣,誠如是)。天佑中華,逢亂必有道士下山,道是中華定海神針。中華加油,必定稱王而造福全球!

  • 2 # 老黃0071

    儒家文化洋洋大觀、博大精深。但由於它海納百川,所以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而不同,故有差別性;循序漸進,有層次性;篤行踐履,實踐性。而它之所以成為幾千年封建文明的主流文化主流思想主流價值觀,取決於它的積極性進取性,中心:積極入世,自強不息。這是儒家文化核心理念,也是傳統文化優秀品格,文明古國賴以源遠流長生生不息興旺發達的民族精神。

    孔子的時代,周天子的威權和尊嚴早已名存實亡,他只是諸侯有氣無力的共主,諸侯爭霸,戰爭頻仍,禮壞樂崩,民不聊生!老子和孔子對時局和社會都有清醒透徹的認識,不同的是倆位高人的態度和藥方。老子說:年輕人,回去吧,這是一盤死棋。孔子說:老人家,我走走看,看可還有招;再說,我畢竟還年輕,總不能就這樣碌碌無為地老去吧?於是,一個回到了小國寡民清靜無為的瀟灑,一個走出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

    在先秦,在孔子時代,只有兩條道,兩種文化,一個出世,一個入世;一個清靜無為,一個積極有為;一個在大自然背景下追求個體生命的價值和尊嚴,一個置身社會環境中尋求人類的責任和擔當;一個消極順應,一個積極創造;一個在客觀環境裡隨波逐流,一個在主觀意識中開天闢地……

    “積極入世,自強不息”是儒家文化的中心,生命線。圍繞著它,於是就有了儒家積極有為的人生觀、誠信仁愛的價值觀、天人合一的世界觀、以民為本的政治觀、禮樂教化的文化觀、修身齊家的道德觀……

    如何“積極入世自強不息”?首先像孔子那樣立志。三軍可奪帥, 匹夫不可奪志也!有了志,生活就有了目標、方向和動力。孔子少有大志,從母親及其他前輩口中得知自己顯赫的家世榮耀的歷史,少年孔子就有發憤圖強光宗耀祖的意願,於是勤學苦練、四處求學拜師,後來漸漸意識到自己不只是屬於自己、家庭和家族,還屬於這個國家,這個王朝,這個社會,他研習周禮,覺得“鬱郁乎文哉,吾從周”,於是把恢復周禮做為畢生追求,進而向世人描繪了小康社會大同社會的宏偉藍圖,十而有五志於學,進而修齊治平。其次像孔子那樣好學。孔子是一個謙和的人,人們推崇他為仁為聖,他總是“則吾豈敢!”。但是他確確實實向世人誇示自己好學。《論語·公冶長》:“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如丘之好學也。”且學無常師,《論語·學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韓愈《師說》:“孔子師萇弘師襄老聃……”他不僅自己學而不厭,而且還教學生、身邊的人以及那些向學之人,真的做到“誨人不倦”。孔子深知,要改變社會,恢復周禮,靠自己一個人不行,得有許許多多志同道合仁人志士,於是,他勇闖私學,廣收門徒,教書育人,使士這一階層發展壯大,活躍於各個諸侯國的政治舞臺,也使整個社會好學成風,書卷飄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到戰國時期,“士”成了各個有為諸侯的香餑餑,《萬章上》孟子出遊時“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學而不厭成就孔子,誨人不倦造福社會。

    其次像孔子那樣擔當。孔子不僅是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更是一個實踐家,實幹家,改革家,一個忠實篤行的現實主義者。他立足現實,關注現實,針砭時弊,改良社會。面對禮壞樂崩的社會,他大聲疾呼克己復禮,開創私學,為社會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季氏僭越旅泰山八佾舞於庭,公開怒斥: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對當權派: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他短暫的為官之日,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劍指權貴等既得利益者,不妥協,不苟且,忠於職守,兢兢業業,勇於擔當。

    最後像孔子那樣執著。孔子以天下為己任,以家國為一體,十而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他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奮鬥的一生,創新的一生,成就的一生。六十多歲的老人,駕著一輛牛車,帶著一班徒子徒孫,在遼闊的中原大地,跋山涉水,餐風宿露,不為名不圖利,只為宣傳自己經邦濟世的學說和思想,這是怎樣的一個神聖的傳道者和天使?當他再次遇到老子的時候,他一定也會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漂泊十四年回國後,他清醒地認識到統治階級不會信奉他的學說,於是刪詩書,贊易經,修春秋,編纂歷史文化,傳承華夏文明。

    儒家文化的中心不在朱熹和王陽明,在孔孟,在先秦。轟轟烈烈的國學,不是要求所有的華人像孔子那樣衣食住行,而是像孔子一樣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積極入世,自強不息。我們可以像孔子那樣琴棋書畫,但不是為了迴歸而是為了當下;我們可以穿漢服唐裝,但不是因為它是飄逸優雅的古裝,而是洋溢古裝中那人人豔羨的飄逸和優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歡的女孩對我冷淡了,我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