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妙藝術創作

    本人學識膚淺,就該問題而言,據我所知,行書應該是在漢隸盛行後,由於當時文字的最大屬性是實用性,用以記錄人或事、事件等,因此在體現它實用性的過程中,為了提書寫速度達到速記的目的,畢竟隸書雖然比篆書的書寫快了不少,但還是顯得書寫較慢,為了實現即要速記又要有利交流(可識性,比草書更有可識性),所以就產生了行書。文字第二個屬性便是藝術性,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也無時無刻不在追求美好的東西,包括了對文字藝術美的追求,逐漸形成了對文字書寫的審美需求,所以就有了書法的產生,對書法的審美無論篆、隸、草、行、楷(正)都有不同的審美要求(共性),但是各體相同審美基礎是萬變不離其中的,那就線條的藝術美和結構的灑脫大方、多姿多彩、整篇書法的佈局美、又讀頭、耐看等等,行書作品也不例外,更為盛者,行書由於相比楷書和隸書變化多端,相比草書更利於辯識和交流,在書法藝術的大堂中佔的比重更大,既有行楷也有行草。

  • 2 # 劉逸之

    行書是繼楷書成熟後,便盛行於世,如晉王羲之蘭亭序,稱天下第一行書。至今仍無有

    出其右者,便是明證。

    行書是楷書的快寫,楷書水平的高低,決定了行書水平的高低。這是基本的理論概述。但,行書仍需臨貼。

    總體來說,行書的藝術價值,行書審美的豐富性,實用性,趣味性,普及性,遠高於楷書。

    書如其人。從行書作品的創作,能看出作者的藝術修養,基本功力,學識水平,以及文化水準,及其書法藝術涵養等等內在的東西。

    總之,行書在書法創作,及日常生活中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書法藝術作品的常

    態化的藝術形式。

  • 3 # 狂喜淡墨a

    行書始於東漢,以其簡便易書,流通至今。楷法多於草法的謂之〔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謂之〔行草〕。

    《書斷·行書》:“行書者,後漢穎川劉德升所造也。即正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

    古人王愔雲:“晉世以來,工書者多以行書著名,昔鍾繇善行狎書是也。爾後王羲之,獻之並造其極焉。”

    《宣和書譜》:“自隸法掃地,而真幾於拘,草幾於放,介乎兩者行書有焉。於是兼真謂之真行,兼草則謂之行書。”

    《墨藪》:行押書即行書,行書者正之小偽也,鍾繇謂之行押書。

    至於欣賞審美與創作標準,無法梳理,通俗的說,行書,流暢才有韻,達及筆畫豐腴,備至筋骨血肉。筆法,皆因書者情性不同,風格迥異,古之書者,各有其妙。

    清代以前,行書幾乎為魏晉氣象,到了清後期,出現了趙之謙,何紹基,行書糅合了碑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國不是二戰的戰敗國嗎,為什麼給烏克蘭提供大量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