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喜歡戴墨鏡的春天老師

    面對這種情況,為了讓這大學生知道父母的不易,斷其經濟來源!

    這是我們生產隊陳么伯在眾人的鼓勵下的做法。陳么伯很早老婆就去世了,為了兒子陳川不受後媽的氣,硬是沒有再次成家。他也沒有去外地打工,就在鎮上做點事情,這樣便於照顧兒子。

    陳川雖然沒有媽媽,卻沒缺少過愛。陳么伯寵他愛他,老師因為他沒有媽媽也格外關心他。陳川學習倒也努力,成績一直不錯。高中畢業考上了一所一本院校,把陳么伯高興得老淚縱橫。他終於熬出頭了。

    從那以後,陳川那幾年再也沒有回過家,連過年也不回來。每次打電話要錢,對陳么伯也是百般指責,說錢給少了,這點錢只夠打發叫花子,談女朋友根本不夠用。經常把陳么伯氣得直咳嗽,邊咳嗽邊抹著眼淚說咋養了這麼個兒子。生產隊和陳么伯相熟的就勸陳么伯,不給陳川拿錢,看他怎麼辦。

    現在,陳川也成家了,就在省城上班。他現在明白陳么伯的不易了,十天半月的會帶著老婆孩子回來看他老爸。他很後悔那幾年自己的做法,說主要是耍了女朋友,想在女朋友面前闊氣點又沒錢,最後導致分手。

    他就把所有的怨氣撒在陳么伯身上。這件事之所以成這樣,我覺得與陳么伯也有關係:太溺愛陳川,讓陳川養成了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

    我想這種情況不止是農村有,城裡一樣有。父母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終於考上了心儀的大學,家長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卻被孩子一陣嫌棄,說家長被社會淘汰了,這不懂那不會。

    如果懂得感恩之心的孩子,會理解父母,包容父母的。知道父母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自己身上,現在年紀大了,有些觀念和自己不一樣很正常。

    各位,你們說是不是這樣啊?

  • 2 # 蘇拉木塔格

    我真想替你上去踢兩腳。

    這樣的兒子真是忤逆!不說大學生高學歷了,僅僅從父子之倫理關係來講,他也不該對你指手畫腳,況且,還是無端的。

    然而仔細一想,他有如此的表現,顯然跟你對他自小的教育有關。

    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家庭教育影響最大,會持續一生。也許你對他自小嬌慣得厲害了,他已經習慣了在家享受帝王般的待遇,稍有不順,當然要耍脾氣啦!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你簡直就是“咎由自取”!

    接下來怎麼辦呢?如果實在生氣,直接驅趕出家門算了。但是,這畢竟是自己親生的,估計你是下不了這樣的決心的。

    因此,還得想辦法教育。這裡給你提供兩個思路:

    一是從今以後不要再寵,除了回家生活上照顧、上學給提供學費,其餘一切都讓他自己解決,這樣他才能長大;

    二是找個跟孩子最親近的家人或者親戚,請他們就此事幫助你教育一下孩子,在教育過程中務必表明你的態度,讓他徹底明白你對此無端的指責很是生氣!

    最後藉此貼告誡所有家長,家庭教育對於孩子非常重要,可以寵孩子,但一定要把握住那個度。否則會如這位可憐的家長自食其果的。

  • 3 # 米婭兒情感

    說一下我對題意的分析:父親與兒子之間,發生了很大的分歧與摩擦,才導致兒子對父親失去了最起碼的尊重。

    一個對自己的父親都可以辱罵之人,真是活久見了。

    我無法想象一個父親被自己含辛茹苦、全然付出與疼愛有加的兒子辱罵後會是怎樣的傷心與絕望。來自最親的人的傷害,是最殘忍的事情。

    兒子房天憶斬釘截鐵地要和經營麵館的父親斷絕關係。

    聽到這個訊息,父親瞬間愣住了,他不知道含辛茹苦養了30年的兒子為何如此絕情。

    兒子的理由很簡單,他只是嫌棄父親的職業太卑微,讓他在同事面前抬不起頭來。

    “你知道醫院裡面有多少人實力比我還差嗎?

    就因為他們有背景,我在他們眼裡永遠就是個賣面老闆的兒子,所以我只能忍!”

    兒子全然不念幾十年的養育之恩,依然振振有詞。

    最後,父親老淚縱橫,滿懷歉意地向兒子深深鞠了一躬:

    “是爸爸沒有能力,我對不起你們!”

    父親彎下腰的那一刻,我看到一個父親的卑微與無助。他不知道這個世界怎麼了?他的兒子怎麼了?自己又是怎麼了?事情怎麼變成這樣?

    劇中的父親尚且如此,那位農民父親呢?他要培養一個孩子也是千難萬難。而不管是劇中的兒子還是大學生,均成了忘恩之輩。

    不但不懂反哺,反而指責辱罵。這哪是培養人才,這是培養一隻只有文化的白眼狼。

    印象中,幾乎沒有和爸爸一起吃過早、中飯,晚飯是我們煮好後,等很久才等到爸爸回家一起吃飯。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就這樣站在田邊,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心血全毀了。我感到爸爸在無聲的流淚,而我們也跟著流淚。

    所以,希望這個大學生兒子能給自己的父親道歉,給予父親足夠的尊重。

    這才是我們身為兒女對父母長輩的本份。

  • 4 # 肖老師英語課堂

    兒子讀了大學,對農民父親無端指責和辱罵,真是令人心寒啊!讀了大學接受者高等教育,但是對養育自己的父親,卻是無端指責和辱罵,真的是書都讀到狗肚子去了!

    我是一名中學老師,也是一位媽媽,這樣的孩子我接受不了!做人最基本的孝道都做不好,讀再多的書由什麼用?這樣的孩子不加以管教,恐怕日後這農民父親的日子更不好過啊!

    首先,農民父親不能讓孩子的行為繼續下去。雖然孩子已經讀大學了,成人了,但是他還沒有收入來源,也就是說他上學花費是要依靠父親的。只要父親捂住錢包,問題會有所改變的。 其次, 爺兒倆做下來,心平氣和的嘮嘮,看看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大家都說說,只有說出來才知道是怎麼回事。沒準,引起誤會的肯能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的小事。

    舉個我學生的例子 :

    我帶過一個初中生,有陣子對自己的爸爸很不友好。 孩子的爸爸和媽媽都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有一次孩子在課堂上說,我最討厭別人吃麵條發出吸溜吸溜聲音,因為這件事我受到了同學的嘲笑。 原來孩子在學校食堂吃麵條,像往常一樣吸溜著吃,他的同學們哈哈大笑,這孩子覺得特別丟人。從此就不理爸爸了,因為吃麵條吸溜是爸爸教會他的。

  • 5 # 夜聽繁星話心理

    回答;被孩子無端指責和辱罵,具體的事情起因是什麼?

    自己的孩子會無緣無故辱罵父親,而且沒有任何原因,孩子是有精神方面的問題和疾病嗎?

    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孩子瞧不起,看不起自己的父親,鄙視自己的父親沒本事,掙錢少,不能夠給自己很多錢花。

    第三種情況;孩子在外有情緒,遭遇了某些不良的情緒,回家就對著父親發洩,反正父親也不能拿自己怎麼樣。

    第四種情況;讀書的時候在外面交了女朋友,女朋的身份和麵子讓他不好意思提起自己的父親,農民身份。可能女朋友是個城市的人,對於伴侶的身份很看重。

    作為父親,對孩子說出的話不可能不會放在心上,生氣是第一反應,傷心難過是第二反應,打罵質詢孩子是第三反應。

    先問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說話,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自己作為父親做錯了什麼,讓你要這樣說話。

    父親以前做錯了什麼,都是過去式,可以對孩子進行道個歉處理。

    如果父親沒有做錯什麼,孩子這樣做就是對父親的大逆不道行為,必須讓孩子對自己進行道歉,這種行為絕對不可原諒。

    孩子如果拒不道歉,這個孩子算是白養了幾十年,養了個白眼狼,他反正已經長大了,可以不用再供,再養著他了,讓他自己慢慢獨立賺錢養活自己吧。

    家人之間的相處,尊重,平等是第一原則,晚輩對長輩更是如此。

  • 6 # 普通的李老師

    我覺得一個大學生兒子不斷指責和辱罵自己的農民父親,是非常不對的。但是客觀來說,這可能也與父親從小教育兒子的方式有關。

    一般情況下,如果從小對孩子比較嬌慣,萬事有求必應的話,養出的孩子大多沒有什麼感恩之心,而是以白眼狼居多。因為他已經習慣了索取,並且認為理所當然,當有一天他沒辦法從父親身上索取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時,就會認為是父親的無能,絲毫不會反思自己的問題,因為他從小就沒有這個意識。

    在生活中我也見到過類似的孩子,這些孩子通常小時候比較優秀,我指的優秀是學習方面,他們是班裡的尖子生,次次考試都能得年級前幾名,讓父母臉上特別有面子。在好成績的掩蓋下,父母會覺得其他方面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所以當孩子出現言行方面的不端時,往往會一笑了之,甚至認為只要學習好了,其他方面不必在意。長時間下去,這類孩子就變得自私自利,沒有感恩之心,無端指責和辱罵家長也是很常見的事。

    目前孩子已經上大學了,以前的教育機會是不可能再重新來一遍。此時父親要做的就是拿出父親的尊嚴,很嚴肅的告訴兒子,必須對父親有基本的尊重。既然他認為父親差勁到讓他辱罵指責的地步,那以後就不必依靠父親。只依靠自己活出個樣子讓父親看看。同時告訴他,他以後也是有妻子孩子的人,當有一天他的孩子用他對待自己父親的方式對待他時,他的心裡是什麼滋味。

  • 7 # 點贊5874

    這位農民父親,看過你的提問,我有問必答君除了生氣,就是鬱悶。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作為大學生的兒子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舉動?我的看法是,其原因無非以下兩個方面:

    一,你對兒子是非觀道德觀教育的失敗。對於兒子教育失敗的原因,《三字經》那句“子不教,父之過”給出了明確答案。尤其是在孩子小時候是非觀,道德觀的養成上,做為父親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如今,你把自己弄到了這步田地,我可以肯定的說,在你孩子小的時候,你對其是非觀與道德觀的教育上是失職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你對孩子小時候的溺愛與嬌慣,才導致了今天兒子大了竟然敢於無端指責親爹辱罵親爹這樣的局面。

    二,周邊環境不良風氣的影響。可以這樣說,任何人都無法迴避周邊環境的影響。你的兒子正是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才使得他更看不起你這個農民父親,在他眼裡,你這個做父親的,已經沒有了任何地位。他更不知道,即使兒子當上了總統,兒子終歸是兒子,父親畢竟是父親。他已經拋棄了一個做兒子的基本準則,已經越過了作為一個兒子的紅線與底線。

    既然你的兒子已經完全不在顧及父子之情,和你作為一個父親的尊嚴與臉面。我想,你應該知道該怎麼辦了吧!

  • 8 # 坤歌資訊

    原諒他吧,再怎麼樣,他也是父親的兒子,是父親身上割下來的肉。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為人父母后,他會慢慢轉化過來。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需要一個過程。年輕時候不懂事,心存自卑,覺得父母低卑,丟人現眼,很排除父母來到自己的單位或學校探望自己。僅在言行或心裡嫌疑嫌疑父母的到來,沒有過格行為,長大後,大多數人心感愧疚,加倍關懷父母,回報父母。

    父母賦予孩子生命,辛苦把孩子養大成人,還要沒天沒夜埋頭苦幹掙錢送孩子讀書,又要養家餬口,到頭來卻遭遇無端嫌疑,甚至辱罵,父母所承受的痛苦與傷害,已經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的了。

    往事

    記得陳姐結婚那年,她在婚禮上對眾親朋好友說,結婚只是一個過程,生兒育女是返還做兒女的責任與義務。

    言下之意,父母賦予自己生命,自己為人兒女,有義務與責任將生命傳承下去,僅此而已。

    陳姐為什麼這樣說呢?

    陳姐出生於七十年代初期,中專畢業參加工作第二年,父母同一年去世。

    陳姐腳下還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

    三個弟妹成績都很好,也很聽話。那年,陳姐400多塊錢一個月,下班回去還要出去做家教,補貼家用。

    一年後,弟弟考上重點大學。第三年一個妹妹考上普通大學本科,還有一個妹妹讀高中。

    負責三個弟妹讀書,陳姐省吃儉用,一年到頭沒添過一件新衣服,不敢談戀愛。

    父母去世後第六年,弟弟大學畢業,還沒走出學校,就被一家大房地產企業高薪直接聘用。

    弟弟沒有回家,直接進企業工作,逢年過節也沒有回來看過陳姐,也沒有一分錢回來給最小的妹妹讀書。

    某天,陳姐實在忍不住了,就跑去廣州看他。

    不看不知道,看了嚇陳姐一大跳,200多平的大房裡應有盡有。

    弟弟丟給陳姐50塊錢,讓陳姐自己買快餐吃,他要出去請同事吃飯。

    弟弟開車出去後,陳姐含著眼淚連夜坐火車回單位。弟弟至今沒有回來看過陳姐一次。

    2014年,陳姐的弟弟不知從哪裡得到我的電話,打電話讓我帶人去廣州幫他救急。那年用工荒。

    開始我推說沒有空,手上也沒有人手。

    其實,手上雖然沒有人手,但,豐富的人手資源還是可以聯絡,我就是怕這種不講人義道德的人,到時候拖欠工人的工資,自己去幫他擦屁股。我也失信於人。

    大概是已到萬不得已的地步了吧,他親自開車過來找我,讓我幫他聯絡勞動力。

    他說不按時交房,他就要被降職。

    我心裡,他儲存我的電話這麼多年,無非就是:急用就用,不急用,號碼留在手機裡也不用餵飯。

    我堅決拒絕了他。他氣敗壞的說:從此以後,恩斷義絕。

    我說,這麼多年了,你不是已經自己先斷了親情了嗎?

    送他離開,我對他說,陳姐已經下崗好多年,都是兩個妹妹在幫扶姐姐,他該回家看看了。爹媽的墳頭草都比咱們高了。

    猜猜他怎麼說?

    他說,他當年不考研,就是因為姐姐給他的生活費太少,他在同學面前丟人現眼。

    我說,陳姐就那麼一點點工資,還有兩個妹妹讀書。

    他說:她不會讓兩個妹妹輟學只供我一個人嗎?我是家裡的男孩子…。

    聽他這麼說,感覺這個人已經無藥可救。

    讀書多的人,別人越活越明白。隨著年齡增長,越加重視親情,懂得放下與把心放寬。而他,這麼多年了,年輕時候的心裡所糾結的,沒有放下,反而變本加厲仇視親情,還是年輕時候的心態,以自我為中心,只要求別人為他付出,總認為親情本就該為他付出,他什麼都不需要做。

    想到這些,感覺自己很有必要替陳姐挽救這個弟弟。這些年,陳姐沒有對外公開弟弟無情無義的行為,無非就是希望弟弟有一天活明白了,自己回頭。

    陳姐的弟弟是讀書人,很快就明白,如果當年兩個妹妹都輟學,只供他一個人讀書,他雖然可以考研,但,兩個妹妹輟學後,命運就和工地裡的女工一樣,沒有文化,無一技之長,只能賣力氣掙錢過日子。

    雖然說,每一個崗位都需要人站崗,但,讓妹妹輟學只維護他一個人的利益,對妹妹很不公平。

    有意無意的閒聊,陳姐的弟弟慢慢話就多了起來,最後也把自己的老婆拉進群來。

    陳姐這邊見狀,兩個妹妹也加入進來,一家人很快就熱聊起來。

    有話說,血濃於水,親情一旦拋棄了前嫌,不去戳過往痛點,很多時候是可以回頭的。

    農民父親,遭遇親兒子無端指責甚至辱罵,那就暫時放下吧,時間是治癒心靈傷口的良藥,給年輕機會,給親情一個機會。相信,隨著年齡增長,兒子也會自己回頭。

  • 9 # 爆冷

    改變自己,樹立父親的偉岸形象!改變孩子,讓他知道父母不易!

    一、兒子上大學了,感覺自己成人了,可以不受約束了,所以經常和父母對著幹,覺得父母說的做的都是錯的,循循善誘的教育都是羅囉裡囉嗦的噪音,那是他們還沒體會到為人父母的苦心,等結婚生子了也許會改變。

    二、兒子上大學了,心氣兒高了,看不起農民了。大學都在大城市,環境好,生活好,比農村不知強了多少倍,一個農民父親會讓自己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不給面兒,久而久之就對父母產生了仇恨心理,似乎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忘記了養育之恩,我們俗稱這類人為白眼狼,忤逆子,對此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斷供,有本事讓他自己賺學費賺生活費,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就知道父母的不易。

    三、古人說慈母多敗兒,嚴父出孝子,發過來也是成立的。如果被兒子無端指責和辱罵,想想自己當父親的是不是在教育上出問題了。是自己平時太過溺愛,還是為人太過懦弱,前者會讓孩子肆無忌憚,後者會讓孩子鄙視自己,因此都得使自己要變的剛強,讓孩子尊重自己,樹立起為父的偉岸形象!

  • 10 # 格超梅上

    一般情況下,一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最理想的狀態是父(母)慈子孝。父親是農民,兒子上了大學,儘管學識有差別,但兒子無端指責和辱罵父親,這很顯然是要受到譴責的。因為兒子受過高等教育,更應該知書達理、敬愛父母,而不是在家裡對父母橫加指責或辱罵,這很不正常。

    1.溝通最重要。兒子即使對父親無端指責,那也是肯定有一點點原因的,正常情況下,他不可能捕風捉影、無理取鬧。這個時候,作為父親也不要生氣,心平氣和的和兒子好好談一下,把父子之間的隔閡或誤會盡量說開了,以心交心,相信他不可能再無端生事。

    2.反躬自省也需要。其實孩子無端指責和辱罵父親,已經表現出對父親極端的不尊敬。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做父親的在做某件事上或者某些事上做的不好,讓孩子覺得不齒(瞧不起),降低了孩子對父親的印象分。所以作為父親,也應該反省一下,看自己曾經有沒有做的不對的地方,有的話以積極的態度改正那也會得到孩子的認可。

    實際上,任何一個孩子思想行為的變化、性格的形成,多多少少都與父母有一定的關係。

  • 11 # 最美田園風光

    要是我,馬上讓他出去,大學念不念,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念了大學出來也沒用。

    在農村養個大學生容易嗎,還無端辱罵,已經不是3歲小孩,念大學了我們還管得了嗎?

    先不急著給錢讓他到學校去,把親戚朋友,左鄰右舍,鄉親叫來,買點酒,弄點菜,讓他們到你家來歇一會。

    你給他們講講,你兒子的所作所為,這副田地,還要什麼名聲,也不怕別人笑話。

    一五一十的告訴鄉親們,讓他們

    給你出個主意,這兒子還能不能要,要他有什麼好處,不要他有什麼壞處,他自然敢罵你,說明你已經管不了了。

    你不同鄉親們說,你同誰說,如果你打他,肯定他把你打得更利害,你不敢打他,你不罵他,他還罵你。

    誰家孩子大了,都誇自己的孩子聽話,誰願意毀了孩子名聲,這不明擺著的。

    但是,你家孩子另外,你不想把事鬧大了,也應通知你家親戚們,把這事說說。

    不道歉不悔改,這書,先不拿學費,有本事自己念去,如果這麼放蕩下去還了得。

    沒梯子上天,巴在頭上拉屎,沒人管得了。

    在說了,大人也不要無理要求孩子。

    孩子這麼大了,有很多事,讓他自己作主,你沒有過分要求,他敢罵你嗎?

    自己也要當好父母,你就說,我

    們活這麼大歲數了,沒有這麼不說理的孩子,他們一直在受教育,並且還是高等教育。

    能有這樣的孩子嗎?我們這村子裡幾千人,孩子考上大學的也不少,四鄰八村,就沒聽說過,唸了大學,還辱罵老人。

    要說罵老人的孩子有,少之又少,他們唸書少,受教育有少,而且還傻。

  • 12 # 笨刨

    大學生兒子,無端指責和辱罵自己的農民父親,無非就是出去上了兩天大學,學了些"先進"的"文化",又到了大地方,見識到了"文明"的世界裡的一些東西,而看不上作為農民的父親了。

    所以才敢於指責和辱罵自己的農民父親了。

    說來無語,這是什麼的悲哀?

    我們常常說這麼一句話,教育教育,是教書育人。在學習文化的同時,也要學習做人。

    這麼說來,是不是教育上就先有點失敗了?

    我知道,現代社會,講究個人人平等,不是過去那種"君為臣剛","父為子綱"的落後時代了,如果做父親的有錯,身為兒子,是有權指出並提出批評的。比如,父親逼兒子去殺人的話,兒子肯定不能聽,並且肯要抗命的。

    這些都正常,也是現代文明的一種表現。更是人與人之間,一種人格平等的體現。

    可是,兒子"無端"的"指責",甚至是"辱罵"自己的父親,也是現代文明的一種體現嗎?

    無端,當然是沒有來由了,是說農民父親沒有錯的前題下,去指責去辱罵自己的農民父親,所為何來?還是個大學生,受高等教育的人?

    在我農村老家,說那些有文化卻不會做人做事的人,有一句挺"深刻"的話,叫"喝瞎了墨水"。

    墨水,代表文化,喝墨水,代表高文化,墨水"喝"的多,不就代表文化程度高嘛。

    一個大學生,比較一個農村父親,當然是高文化的人了。

    實質上卻是這麼一個低素質的人。

    不能不讓人汗顏。

    先不說農民父親是怎樣的不容易,把兒子從小拉巴大,也不說父親是怎樣的拼命掙錢供養你上大學,只說他"無端"的就受到指責和辱罵,就覺太不平了,這個兒太不是兒子了。

    父親養大你,是希望你成器成材,成個有用之人,不說對社會吧,你起碼對你父親有點用吧?

    不指望你感恩回報你父親的養育之恩,你起碼得有點人格上的尊重吧?

    ……

    說都不想往下說了,只一句,這種兒子,再不返醒自己,再不改變自己,將來會發展成一個什麼人,都難說。

  • 13 # 教育的情懷

    個人認為這樣的兒子再不好好教訓他,那就真的是害了他。

    一、無端指責和辱罵父親,還是大學生,實在人品太差

    1、不知道尊敬父母,畜生都不如

    烏鴉尚知反哺,羊尚且知道跪乳,可是有些人呢,是怎麼做的?就比方說這位農民的兒子,農民父親傾盡大半生的心血撫養他,還讓他讀了大學,可他卻無端指責和辱罵自己的父親,是不是連畜生都不如?

    醜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2、一個上了大學的人,卻如此德行,書是白讀了

    讀書讓人明白事理,懂得尊重他人,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可是看這個所謂的大學生, 卻無端指責和辱罵含辛茹苦的父親,如此德行真讓人不齒,真正人渣一個,書算是白讀了。

    實際上一個不懂孝敬父母、沒有感恩之心的人,在哪裡都不會受到人尊敬的,所以對這樣的逆子,父親必須要好好教育他,否則會害了他一生的。

    二、應對策略:

    成才先成人,否則即便成才了,也是禍害社會的歪才,所以為人父者一定要教育好孩子:

  • 14 # 珊桃和露

    農民父親,被大學生兒子“無端”指責和辱罵,究竟是為什麼?

    就是不管怎麼樣,也不應該是辱罵吧!這熊孩子的大學是白上了,指望他成龍是不可能了,還不如多喂幾頭豬,還可以賣掉換錢。

    都說“兒不嫌母醜,子不嫌家貧”。現在有很多人讀了點書,覺得自己不得了了,就嫌棄父母社會地位低下,忘記祖宗,

    卻不知正是這些看起來身份卑微,行動卻很偉大的農民父母們,供出了多少“大學生兒子”。

    大學生兒子,無端指責和辱罵農民父親,無非就是幾種情況。

    一,從地位上輕視父親

    我有個朋友,兒子在省城讀大三了,這孩子以前在老家讀書的時候,真的很懂事,乖巧又用功。大家都很羨慕朋友有個好兒子。

    這次因為去省城看病,就順道去看看兒子。結果,滿心的期待,換來的卻是兒子的埋怨。

    同學們的異樣的眼光,竊竊的私語,孩子的自尊心覺的受到了打擊,因為他不想讓同學知道自己來自於那麼貧窮的鄉下。

    二,從錢財輕視父親

    來自於農村,和大城市的同學比起來,錢財就是一個讓人敏感的話題,自己覺得低人一等。

    朋友本來日子就不寬裕,這次得病,更讓他雪上加霜,穿著自然也就很普通。有同學知道家長來了,會打聽父母給了多少錢之類的話題。

    三,文化差異

    很多供出大學生的農家父母,文化普遍不高,而自己的孩子,上了大學,有了新的知識量,和父母自然是沒有多少的共同語言。但是出於關心,又很想問問孩子的情況。

    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問的問題對於自己來說很淺薄,就產生厭煩心裡,看不起自己的農民父母。

    而來自農村家庭的孩子們,無形之中對這些就是望塵莫及,心裡也就不平衡。有這種心理,又不可能暴露在同學們面前,就只有在父母面前發洩。

    面對親情應該怎麼辦呢?

    一,告訴他“五根手指伸出來,都不一樣長,人和人沒有可比性”。

    生在農村,不是父母的錯,也是“大學生兒子”沒有辦法選擇的事,只有去面對。有本事靠自己的能力去改變生活環境。

    二、還告訴他,對自己父母的不尊重,讓父母很生氣,再這樣辱罵和指責父親,就停止供他大學學費,自己已經成年了,可以自己去掙錢了。

    三,在告訴他,因為他的“無端辱罵和指責行為”,自己已經明白,這輩子靠他是不可能了,讓不懂感恩的他,出去自生自滅吧。世界那麼大,全靠自己去闖天下。當然。還要給他說“這裡永遠是他的家,頭破血流了,還可以回來”。

    對待不懂感恩的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定要嚴厲,不能心存善念,讓他任意妄為,今天是辱罵,以後說不定就是拳腳相加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 15 # baba159057331

    在中華民族當中兒女罵父母的很少,最低是農村非常的少見,無論你家如何貧窮,但父母的養育之恩總被厚道的兒女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雖然老人們退休金很少,兒女們的收入也微薄,但每年過年時全家人都在一起過上那麼幾天,讓農民們無論老人,還是年輕人,或是小孩都體會到了什麼是閤家團聚,什麼叫妻賢子孝,什麼才叫幸福了!

  • 16 # 真誠143859311

    為什麼含辛如苦地把兒女培養成人,孩子總會指責年老的父母這也不是,那也不是?是父母年老痴呆了嗎?

    這是普遍現象。鬍子總比眉毛長!父母不管對後代如何建樹,也不管對後代貢獻大小,為什麼就不能以對待自己孩子之心對待父母?!如此世代傳承,一報還一報。

    其實一個人自己過完一生是可以很幸福的。為什麼卻要生兒育女,從豬到牛、到狗過完人生艱難的三部曲?究其原因:還是人類的自然傳承基因太強大了!哪怕就是再苦再累,承受再多的委屈打擊,父母都甘願為子女而獻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來沒有感受過親情,與父母的關係非常不好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