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一千五

    一,田蚡可能是個男渣,幹了許多壞事,算不上忠、奸一說

    漢初三大太后:呂太后,薄太后,竇太后之後就是王太后了。她們依靠外戚家的舅舅們,染指朝廷的權利和利益,推行太后勢力。影響朝廷政策,作用不小。到了漢武帝時期,這種局面就扭轉了。

    漢武帝的母親王夫人。她的孃家有幾個弟弟。由於王夫人的母親嫁來嫁去,所以,漢武帝的舅舅們就有兩個姓:田氏和王氏。田氏最出名的有田蚡和田勝;王氏出名的有王信,王信是王娡的親哥,商人。王娡還有個妹妹王兒姁,都是漢景帝的後宮中人。

    王夫人在爭奪皇太子位的鬥爭中,田蚡是出了大力的。這一點,這個當舅舅對外甥劉徹是有功勞的。這是田蚡後來發達的一種資本。

    二,要說田蚡的醜陋,也不外乎下面幾點原因

    01,漢武帝建元年間,淮南王劉安到長安來。朝廷派田蚡為接待使者,到霸上去接淮南王。

    田蚡見到了淮南王。田蚡對他說,皇帝現在沒有兒子,大王你是高皇帝的親孫子,前途無量呀!

    劉安本來就不滿竇太后一家當了大宗,一聽當今皇帝的舅舅都這麼說,心想一定是皇帝的人緣不好,舅舅都準備後路了。劉安口頭上不敢說,心頭上大喜過望。給了田蚡大量財產,田地,好玩,美人。在淮南王沒有倒臺前,這種供給就沒有斷過。

    這件事,按後來漢武帝的話說

    “使武安侯在者,族也”

    ——如果田蚡還在,這是滅族的大罪!

    02,外戚勢力彼消此長,竇家敗落,田家升起

    竇太后死後,竇家在朝廷裡面的勢力急劇下落。代之而起來的就是王太后一家。尤其是田蚡這一房人,成了漢武帝外戚家的代表人物。

    竇嬰本是竇太后一家在朝廷上的代表人物。竇太后死了。竇嬰的門客們都跑到田蚡家去了,竇嬰非常地冷落。

    建元新政時期,竇太后還在。由於建元新政搞得過火。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要求給皇帝的文書不送竇太后而直接送皇帝處理,竇太后大怒,找渣殺了這兩個出頭的檁子。丞相竇嬰和太尉田蚡失業,回家釣魚去了。但是田蚡是王太后的弟弟,他照樣在朝廷走動,跟隨的賓客更多了。

    竇太后死後,田蚡又上臺了,做了丞相,封武安侯。竇嬰賦閒“門前冷落鞍馬稀”了。

    田家如日中升,竇家日薄西山。

    三,竇嬰碰上了灌夫,灌夫是個什麼人

    竇嬰的賓客已轉投到田蚡門下,只有將軍灌夫跑來跟他結交。七國叛亂,竇嬰是大將軍,灌夫是他手下的部將。

    灌夫本姓張,他的父親曾經是灌嬰的家臣,因受到賞識而改姓灌。吳、楚七國叛亂時,灌夫和他的父親跟隨灌嬰的兒子灌何出征。父親被吳軍殺死,灌夫為父報仇,帶上十幾個家奴,在吳軍中左衝右突,殺了幾十個人,最後剩下他一個人回來,名聲大噪了。

    之後,灌夫就有了資本耍橫。

    灌夫張狂好酒,喝醉罵人,傲世長官,親近弱小;講義氣,重諾言;交往當世豪傑,是地方上的黑社會人物。是漢武帝嚴厲打擊的物件之一。

    灌夫也很富有,錢數千萬,食客上百。他在家鄉潁川,陂池田園一望無盡,族人和門客仗著他的權勢橫行鄉里。灌夫雖然富有﹐卻與權勢無緣,所以灌夫與竇嬰一拍即合。他們互相推重,情同父子。

    四,杯酒責望,田蚡得勢不饒人,害人再害自己

    竇嬰知道這樣旁落下去,心有不甘,準備用行動向田蚡示好,但是,人家如今高攀不上了。

    01,城南之田。田蚡看上了竇嬰的一塊田,要求竇嬰換給他。竇嬰不幹,把田蚡派來的說客打了一頓。這事就黃了。這是城南換田一事。其實竇嬰的兒子犯法後,是田蚡救出來的。就此而言,竇嬰把田給了田蚡又如何?

    02,灌夫莽夫一個,他醉酒後甚至把竇太后的侄兒都給打了。漢武帝怕竇太后收拾他,讓他到燕國做相國。但是,灌夫不好好工作,不稱職,扶都扶不起。下面的事就更讓人無語了。

    03,輕信 。有一次田蚡醉酒後對灌夫說,好久哥兩個一起去拜訪魏其侯如何?灌夫信以為真,就去通知了竇嬰。竇嬰跟他的夫人連夜準備了酒菜,把庭院也打掃得乾乾淨淨,第二天一早就令人在門口恭候田蚡到來。但一直等到中午,都不見田蚡的人影。灌夫很生氣,就親自去田蚡的家。田蚡還在睡覺。灌夫就質問他,為什麼約定的事卻不做,弄得竇嬰夫婦忙了一夜。田蚡還是去了。在竇嬰家,灌夫喝醉了,把田蚡罵了一頓。竇嬰只好扶起灌夫,把他送回家,並向田蚡表示抱歉。田蚡也不當回事兒,一直喝到夜裡,然後非常高興地回家去了。貴為丞相的田蚡已經捱了兩次窩心氣了。但是田蚡沒有發作。

    五,田蚡遇到第三此次,又如何呢?

    田蚡娶燕王的女兒為夫人,王太后要求在京官吏都去祝賀。婚禮現場盛況空前。

    灌夫此次是竇嬰拉著去的。去了灌夫又喝醉了,他站起來向賓客們敬酒。輪到給田蚡舉杯時,灌夫非要田蚡一飲而盡,田蚡要到處應付,所以不可能喝完,推開灌夫招呼別人去了。灌夫臉上很沒面子。就向自己的侄兒灌賢敬酒,灌賢正和程不識將軍耳語,沒有注意到灌夫。灌夫於是破口大罵,說灌賢平日裡把程不識說得一文不值,如今長者來敬酒也不起身答謝,卻像個女人似地貼著人家的耳朵說話。

    田蚡知道灌夫想把自己的賀宴鬧得不歡而散。田丞相就對灌夫說,程不識是東宮的宿衛官,這樣罵會弄得他下不了臺﹔而李廣是西宮宿衛官,與程不識平起平坐,恐怕也會覺得沒有面子。灌夫倔強地說,今天就是被刀砍頭,被劍穿胸,也無所畏懼,還管什麼姓程姓李的。

    田蚡怒火中燒派人把灌夫抓了回來,揚言一定要狠狠地處罰他。

    和事佬籍福知道事情鬧大了,一面代灌夫向田蚡謝罪,一面按住灌夫的頭,要他給田蚡賠禮道歉,灌夫說什麼也不肯屈服。

    田蚡其實就等這個臺階下,但是,灌夫就是不給,田蚡就失望了,饒了灌夫的心思被風吹走了。田蚡下決心處理掉灌夫。灌夫被綁起來,關到客房裡。

    六,田蚡就舉報灌夫故意在王太后詔令舉行的賀宴上使酒罵座,是對王太后的不敬

    田蚡蒐集了灌氏橫行鄉里的種種罪證,下令把他的宗族支屬一起逮捕,一律以棄市罪論處。

    本來,這赴席,灌夫不去的,竇嬰拉他去的。沒有想到又出了岔子,灌夫被關進了監獄。竇嬰當然就坐不住了。

    竇嬰的夫人對老公說,灌夫得罪了丞相,恐怕說不下來,不要再把竇家搭進去了。不是不救而是救不了。竇嬰說,就是不當這個魏其侯,也要把灌夫救出來。但是求人的路全部堵死。竇嬰最後準備面見漢武帝。漢武帝也聽說了這件事,以為都是外戚,而且不就是喝酒嘛,什麼大事呀!

    結果,大臣們畏畏縮縮地都不敢表明自己的態度。竇嬰與田蚡相互指責。朝廷變成了菜市場,兩個大臣變成了潑婦罵街。漢武帝十分怨煩。結果,沒有定論。

    眼看事情就有黃了。竇嬰不得已對漢武帝說他有先皇給他的遺詔,事出非常,可以免死。

    漢武帝一聽,吃了一驚,表叔你還有這個東西呀?好,取來朕看看!

    遺詔的正本是有,存檔的副本卻不在了。問題就嚴重了。這樣就是假詔了。

    竇嬰本以為這樣就可以救出朋友,現在不但沒有救出朋友,反而把自己一大家捲了進去。矯詔是死罪,滅族的罪。

    最後,迫於王太后的壓力,灌夫被判滅族,竇嬰則被判棄市。

    七,竇嬰都死了,田蚡活著又有什麼用?

    漢武帝朝廷就少了一個外戚集團,餘下的就是舅舅們了。過了不久,田蚡生病了,瘋瘋癲癲地,他把財產都交給了外甥,漢武帝很高興,稱舅舅到底是想通了。田蚡重病臨死前大叫認罪。田蚡看見竇嬰和灌夫已變成了厲鬼要來殺他。田蚡有病不治而死。

    張湯審查淮南王劉安謀逆案時發現大量財產來歷不明,經過仔細地審查,田蚡與此有關係。漢朝嚴禁朝廷大臣與諸侯交往。建元年間的霸上之言,也被揭發出來,漢武帝嘆息不止,對大臣們說,如果舅舅還活著,朕也救不了他,這是消族的大罪。

    經過這次事件,漢武帝朝廷的兩大外戚被連根拔掉,田蚡一死,王太后就偃旗息鼓了。漢武帝北伐匈奴的種種障礙被全部踢開。

  • 2 # 行看風雲

    在專制獨裁的家天下時代裡,談什麼忠、奸區別,非常滑稽甚至無恥。上位者清一色依靠殺戮和詐術霸佔山河,依靠暴力、冷酷和虛偽維持局面,自家父子、兄弟、夫妻之間猜忌懷疑、嚴防死守,動輒人頭滾滾、親人互殘。任何人,都有著一顆卑微又宏達的靈魂,質樸憨厚而又恭順的外表下都是滿腹鬱氣、戾氣,始終覺得自己被辜負、被欺辱,只要機會合適必定凌厲一擊。這樣的社會,奢談忠誠、道義,只能是虛偽的笑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私底下教育了親戚朋友或熟人的熊孩子,末了是否有必要威脅一下他不準告訴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