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丙奇看教育

    研學旅行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開展研學旅行,對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是讓學生走向社會、把社會當課堂的重要教學內容。但是,如果不解決困惑研學旅行的現實問題,這隻會是看上去很美。

    首先是學校的教育理念,在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之下,很多學校只關注學生的分數,除知識教育的其他教育,都被邊緣化,不要說研學旅行,就是對學生十分重要的體育教育、勞動教育,美育,都被知識教育擠佔。改變學校的教育理念,一方面需要改革升學考試制度,另一方面,則需要學校迴歸教育家辦學。

    其次是研學旅行的經費保障,組織研學旅行需要經費,經費從何而來,在發達地區,這不是問題,可由政府財政撥款解決,而在不發達地區,如果財政撥款不到位,那學校組織研學旅行,就可能向學生(家長)收費,這就可能演變為亂收費。因此,既然作為一項教學活動,就應該把研學旅行納入財政預算加以保障。

    再次是安全責任界定問題,中國一些學校領導是願意組織學學生開展研學旅行的,可是,卻擔心承擔責任。因為對於校園安全事故,一旦發生,目前採取的問責方式,都是追究學校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大家所見的是,由於沒有依法治校,學校面對安全責任,已經採取對學生的“圈養教育”,很多地方的春遊、秋遊都已經取消,就連學校的操場,都不允許學生去活動。《意見》要求,”研學旅行要堅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機制,明確安全保障責任,落實安全保障措施,確保學生安全。“這指出了推進研學旅行活動的關鍵所在,而要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必須基於依法治校,明確教育部門、學校、社會機構、家長的責任。否則,如果責任界定模糊,研學旅行就不可邁開腳步。

  • 2 # 王為願

    研修旅行需要制度支撐

    教育部將研修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計劃,這對於學生社會實踐起到積極推動。

    我們今天的孩子閉門造車,照本宣科,國家教育管理部門,清晰的意識到孩子需要社會實踐,需要多元學習,但今天我們更加期待的不是曇花一現,而是真正落實。

    1. 從資金層面落實,這不應該只是發達地區的政策,這應該惠及所有孩子,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孩子,資金落實的路上還要小心異化成為家庭負擔的問題。因此從資金政策落實是關鍵。

    2. 明確責任,活動有風險,責任該誰擔,保險是根本。避免出現誰努力工作誰風險巨大,出了安全事故,責任如何落實,責任如何清晰,如果出現問題就是校長受罰,學校擔當,檔案就有流於形式的可能。必須從制度和法律層面解決問題。

    3.如何進一步延伸到學生職業體驗,職業瞭解,也是未來必須面對的問題。

    5.引入和調動社會公益資金和優質教育發展企業,利用社會力量解決學生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孩子講童話故事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