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反思者

    你描述的第一條,恰恰就是功利化。第二條與第三條都和教育沒多大關係。

    我認為人的一生大致上分為兩個階段:受教育階段、工作階段。前者是教育體系要解決的問題,希望達到“以最少的時間承接知識、打造人品、提升能力”;後者是社會治理與管理問題,是用人機制要解決的問題,力求達到“各盡所能、人盡其才”的效果。兩者不可混淆。也就是說:前者不能保證後者。

    如果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就要擔保後者,這就是功利化思想,但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做教育的人,是無法擔保後果的。比如說,大學畢業後就應該有多體面。

    把每個人都送到大學培養幾年,莫說有多少人只能混日子(混文憑),就算都是正常大學畢業,那也得要人看大門、送快遞、種田、上流水線……,做那些不需要多少技能就能夠勝任的工作。這就是社會分工,比教育更無情。

  • 2 # 流水遊木

    無論教育功利化還是去功利化,其核心本質的教育不能變。

    我個人認為,教育可以分為基礎教育和精英教育以及職業教育三種。但是教育不能走西方的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兩極化。

    西方的教育分為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完全走的就是因財施教。

    公立教育是家境一般的人,沒有足夠的財富去應對價格極其昂貴的私利精英教育的選擇。公立教育完成的就是快樂教育,基礎簡單培訓,交給孩子們簡單的語法,能聽說讀寫,會做一些簡單的運算,瞭解一些基礎的物理化學等科學知識僅此而已。而私利的精英教育,排除優渥的物質生活以外,西方的精英教育就類似於中國的高中教育,孩子們學習的知識龐雜深奧,學習壓力很大。但是在這樣的教育下出來的孩子,他們基礎知識穩紮,知識面廣博,能力強,在大學以及走上社會後競爭能力強大。而他們可以躋身上層掙更多的錢,讓他們的後代依然成為精英。完成階級固化。

    而中國的教育模式不同,是基礎教育為主,保證公平性。杜絕因財施教。但是到了大學,大學走的就是精英教育,你不努力高考就被刷下了,在剩下的人物裡,一層層篩選,有的畢業了就行,混日子,有的成了精英,繼續讀研賭博。壓力不但沒少還在不斷增加。而職業教育則是對於被精英教育淘汰下來,對人進行定向專業培訓的一個教育方法。

    所以中國的教育模式,基礎教育必須杜絕因財施教,這樣完成全民基礎教育,不能有所偏頗。這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透過這種辦法提高全民素質,並且大浪淘沙,選擇最優秀的一批人參加高考篩選,進入精英教育。

    而大學這個精英教育其實是否因財施教就無所謂了,因為進入大學本身就是經過篩選淘汰之後的勝利者。因財施教也沒有什麼不好。其實大學就已經是一個小社會了。如果你有錢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也無不可。

    所以我個人認為,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必須摒棄因財施教。這個階段是國家基石,決不能撼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不幫助剛結婚的女兒,父母年老女兒想管卻有心無力,誰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