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波浪在前岸在後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在緊密鑼鼓中拉開序幕,考生們重視,但考生的家長也更重視。

    記得高考的第一天,一對在外打工的婦夫,百忙之中,放下手中工作,風樸塵塵趕回雙胞胎女兒考點,為女兒高考加油。由於兩個女兒不在一個考點,婦夫倆進行明確分工,一個負責照料一個。當第一天考試結束後,父親見到其中的一個女兒,顧不上自己臉上的汗珠,急忙為其遞水,削蘋果,拿出毛巾擦著女兒頭上的汗珠,一邊完成這些動作,一力工和女兒歡快地寒喧。好一幅感人的畫面。

    莘莘學子求學路,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只是千萬個家庭中的一個縮影。

  • 2 # 凡塵丶緣

    “終於畢業了,開始狂歡吧”

    “捨不得我的高中三年,本人高考結束隨時可約”

    “今年的高考狀元非我莫屬”

    “同學們,高考結束了,記得幫我寫同學冊哦”

  • 3 # 張府春

    在我身邊,發生過許多事情,有些事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漸漸淡忘了。但是有一件事每當我想起它,腦海裡一幕幕的場景就像放電影一樣。

    那是發生在2018年夏天的事情。上海進入梅雨季節後,經常出現暴雨。這一天上海中心氣象臺釋出了強暴雨的紅色預警,一場百年不遇的,罕見的特大暴雨襲擊上海。

    這場特大暴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許多街道,馬路都積了很深的水。平時都是爺爺騎車送我到學校去上學的,可這一天雨太大了,沒辦法騎車!我和爺爺穿著雨衣小心翼翼的趟著水去上學。好深的積水!淺的地方沒過了我的雙腳,深的地方都超過了我的膝蓋。因為是早晨上班和上學的時候,人們艱難地在積水中行走。

    突然,有一輛汽車居然拋錨了,而且橫臥在本來就不是很寬敞的馬路中間。很快交通被堵塞了,司機趕快下了車,試圖推開這輛車。但是,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想推開這輛車,那是肯定不可能的。這時從他後面的車子裡下來幾個人幫他一起推車,雖然力量大了點,但是車子仍然沒有動。就在這時候,一下子從四面八方來了許多人,他們紛紛丟下手中的雨傘,冒著傾盆大雨,在警察叔叔的指揮下,齊心協力把車子推到了馬路邊安全的地方。

    滂沱大雨將每個人全身淋得透溼。當司機轉過身來要向這些人表示感謝時,發現這些好心人早已消失在雨簾中……

  • 4 # 紫金梁

    高考,上世紀七十年代後,絕大多數華人都要經歷的重要節點。全家出動,保駕護航,早就成為標配。有條件的家庭還會一直陪讀,爭取孩子能爭取最好的結果。甚至,我們還會調動國家資源,組織社會資源,為高考過程順利,提供強力保障。因此,每年高考都會發生很多讓人難忘的故事。

    今年,讓大榮最難忘的高考故事有兩件,也是造成截然不同兩種情緒的故事。其中一件是學子走出考場,跪地感恩母親。那一聲聲真摯的感恩話語,引得無數父母垂淚,感動全網。另外一件,與其稱其為故事,更確切的應該叫作事件。高考結束後,校園發生一起傷害案件,被傷害的學子救治無效,宣告死亡。一起傷害案,毀掉兩個家庭,震驚全網。而這起傷害案的發生地點是衡水,一個註定會在高考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城市。

    先說說感動無數人的“學子跪母”的故事吧。高考結束後,長得高高大大,戴著黑色眼鏡,一臉Sunny的大男孩,走出校門,迎向母親。“結束了。”在母親如釋重負的聲音中,大男孩跪倒在地,抱著母親,講出這麼多年壓在心底的激動:“媽媽,謝謝你,這麼多年,您辛苦了。”大男孩的情感宣洩,感動了母親,也感動了在場的所有父母,所有人熱淚盈眶。大榮曾經講過,我們生活在幸運的時代。這件高考故事被鏡頭記錄下來,讓我們能見證新時代的感動。

    社會資源、教育資源的不平衡不充分讓高考成為無數中國家庭的壓力符號。學子從準備階段到衝刺階段,從走進考場到走出校門,牽動著無數家庭的神經。我們的孩子們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與此同時,家長更要張開雙臂,儘可能的為孩子減輕壓力。或許,有的時候,孩子們不能理解家長的某些行為,但不能否認,每一位家長為了孩子能搏一個美好的未來,心甘情願做出大犧牲。這是屬於中國父母的大愛。故事中的那位美女媽媽,值得孩子一跪。

    當我們把視角給到大男孩。每個人都讚歎大男孩的Sunny形象,感恩的優良品行。透過表象,我們更應該發現,大男孩的家庭教育無疑是優秀的。學校教會孩子們解題的方法,拓寬孩子們的思維,教會孩子們什麼是美德。那麼離開學校,放下書本,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是大榮常說的“道理在書裡,做人在書外”。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好結合,是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的手段。

    我們相信,大男孩會有一個不錯的成績,未來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至少,大榮相信。

    接下來,很多人可能要拿出精力壓下心中的情緒,或憤怒、或心痛、或不解,無論怎樣,我們都無法想象,朝夕相處的同學,竟然拔刀相向。

    大榮再強調一次,這起高考傷害案發生的地點是衡水。衡水模式,曾是許多人推崇的高考模式,也的確培養了很多優秀的考生,取得很不錯的高考成績。但是,這起傷害案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衡水模式的缺失。造成這起傷害案的孩子,並不是大家經常提起的衡水中學的學生,而是就讀於名不見經傳的冀州第一中學。不過,因為它發生在衡水,理所當然會讓人們討論衡水的教育模式。

    那麼衡水模式真的有缺失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任何一種教育模式,都存在缺陷,或大或小而已。但是,衡水傷害案完全歸咎於衡水的教育模式,是不客觀的。

    個例不能代表整體。

    大榮更想說的是,對比之前“學子跪母”的故事,衡水傷害案讓我們唏噓的應該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道理在書裡,做人在書外。”造成衡水傷害案的學生,或許會有一個不錯的高考成績,但關於做人,他明顯是不及格的。大榮不想說更惡毒的話,不管是受傷致死的學生,還是出手傷人的學生,在我眼裡,都是孩子。我想說的是面對高考的重壓,我們應該在關注學生成績的時候,多關心一下孩子們的心理建設。

    一個成績優秀,但德行有虧的人,對社會的傷害會更大。畢竟,德行重於成績,做人大於做事,不是嗎?

  • 5 # 圖說連環畫

    2001年高考打破年齡限制,對我而言,那一年絕對值得記憶,因為那年我60歲。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60歲我退休了!我60歲那年,孫子出生了!看著他呱呱墜地的模樣,我在他柔嫩的臉頰上親了又親,吻了又吻,我下定決心,退休是新生活的開始,我要參加高考,以新的姿態迎接新生活。直至現在我仍然記得那時高考的時間是每年7月7日至7月9日,每年這個時候,總是陰雨連綿,連老天爺也為這些寒窗苦讀,但沒有被錄取的學子們暗自傷懷,流下遺憾的淚水。我就在老天爺憐憫的範圍內,考試那幾天,老是下雨,我本身就患有老寒腿,那幾天忍受著疼痛參加高考,發揮難免失常,但我不拋棄、不放棄,執著是我擁有的可貴品質之一。

    就在我參加高考2年後,國家也不忍學子們,每每淋雨參加高考的事情發生了,將高考時間向前推了1個月,變成每年6月7日至6月9日,那年我也準時參加高考了,但因為平時要帶孫子,書看得並不紮實,再加上高考提前了一個月,發揮失常也在情理之中嘛!

    我老伴常說我找藉口,在新一年高考生涯中,她特意告訴我,全神貫注,用心複習,孫子上幼兒園接送的事情,不需要我幹,讓我專心致志迎接高考。那一年發揮還行,但只夠到個三本,只能上本地一所大學,這地方我生活了一輩子,我的目標是外地,如果是一線城市更好,我老伴說我心野,肯定是嫌棄她那張老臉了。哎!真的沒有,都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只想去看看!為了理想我果斷放棄在本地就讀大學的機會,來年再戰未嘗不是個更好的出路。

    人算不如天算,2005年全國各省市的所有高考科目均採用新課程,接下來的幾年有進行了不同層次的調整,實行“3+X”, 考試中的“3”是指語數英,對於文科而言,“X”是指由政治、歷史、地理組成的文綜,而對於理科而言,X”是指由物理、化學、生物組成的理綜,分數是語數英三大科的二倍(文綜或理綜300分、語數英均為150分),由考生自己選擇學習文科或理科,若選擇學理科是由物理、化學、生物組成的理綜,則“綜合”是“理科綜合”。與其相對應的是“文科綜合”。這樣的科目體系,對於我這種上了歲數的人,可謂是雪上加霜,一方面歲數大了,記憶力衰退了,不服老都不行啊!有時記憶的東西顛三倒四,所以我就選了理綜,牛頓發明三大定律、萬有引力的時候,肯定想不到,若干年後,一個執著的老頭,在鑽研他當年是如何推匯出這麼磨人的定律,還有化學、生物,這種學科我學習了若干年,才逐步有點感覺,所以高考成績自然不值得一提。

    後來老伴看我確實執迷高考,給我買各種保健品,用以增強我大腦血液供應。孫子小學畢業那會,我正在研究牛頓的萬有引力,孫子初中畢業的時候,我正在學習生物同化作用(合成代謝)、化能合成作用。孫子高中那會,我想插班學習幾天,校領匯出面反對,原因很簡單,首先覺得我歲數大了,萬一那個學生碰到我,或者我不小心自個摔了,學校擔當不起,另一個原因是一個年級十個班,一個班至少60個學生,雖然我屬於編外人士,但是贊助費多少還是要交的,而且價格不菲啊!考慮再三我還是放棄了,仍然回家自學。去年我和孫子一起高考,他考的很好,考到了北京,是985名校,大家在為他高興的同時,也在為我嘆息。去年全家送孫子去大學,我在他們校園溜達了一會,那清新的空氣,寬敞的教室、綠茵茵的操場、乾淨整潔的食堂,令我神往之!他鼓勵我繼續努力,爭取將來做他的學弟。

    今年的高考和端午節連在了一起,高考數學似乎有點難,英語對我而言,也不太簡單啊!現在是選擇學校階段,我今年79歲了,持續奮戰在高考的戰鬥中,發現題目越來越難,我是選擇繼續戰鬥?還是填報志願,找個學校上呢?嗯!容我想想。

     

  • 6 # 芒草先生

    《易經》象數走進數學,考生紛紛表示數學太難

    鄭州一考生在數學開考10分鐘後,因為壓力太大要求離開考場。但是考生看完試卷是不允許離開考場的,該考生遭拒之後精神奔潰,倒地不起。

    對此“數學帝”葛軍也表示很無奈,公開發文表示自己沒有參加今年的高考數學命題,這鍋我不背。

    《易經》首次走進高考數學,這樣的題你會嗎?

    這樣的班主任,請讓我重新上一次高中

    山西一班主任,在高一時承諾如果學生們三年不進網咖,那麼就在高考結束後帶全班學生包場玩兒通宵。

    班主任言而有信,高考結束後,帶領全班學生包下網咖,玩兒遊戲通宵,整晚消費3000餘元。

    據說班主任還在計劃組織學生騎行前往上海。

    我估計老師這三年也憋得心慌,老師辛苦了。這樣的老師請給我來一沓。

    資訊來自於@快諮訊

    勵志85歲老爺爺參加高考,學生們心中的標杆

    這位老爺爺在2012年,2014年,2018年三次參加高考。老爺爺表示今年除了英語不是很理想以外,其餘都考的不錯。特別是最難的數學,老爺爺表示因為今年主要在複習數學,所以80分應該沒問題(滿分100分)。老爺爺估計今年應該可以考上二本,但在2012年老爺爺也對自己的成績做出了評估。

    老爺爺說現在就是喜歡學習,就是想要考試。如果今年沒有考上,明年還會繼續參考。

    不論結局怎麼樣,老爺爺的精神都應該是很多人心中的標杆,因為喜歡,所以熱愛。我們一起祝福老爺爺今年可以取的好成績吧!

    資訊來自於@快資訊

  • 7 # 小薇文案

    分享一下我朋友的女兒的高考故事吧,也給大家提個醒。

    “一萬五?”我的心咯噔一下,腦海裡馬上閃過一百種騙子的套路。

    “她要一萬五做什麼?”

    “敏敏說她要交補課的錢。”萍姐說。

    “補什麼課要一下子交這麼多錢呀?你問清楚了沒?”

    唉!萍姐自從離異再婚後,就把女兒當成掌上明珠供著,百依百順。我卻為她操碎了心。

    “我也不知道。我問她一下。”萍姐掛了電話。

    沒過多久,萍姐又打電話過來。

    “敏敏說是在網上買補習課,在網上聽課。錢必須今天交,有優惠兩千。過了就沒優惠了。”

    我聽了後還是覺得不妥,畢竟網路上的騙子太多了。

    我又再次確認:“靠譜嗎?幹嘛不找學校的老師一對一的補課,至少看得見摸得著。錢還日結月結都行。”

    萍姐急了:“敏敏說靠譜就一定是的了。她說現在就必須轉給她。”

    我還不死心:“不要被騙了啊!一萬五呀,你不吃不喝,也要三個月的工資呢!”

    “敏敏說現在就要。”萍姐對這個女兒簡直就是寵上天啊!

    我這個外人也只好默默地替她把一萬五轉給她的女兒。

    第二天,萍姐來了,把一萬五現金拿了過來。我再次問了敏敏的事情。萍姐笑呵呵地說:“交了,優惠兩千呢,敏敏說剛好做活動。高三的補習課,都是很厲害的老師在網上講課的。”

    看她那高興勁,我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高考結束後,我問萍姐敏敏考得怎麼樣時,萍姐放低聲音說:“敏敏心情不好,考得不太好。她買的題,一道都沒有。被騙了。”

    “買的題?買什麼題?”我有點迷惑不解。

    萍姐氣急敗壞地低喊起來:“她在網上跟網友買題,對方說是今年高考的題,偷出來的。一萬五呢!包準包過。結果一道題都沒有!”

    “當時不是說買補習課嗎?”

    “不是。她後來才說是買高考洩露的題。”

    我一聽,腦子直接不好了,果然當時是中了騙子的套了。

    萍姐在那憤恨不平,一個勁的罵騙子,害敏敏全心投入到買到的題那裡,沒有複習其他的資料。

    我一邊聽著,一邊想:如果不抱著投機取巧的念頭,又怎麼會造成今天這個結果呢?這個世界上,只有努力才能贏得更多。

  • 8 # 拾青的窩

    今年泉州培元中學的高考生張永林,將在學校六年獲得的一萬元獎學金捐贈給了培元中學大同獎學金,獲得了全校師生和社會人士的交口稱讚。

    他在給老師發的資訊中說:“時光荏苒,回望六年培元生活,母校交給我的不僅是知識的進步,我想更重要的事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更好的人——崇尚真理,嚮往自由,敦行服務。”拳拳赤子之心跳躍在字裡行間。

    更讓我注意的,其實是他做這個決定時他父母的態度。

    這些獎學金原本都是他自己存著,後來因為父親做生意週轉不過來,就“借”了一萬給父親。

    高考後,他選擇了將這筆錢從父親那要回,捐贈給學校,而父母的態度是全力支援,並且直接把現金帶了過來。

    一萬元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關鍵是這對父母開明的態度,他們並沒有因為孩子未成年而干涉孩子獎學金的用途,從之前的自主存款,到後來的“借”,再到後來的捐錢決定,他們都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和選擇。

    可想而知,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不僅擁有Sunny般的自信,也會有超脫於同齡人的難得的責任感。

    充分運用給孩子選擇的技巧,把握好給孩子選擇的“度”,我們將收穫一個張永林似的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 9 # 週公解夢

    今年泉州培元中學的高考生張永林,將在學校六年獲得的一萬元獎學金捐贈給了培元中學大同獎學金,獲得了全校師生和社會人士的交口稱讚。

    他在給老師發的資訊中說:“時光荏苒,回望六年培元生活,母校交給我的不僅是知識的進步,我想更重要的事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更好的人——崇尚真理,嚮往自由,敦行服務。”拳拳赤子之心跳躍在字裡行間。

    更讓我注意的,其實是他做這個決定時他父母的態度。

    這些獎學金原本都是他自己存著,後來因為父親做生意週轉不過來,就“借”了一萬給父親。

    高考後,他選擇了將這筆錢從父親那要回,捐贈給學校,而父母的態度是全力支援,並且直接把現金帶了過來。

    最後祝大家:

    心想事成!天天開心!事業有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腿肚子酸脹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