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雲1987
-
2 # 笑容悠然
現在很多家長,看育兒書也是看的一知半解,光看到“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就立馬開始誇孩子。我身邊有很多家長,現在都在苦惱,孩子上學之後,老師不表揚就不行,老師要是批評了,那就能哭的控制不住了。
單純只是誇獎的話,很容易使孩子變得經不起挫折。現在社會每家的孩子都像個寶貝一樣,孩子們其實不缺表揚,反而是缺少批評。想要表揚也沒有關係,需要有內容的表揚,比如說,表揚孩子這個字寫的真好。具體到某件事,某個行為,泛泛的表揚,只會讓孩子對自己有錯誤的認識。
-
3 # 十八線mama
只表揚肯定不能教育出好孩子。
首先,不能對孩子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覺得孩子怎麼做都是最好的,那叫溺愛,不叫愛,一字之差謬以千里。如果一味表揚孩子,而不指出他的錯誤行為,那隻能培養出來熊孩子。
其次,表揚要有方法的表揚。比如,有研究證明,孩子經常被誇聰明,會讓孩子不敢於嘗試高難度的任務,這是由於孩子怕一旦失敗了,就被人認為是不聰明的,而應該經常誇孩子努力。
另外,現在的育兒書籍良莠不齊,母嬰市場以及教育行業持續升溫,市場經濟的運作,商業利益的趨使,有些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搏人眼球,有些名不副實,有些毫無科學根據,甚至還有冒充譯作的,還請寶媽們仔細甄別哦。如圖,就是冒充譯作的偽科學卻又異常火爆的書。
-
4 # 一生何求_70
美國早期開展的“自尊運動”早已被很多研究人員以及教育領域人員證明為一個教育界的反例。被批判的不是該運動的出發點,而是具體的操作以及實施。很多教師以及父母知道了自尊運動以後,再沒有的到爭取的只是引導的情況下,一味地在誇孩子:你真棒、你真聰明(這也是現在很多家庭和學校領域所存在的表揚現狀),而在近幾十年的中外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的研究中,發現,這樣的針對人格(個人)取向的表揚非但不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反而會對孩子未來的內部動機、能力理論等產生長遠的消極影響。而在現階段的研究當中發現,過程取向的表揚(也就是針對孩子的努力、所使用的策略等進行表揚)是對孩子最為有益的表揚方式。另一種表揚方式,叫做結果取向表揚(針對孩子的成果進行表揚)所產生的影響在個人取向和過程取向之間,好於無表揚。
-
5 # 壯仔媽寶
賞識教育有它的好處,就是讓孩子會更加的自信,在做事情的時候,更有底氣,但是誇也是有講究和方法的。
1.不要總說“你真棒”,取而代之的是要誇獎他在某方面做得好,就是具體點,比如說收拾玩具,“你今天玩具收拾的真好!”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哪方面做得好,而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好棒”成了你的口頭禪。
2.在誇獎的時候也可以適時的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比如在收拾玩具時,孩子把玩具車擺的不是很工整,你可以說“你這些收拾得都很好,如果你把它們這麼橫著擺,可能會更好看”。
家長可以提出改進的建議,而不是讓孩子只知道誇獎。
-
6 # jollyswan
每天這樣表揚孩子,孩子會更棒,你做對了嗎?
雙休和閨蜜小聚,當媽的三句不離娃,聊著聊著就開始吐槽起自己的育兒日常來。閨蜜說,娃小的時候整日操心吃喝拉撒,那時覺得好麻煩啊,但現在想想“養”算啥,“教”才是參不透的大學問……
她給我舉了個栗子:根據“要多多表揚孩子”的原則,常常對寶寶說:寶寶好棒呀!寶寶好能幹!寶寶做得真好!還要配上掌聲,有時說得自己雞皮疙瘩都起來了,覺得是不是太刻意了點?而且更作孽的是,然並luan啊!寶寶似乎對這樣的表揚並不感冒,誇了半天沒啥回饋,內心覺得略尷尬……
其實,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作為家長的確需要“慎言”。有些話,我們在寶寶面前很容易脫口而出,而且覺得:沒什麼不對啊……但事實上,它們給寶寶帶來的影響卻可能超出你想象。
“不哭不哭,不要哭”
寶寶哭,恐怕是當爹媽的最常遇到也是最無措的時刻了。有那麼一陣子,只要孩子哭了,我就笨手笨腳地把他抱在懷裡,一邊撫摸一邊親吻,嘴裡喃喃:不哭不哭,寶貝不哭哦。這也是種自我催眠吧,彷彿只有那麼說,才能讓自己安心點……
儘管成功安撫了哭泣的孩子,但我覺得功勞大半是由於我的肢體語言和語氣,讓他真切感受到了來自媽媽的關心和安慰。細想,寶寶為什麼不能哭呢?哭是他最簡單的語言和最直接的表達呀!要是遇上寶寶摔跤或撞到什麼了,我們多半還會加上一句“不痛不痛哦”,聽起來很安慰人,但實際上卻是否定了寶寶的感覺。
寶寶哭了,正確的開啟方式是——
抱著他,表達對他哭泣原因的理解:“媽媽知道你痛痛/傷心,媽媽在這裡。”(但不要反應過度)隨後平靜地說“沒事的”,並轉移他的注意力,這樣寶寶自然就會逐漸停止哭泣。
“快點快點,來不及了!”
當寶寶正在慢悠悠做某事,而你又非常著急的時候,這句話就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了。眼看著出門的時間要到了,而此時孩子又執著著想自己吃早餐(而不要我喂)的時候,我也很想催催催,或者是乾脆三下五除二地喂完他。
可是那樣做,不就把他自理的積極性給打擊了麼?而且很容易破壞寶寶做事的專注力。所以,每次孩子不慌不忙地做某件事時,急性子老媽我就只能做一件事咯——把那句就在嘴邊的“快點快點”給咽回去。
寶寶磨磨蹭蹭的時候,正確的開啟方式是——
事先告訴寶寶你的安排,併合理地為他留出足夠的時間。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輕聲對寶寶說“我們需要快一些”(切忌激進焦慮),如果寶寶實在來不及,適當幫助他完成當前任務。
“小心點!”
媽媽們,是不是總覺得自己有預知的超能力?看,寶寶在外面奔跑,我們生怕他摔了,就大喊:“當心,別摔跤!”往往話音剛落,寶寶就啪地摔倒,把當媽的給心疼的呀……一不小心更多的埋怨就嘮叨出來:哎呀我都說了當心當心,你看你摔了吧,摔疼了沒有啊?
其實,當你用那種擔憂又慌張的語氣說“當心”的時候,給寶寶下了暗示——“你一定會摔倒”,在一聲聲“當心”中,寶寶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也越來越膽小,因為他會變得和我們一樣“擔心”,甚至凡事都會先看到不好的一面。
擔心寶寶出狀況,正確的開啟方式是——
首先,請把焦慮藏在心裡,而不是寫在臉上。其次,做好更周全的防護措施,為寶寶減少安全隱患。最後,別把事情看得太糟糕,比如寶寶在盡情奔跑的過程中摔一跤也無傷大雅。
“你真棒!”
到底怎麼個“棒”法?寶寶不明就裡,他可不會讀心術哦~如果我們不說,寶寶得到的類似“你真棒”這樣的表揚其實是無效的,時間一長,他反而對這樣的誇獎變得無感。
在以前的文章裡也說過,誇獎不走心,寶寶就不會買賬。當我們要表揚他,真誠在哪裡?大膽說出來,讓寶寶能夠get到啊!
想表揚寶寶,正確的開啟方式是——
真心誇獎寶寶的行為(你當然可以以“你真棒”為開頭或結尾,但不要只說這幾個字)。比如,“哇,寶寶吃完飯會幫媽媽收拾碗筷了,你好棒啊!”聽了這樣的話,寶寶下次還會很有動力地來幫忙,表揚就有效強化了良好行為。
而且,我們需要多多讚賞寶寶的努力而不是聰明之類的,這樣寶寶就會覺得,我努力就可以成功,他做任何事就會有自發的動力。
“不要相信陌生人。”
我們灌輸給寶寶的這個概念,對他來說非常難理解:究竟誰是陌生人?
一方面,我們帶寶寶出門遇到熟人的時候(對寶Bora說是陌生人),會鼓勵他打招呼;另一方面,當寶寶真的單獨面對陌生人時,如果那人對他主動示好,給一些好玩的之類,寶寶可能很容易就接受他,短短几分鐘就能變“熟”。
好!矛!盾!
想教育寶寶有防備心,正確的開啟方式是——
用模擬情景的方式做安全演習:如果有不認識的人給你糖果/玩具/iPad,該怎麼辦?給寶寶解釋他做得好和不妥的地方,引導他用更妥當的行為來對待陌生人。國外有一句安全法則,我會覺得可以說給寶寶聽:“如果有人讓你害怕、難過或不知道怎麼辦,你一定要告訴媽媽。”
-
7 # 育兒專家wendy
愛迪生從小受到嘲笑,被人認為是低能兒,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但是他的母親卻一直讚美他的點子,表揚他的努力,長大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不得不說,愛迪生的成功是他母親賞識教育的成功。
賞識教育理念源於父母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現象,它的奧秘在於“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無限熱愛”。從古至今,從中到外,賞識教育在塑造人才上一直在成功地發揮著作用。
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相傳他“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的成功教育就體現了賞識教育。因為他發現弟子的長處,讚賞別人,“因材施教”,從而讓很多弟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取得巨大成就,如商業鉅子子貢,軍事雄才子路,政壇精英由求等。他對寒門弟子也一樣平等對待,發自內心的賞識讚美。我們耳熟能詳的《論語》中有記載的這樣的話來讚賞顏回--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高度讚賞顏回的高尚賢良的德行,顏回也終被世人稱頌為“復聖”。
中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學生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和解放學生。相信學生、解放學生,首先就要賞識學生。”賞識就是要對每個學生賦予積極的期望,讓每個學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和滿足的愉悅。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裡了。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如果陶先生憤怒地批評了這個學生,我想,這個學生除了學會“恨”外,不會產生任何教育效果。但是,陶先生透過自己的賞識教育引導學生學會賞識自己、肯定自己進而提高自己,使賞識教育最大地發揮了積極正面的教育力量。
在教育發達的國外,賞識教育更加被重視。哈佛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若與我們的潛能相比,我們只是半醒狀態。我們只利用了我們的肉體和心智慧源的極小一部分而已。往大處講,每一個人離他的極限還遠得很。他擁有各種能力,就看能不能喚出它們。而慷慨的讚美就是喚出它們一部分的一個有用方法。”因而今天的教育應是賞識教育。一個加拿大埃德蒙頓一所小學的老師佈置了拼圖作業。孩子們帶來了自己的作品,老師將和孩子們一起分享他們的成果。老師用讚賞的目光瀏覽了孩子們的作品,然後請大家談談拼圖作業的體會和感受。每一個孩子都在真實表達自己的喜悅、無奈、失望……而老師總能從孩子的經歷中,找出值得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珍惜和體會的哲理。這就是加拿大埃德蒙頓一所小學的拼圖課,一種超越美圖的賞識教育課。
從古今中外來看,只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就必須學會賞識孩子,它在教育孩子成功上具有巨大的意義:
1. 賞識教育能保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透過賞識教育,可以維護孩子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或師生關係,保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家長和教師要及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賞識他,給他以信心,孩子的自信無論對學生的學習還是一生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2.賞識教育能挖掘孩子的潛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每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和先天稟賦都基本相同,但他們最後的成就卻會大相徑庭。這說明我們家長和教師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賞,不能對教育進行“一刀切”,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對孩子的任何一個特長都要肯定,幫助發展,而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而我們有些家長在教育中往往會出現這種言語:“別做夢了,看你像這塊料子嗎?”“別異想開天,管好你的學習,考上大學才是正事。”也許家長和教師的一句話,抹殺了一個偉大的創舉。所以,我們要學會欣賞並正確引導,使學生多種多樣的才能、天資得到充分的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
3.賞識教育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耐挫力
由於賞識教育是不怕失敗的教育,敢於放手,讓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練,給其勇氣、鼓勵,使其在失敗中吸取教訓,並頑強地站起來,這一次次的嘗試,無形中發展了孩子的獨立性、承受力,使學生能在失敗中善於總結、分析,而不是在失敗中倒下。
4. 透過賞識教育可以克服孩子自卑和怯懦,增強其自信心。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積極正確進行賞識教育呢?
一、抓住機會為孩子創造被賞識的機會,掌握賞識教育藝術。
二、抓住每個孩子的特點和個性是賞識教育的關鍵,賞識適度,多方引導,培養學生自賞能力。
三、明確目標,持之以恆。古人云:貴在持之以恆,對孩子的賞識也是如此。今天表揚和賞識,明天不顧孩子的自尊心嚴厲批評,這樣不僅會讓孩子迷失方向,也會讓他失去對老師的尊敬和信任。
四、家校同步,家長教師共同參與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是成功教育的秘訣,但是,我們不能“過火”地使用賞識教育。無原則地原諒孩子的過錯、誇大式不合理的評價、全面表揚賞識而缺乏必要的懲罰的教育也是不可取的。
成功地教育孩子,只需要一個秘訣,那就是賞識教育。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育過程中同樣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賞識美的眼睛和嘴巴。
-
8 # 一生何求_70
在參加一些教研活動中,經常會聽到教師對幼兒的表揚:“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能幹”成為教師的口頭禪,孩子被讚揚所包圍,再也容不下半點批評。這是當前許多人推崇的一種教育思想“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他們認為只有不斷誇獎孩子,孩子才會產生自信,才會產生興趣,才會更加努力。在這種觀點影響下,一時間教師不知該如何對待出錯的孩子了。其實“賞識教育”的真正內涵:賞識不等於放棄原則,無原則的賞識容易助長幼兒的不良風氣。濫用表揚:(1)使孩子驕傲自滿,(2)讓孩子變得愛虛榮,愛說瞎話,(3)缺乏分辨問題的能力。(4)使幼兒缺乏抗挫折能力,導致心理失衡。那麼如何恰當運用表揚,我覺得要注意:(1)表揚要適度適時:比如對於平時調皮多動的幼兒,如果他在某一天表現較好,老師就要及時給予肯定。( 2)表揚要針對具體事情,發自內心:如幼兒玩具整理得好,不要誇“你真棒”,而是說“你把玩具整理的真整齊”讓幼兒知道自己那件事做得好,那他今後會在整理玩具時得到強化,培養了良好的生活常規,產生秩序感。(3)表揚要實事求是,公正合理。教師只要用好表揚這劑良藥,才能做好對幼兒大能力的培養。
回覆列表
我覺得這個育兒問題,需要分年齡段來分析。
古語云“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也不能這樣以偏概全,但是隻表揚,也是比較片面的方式。
假如還是一兩歲的孩子,已經能咿呀學語,在探索事物的階段,難免搗蛋,或者經常有很多好的表現,我們可以更多的是表揚。比如我這個一週多的小孩,我經常誇他“好棒”,他做了一件事情也會誇自己好棒,並且開心不已。但是若他做錯事,要及時糾正。比如他要打人,我們告訴他打人會痛痛,要輕輕撫摸,他真的就記住了。
如果是大點的孩子,需要曉之以理,但是也不能少了表揚。這時候的孩子也是在探索的階段,但是已經能很好的與我們溝通了,這時候我們要經常與他講道理,一旦犯錯,第一件事不是生氣,不是用吼或者用打罵的方式解決,而是先冷靜,然後找到原因並講道理。讓他從心裡接受你。
到了青春期,在叛逆的孩子面前也不能少了給予表揚,這時候孩子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他犯錯,要讓他知道是要付出代價的,不是可以任意妄為。
所以,表揚是我們育兒之路上一個不可缺少的方式,但是也不能放任發展,需要曉之以理,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判斷和處理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