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盛高階精密智造
-
2 # IT人劉俊明
大資料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也在帶大資料相關方向的研究生,所以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大資料的落地應用將對整個實體經濟產生諸多積極的影響,而大資料也作為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內容之一,正在逐漸落地到廣大的實體行業領域。
大資料如何促使實體經濟線上化,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理解:
第一:首先要完成實體經濟的資料化。大資料時代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資料自身的價值,這就會全面促使各種資源的資料化程序。對於傳統的實體行業來說,要想充分的利用大資料,首先就要完成自身的資料化改造。實體經濟的資料化改造需要三個步驟,其一是傳統資訊系統的完善;其二是物聯網系統的完善;其三是大資料平臺的搭建。
第二:調整企業運營模式。大資料推動實體經濟線上化需要採用資料驅動運營的方式,當前網際網路行業已經逐步完成了資料驅動的運營方式,下一步實體領域將逐步開始進行資料驅動的運營方式升級。資料驅動運營體現在資料驅動設計、資料驅動生產、資料驅動服務以及資料驅動員工管理等幾個具體方面。
第三:人才結構調整。大資料技術的應用應該有一個完整的技術團隊,人才結構調整可以透過三個渠道來完成,其一是已有人才的培養;其二是招聘;其三是與專業的人力資源公司進行人才合作。
最後,大資料在促進實體經濟線上化的過程中需要配合一眾技術的使用,包括雲計算、邊緣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大資料通常並不是最終的目的,大資料應用才是最終的目的,而大資料的應用通常需要人工智慧產品的參與。
隨著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大資料產業正日益崛起,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之一。 當今社會科技發達,資訊流通速度加快,資料量日益提升,採集方式也更為便利,因而催生了大資料這個高科技時代的產物。有人將大資料比喻為人工智慧時代的豐厚礦產,就在於透過挖掘大資料價值,能夠為很多行業帶來全新的改變,創造出更多機遇。
隨著雲計算技術、大資料計算框架的推出,以及大資料技術和應用的縱深發展,大資料產業化程序不斷加快,產業規模持續上升,新模式與新業態層出不窮,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動力,對經濟、科技進步的影響也愈發深入。
在大資料產業發展影響下,中國以大資料、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數字經濟不斷擴張,融合數字政府、數字城市等概念的數字中國正日趨落地,大資料對於國家現代化發展的推動作用愈發凸顯。
大資料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更吸引了阿里、華為、京東、科大訊飛等一眾巨頭的紛紛落地。要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引導網際網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透過與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前沿科技協同發展,大資料產業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日益深入,已經從電子商務、金融等領域延伸到了工業、農業、交通、醫療等其他產業當中,成為了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引擎。
對於醫療領域而言,應用大資料技術不僅可以實現對患者的診療,為患者帶來更多便利,同時也能節省醫療資源,併為醫生提供重要參考。對於農業領域而言,大資料同樣能幫助農民打造農業,擺脫“靠天吃飯”、銷路不通等困境。
總的來說,藉助大資料的賦能,企業能夠在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管理等各個環節實現最佳化,不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也能夠獲得更大推動力,實現品質變革與效率變革。
雖然大資料產業發展迅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日益深入,但是在發展過程當中,還存在著一系列短板需要補齊。
首先是地域分佈不均衡。目前中國大資料產業的佈局還比較分散,除了少數受到國家和省市支援的產業聚集區外,其他地方的大資料產業發展還較為滯後,或者整體規劃不合理,既不利於產業的持續發展,也不貼合本地實際服務需求。
其次是資料資產管理水平低。由於大資料產業發展日益升溫,不少企業蜂擁而入。但是在資料收集、管理以及商業化過程中,部分企業的資產管理能力並不達標,導致難以創造應有的經濟效益,造成了資料價值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