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注意力訓練專家
-
2 # JackChen3395
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小學學初中,初中學高中,高中一年學完,剩下時間複習,高考取得好成績。這是優等生在做的,你可以看看那些競賽生或者高考狀元,哪個不是自己超前學習的,這樣有更多的時間去攻克難題,更多時間複習 ,而且還不緊張。這是對有能力的學生來說的。如果壓根現在的知識還沒學好,搞什麼超前學習?有人說超前學習影響上課,覺得會就不聽了,的確可能有這種學生,但這不是超前學習影響的,超前學習應該是發自學生自己的,那種自己想學的,超前學習很多的學生,有的認為有不會或者疑難的,上課會跟著老師過一遍知識,有的不聽課是在底下學後面的知識或者刷題,人家心裡有數。如果說是自己預習就覺得學會了,上課開小差不聽課,這種學生就是自作聰明,或者是家長逼著超前預習的,並不是自己想學。學習在人,在人的態度和目標,自學才是王道,而且要終身學習。超前學習,是不錯的,但是要完全看學生自己是不是學習的那塊料。對某些人可能有效,對有些人可能還真沒用,但提前預習功課是應該的。
-
3 # 面向孩子
這絕不是好不好、要不要、對不對的簡單問題,將尺度拉大之後,這裡面,更多的是利弊的問題,不是求真的問題,而是求存的妥協。
超前學習,是在解決孩子在時間上的領先還是,還是在競爭力上的領先呢?孩子的超前學習,超前的是學習內容,還是超前的競爭力?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食吃,那是資訊不對稱時代的思維模式,只要在時間上佔據先機,似乎就能獨佔鰲頭了!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在現代社會不是說不早起了,而是早起了要幹什麼、學什麼?在物質極大豐富,已不在為溫飽奔波的年代,產能過剩、科技的對人工的替代能力,已大大超過以往那個年代的時候,時間優勢的佔有,那就未必是必要的條件了。
超前學習裡到底是在學什麼,這個是我特別好奇的問題。如果僅僅是孩子在知識的儲備上,認知的記憶方面的內容,今天記憶的和後天記憶的,我個人覺得這不是什麼問題。
而恰恰在面對海量知識產生的今天,資訊和資料嚴重過載之後,我們窮其一生的學習,也學不完這些知識的時候,最該思考的,恰恰是有選擇、有重點的去進行自己的知識輸入的學習。在核心素養的培養倡導下,我們今天的孩子恰恰要超前學習的,是當下孩子認知階段的關鍵知識、關鍵能力、關鍵素養的超前學習,這個很必要。
關鍵知識、關鍵能力、關鍵素養是孩子當下學習應該提早構建的學習框架,學習能力的技能結構,學習素養的系統形成,這是孩子具備優勢競爭力的體現和彰顯,同時也是跳出單純知識學習、知識的重複輸入的機械教育!當下父母們的焦慮,總來自於別人家的孩子,似乎你家孩子的競爭對手就是你一眼望去的別人家的這些孩子!老實說,別人家的做法、別人家的孩子的教育,與你家孩子的教育有何關係?
網際網路時代的地球村,早就形成了,您家的孩子以後要面對的競爭,可能已不是課業成績上的比拼了,也不是一些普及能力上的過招了,他將會是在完整人格上的競合,更是他的個人素養、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彰顯。看似遙遠,到這將是孩子們即將面臨的全新挑戰!我們家女兒學習成績出來的時候,說實話,我也是不自覺的想讓孩子拉滿學習時間,能出現一個讓自己覺得很滿意的成績,可仔細的一想,即便孩子成績都是滿分了又如何呢?其實我依然不會安然自在!當下的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已經能把高考考試做出非常好的成績的時候,家長們要冷靜思考,我們培養孩子的優勢在哪裡?
能夠幫助孩子真正成長的教育,一定是要幫助孩子找到自身的優勢、特長、興趣,為孩子訂製教育成長方案,將孩子的能力啟用並持續發光,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想要努力實現的生命價值,至於職業、成功、生命的意義,我相信這一定都能一網打盡。看看我們耳熟能詳的蔡志忠老先生,早在自己4歲的時候,就已經想清楚了自己一生的使命,就是畫漫畫,每天能只有一個饅頭吃飽就好,只要能畫漫畫就成,還擔心過不好一生嗎?
其實,最該超前學習的人是父母,需超前學習最新的家庭教育觀,父母的眼界眼光,直接決定著孩子生命發展的高度。
-
4 # 冰塊
在這個看似每個父母都重視“教育”的社會中,超前學習幾乎已經是普遍現象了,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當前社會競爭壓力巨大。原來號稱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如今在找工作時也不得不面臨著僧多粥少的局面,如此的形式導致了家長的焦慮,只能讓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多學一些,以期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能爭得一席之地。
第二,學校教育出現了一定的偏差。我們現在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還是應試教育,多學知識,會做題確實會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佔得優勢,這就不可避免的驅使家長讓孩子超前學習。
第三,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補習班在利益的驅使下宣揚超前學習的重要性,甚至販賣焦慮。學生們超前學習。補習班毫無疑問是最大的受益者,在金錢誘惑下鼓勵超前學習也不足為怪了。
但是,我認為超前教育是沒有必要的,孩子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家長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順其自然。超前學習會導致孩子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會影響其專注力,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家長們與其讓孩子超前學習,不如盡最大努力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自己探索世界。每個孩子都天然的對這個世界具有好奇心,有強烈的求知慾,家長要保護孩子對獲取知識的內在驅動力,讓孩子自己探索世界,成長為真正的自己,才能具有獲得幸福的能力,才能真正在社會競爭中取勝。
-
5 # 田家大院田老大
孩子的成長有規律可循,具體到每個孩子又各有不同。
與同齡孩子比,某個階段的學習超前、遲後都可能,因孩兒而異不超通常範圍即可。若強行超前、滯後恐有問題,最佳發展區即是講此理。因為著急、想當然甚至攀比而超前,多屬一廂情願,從長遠看可能危害更大。這與人門的經驗可能不太吻合,甚至很多人並不情願承認。
比如,很多孩子幾歲就會了多少字、備課多少詩,甚至琴棋書畫到了什麼程度,而且能舉出具體的案例。其實這說明不了什麼,最關鍵這不是你家孩子,你的孩子可能比他們更好,也許更差;可能某一方面更好,也可能更差。
孩子短時間內某種讓人欣喜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發展的可能和結果。有時很多人困惑,孩子小學挺好的,怎麼上了初中就差了呢?類似疑問很多,表述各異實質大致相同。也許為了強化某一方面的知識掌握,而耽誤了很多,甚至抹殺了本有的興趣和潛能,也未可知。
青春期過後的孩子,心智模式趨於成熟,只要孩子樂於承受,就基本沒什麼超不超前的問題了。
大家都從善良的願望出發,奔著最好的結果努力,也沒耽擱高考分出個三六九等,最終還是尋常人佔了大多數。
智慧的家長,能把孩子瞭解的更透徹,伴其健康快樂的成長,本就是人生常態。
-
6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其實超前學習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目前國家不允許幼兒園超前學習,主要是為了防止用灌輸式的方式,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讓孩子保持探索的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學到一些知識更加重要。因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必要急於一時。
所以,現代教育都倡導“玩”中學,在玩的過程中自然的學習和成長。在玩的過程中學習既可以讓孩子保留,並且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天性,更好的獲取更多的知識。讓孩子在輕鬆快樂中獲得大量的知識,這樣的超前學習又何嘗不可。
其實學習並不是一件可怕和恐怖的事情,當我們的孩子呱呱落地的時候,就已經開啟了學習和探索之門。可怕的是我們用灌輸式的教育方式,過早的破壞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慾望。各種研究和實踐也表明,及早的對孩子實施和孩子身心發展相吻合的教育,對於開發孩子的智力是有巨大的幫助的。
所以,學習超不超前不是最重要的,而科學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則是極為關鍵和重要的。我們的家長朋友應該多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理念,用科學的方式教養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
7 # 石頭聊家庭教育
看到題主的問題,我馬上想到的是“揠苗助長”。
最後想想,好像題主問的不是這個問題。
我猜,題主是問:在校外補課的超前學習行為,即學校上到第10課,你在外面都學到了12課。
這麼做有什麼問題嗎?
關於這個問題,如果你單獨的去問某個家長,他一定會告訴你,這樣做不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等等一系列的原因。
但是,每個人的情況又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有的家長會認為自己又不懂,乾脆全交給課外班算了;又比如,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的數學不好,就特別強調數學的學習;所以,很多家長期望,孩子能在某方面“超前學習”。
廢話不再說,我們直接羅列一下這麼做帶來的主要問題:
(1)孩子失去了養成提高學習效率的機會
當學習還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時,養成好的習慣就會更容易些,因為好習慣的培養也是需要時間的,當學業負擔增加時,你根本沒有這個時間去幹這個事情。
不依賴於課外班的孩子在學習上只能更依靠自己,這項能力在前期的不斷打擊中慢慢就會建立起來。
(2)無法讓孩子更加專注老師的課程
這點容易理解,誰還會對自己已經會的東西再上心呢!
我們都有這個體會,那些學的早的人,往往會被那些後學的人趕上,因為後者更有動力。
最後,我們的建議是沒必要超前學習,一步步紮紮實實的學,在每一步上打下深厚的基礎更加重要,不要讓這種超前學習行為,給孩子帶來一種錯覺:我不用聽老師講課,花點錢就能將學習擺平。
最後,我們做一個補充,就是除了學習之外的興趣培養,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的。
-
8 # 黃老師生活日記
本身作為老師,對這個問題,我最近做很多的思考。
首先我們看一個實驗:被試者是一對出生46周的同卵雙生子A和B。格賽爾先讓A每天進行10分鐘的爬梯實驗,B則不進行此種訓練。6周後,A爬5級梯只需26秒,而B卻需45秒。從第7周開始,格賽爾對B連續進行兩週爬梯訓練,結果B反而超過了A,只要10秒就爬上了5級梯。
這兩個小孩哪個爬樓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數人肯定認為應該是練了8周的A比只練了2周的B好。但是,實驗結果出人意料——只練了兩週的B其爬樓梯的水平比練了8周的A好,B在10秒鐘內爬上那特製的五級樓梯的最高層。
格塞爾分析說,其實46周就開始練習爬樓梯,為時尚早,孩子沒有做好成熟的準備,所以訓練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2周開始爬樓梯,這個時間就非常恰當,孩子做好了成熟的準備,所以訓練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個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違背孩子發展的自然規律,不要違背孩子發展的內在“時間表”人為地通過訓練加速孩子的發展。
這就是著名的雙生子爬樓梯實驗。也就是說,至於該不該超前,最關鍵就是對孩子有一個客觀而且準確的認識。發現孩子存在優勢,就可以超前,如果優勢明顯,那麼就是有必要超前。也就是說,我們的超不超前的標準是相對於絕大多數的平常人而言。
-
9 # 世上無難事LH劉恆
孩子超前學習即超前學文化,是不可取,不可提倡,更不可吹誇。1學文化是動腦丶是智力。孩子腦的發育與人的體能發育是一個理,腦用早與體力用早都會腦損與勞損,後期腦發展無後勁,往往中國少年科技大學辦了五十年有餘,而成大氣候人還一個不見。2文化學習,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來不得半點虛假與虛偽,是嚴密而相互一環扣一環的聯絡著的,無論中間那一環節出問題,對後面都影響著繼續發展。這一道理,教育界人士誰都清楚。所以千萬不可信孩子超前學習丶越年級、越層次學習是智力超群丶是神童鬼話。其實確切地講那是文化中斷層、斷級學習。真正文化等學習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學習,打好每一步紮實基礎,對後強勁強大學習才更有希望,才更有出色學習成果。
-
10 # 三槐之子
看到有些為孩子超前學習而苦惱的父母,我會問:為什麼要讓孩子超前學呢?要回答這樣的一個問題,就必須明確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
小學階段,是不可描繪孩子的未來的,這個階段以打基礎為主,興趣可以更廣泛。到了中學階段,孩子各方面都已經比較成熟,包括身體,心理和智力等,就可以根據發展方向的不同,可以進行適當的提前學習。
事實上,對於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來說,超前學習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有些孩子在數學方面超前兩三年並不誇張,只要孩子在數學方面有一定的天賦。語文因為與抽象思維能力密切相關,所以超前學習的難度有些大。
如果孩子當前學習成績不理想,學習有困難,吃力,勉強跟上教學進度,要求這樣的孩子超前學習,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學習變得更差。
現在,因為所有的家長都想讓孩子進入重點高中,超前學習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如果父母發現超前學習使孩子的學習變得吃力,就應該果斷叫停!否則,效果適得其反。
綜上所述,家長要因人而異,教師要因材施教,以求達到最佳效果。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來說說,家長為什麼要讓孩子“超前學習”?
這裡多多少少都有父母的虛榮心在作怪,作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優秀,誰還沒點虛榮心呢?這個我們承認也無妨,都是人之常情!
特別是當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超前學習尤其會給家長造成孩子變優秀了的錯覺。因為這個時候的知識相對簡單,而學習又是以機械性的記憶為主。很多時候,孩子只是單純地背誦記憶了知識,而並沒有理解其中的意義。
第二,什麼是超前學習?超什麼?大多數家長基本都是把“超前學習”認為是提前學習高年級的教材和課程,幼兒園大班學一年級,一年級學二年級......
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小學前,就非常重視讓他們學習拼音、漢字、背古詩、算數,甚至是英語等等。
但是很多家長會發現,升入小學甚至初中後,“超前”學習的孩子未必比同班同學出色很多,那是因為當學習越來越複雜,需要更強的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專注力時,以前那種機械記憶的模式就會顯得捉襟見肘。
而且,不顧孩子自身情況的超前學習,還會透支孩子未來的學習力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第三,現階段的“超前學習”,能給孩子的將來帶來什麼?作為家長,我們不要不要一時頭腦發熱,應該好好問問自己,這到底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目前的進步是可持續的嗎?會給他未來的成長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孩子需要超前的,究竟是“知識儲備”還是“能力發展?”
或許,培養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提升孩子學習時的專注力和效率,拓展孩子學習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比單純的超前學習知識更重要。如果孩子能夠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並且願意主動去學習,相信他們進入小學後一樣能快速發展,且效率更高,完全不會比提前學習了拼音、漢字、詩詞以及數學英語的孩子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