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門三姥爺

    蒙攻宋、清攻明、日攻清,站在古代漢民族角度來看,在本質並無任何不同,都屬於外族對本族的入侵。

    但如果細分來看,蒙古、滿清,都是受中原或漢族文明影響頗深的少數民族,站在當下的角度同屬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所以他們攻宋、攻明,還屬於中華文明內不同政治勢力之間的決鬥與博弈,無論他們誰取代誰,並不能改變漢民族與中原文明的地位。

    但是,從19世紀起,隨著全球各國民族意識及國家意識的覺醒,國家概念逐漸逐漸取代民族概念,成為人們自我認知的主流,所以在這種背景下,日攻清就成為一場國家之間的戰爭,或者叫不同屬於一個國家政體下的不同民族的戰爭。

    此外,蒙攻宋、清攻明雖然對中原文明傷害也很大,但他們並不以簡單的殖民為最終目的,也最終為中華文明所同化,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但日攻清,其實想建立的是一種蛇吞象的殖民文化,如果成功,中原文明或中華文明將會消失,或者被也已經發展成熟的大和文明所取代。日本人在東北建立的偽滿洲國,其實就是作為殖民的試驗田。

    所以,站在當下國家概念的角度來看,

    蒙攻宋、清攻明均屬於同一文明下的內部矛盾,

    而日攻清則完全站在殖民文化的征服與被征服角度,屬於不同文明之間的矛盾,

    兩者並不可相提並論。

  • 2 # 愛你de1945

    本質完全不同!認為相同的無非是混淆了一個問題:把漢族跟中中國人劃等號!只有漢族才是中中國人!只有漢族執政的國家才叫中國!這是極其錯誤的想法!

    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豪無差別,中國的任何一個朝代都不是由單純的漢族人構成的,即使漢朝境內也是生活著大量的不是漢族的漢朝人。五胡亂華的五胡哪個不是生活在晉朝疆域內,晉朝政權沒亡,他們是晉朝人,晉朝滅亡,他們搖身一變,變外中國人啦?同一群人,政權更疊,內戰變外戰?哪有這個道理!

    奴爾哈赤未起兵前,其祖上幾代人都是明朝官員,從日本角度看,怎麼看努爾哈赤也是大明朝人啊!北韓人去建州也得拿明朝的通關文堞呀!怎麼滿族奪了政權,一下就變外中國人啦!無論蒙古族,還是滿族,其他國家從來都是認為他們是中中國人,這也是為什麼外中國人跟中國談領土問題拿清朝簽得條約的原因。如果外中國人認為滿清不是中國政權,拿外國條約與中國談領土問題不是很可笑嗎?

    而日本,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認為其是中國領土,將日本人與中中國人劃等號的。所謂滿清不是中國政權完全就是日本為侵華炮製的歪理邪說,其目地就是以民族分化中國!

    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個單一民族,而是一個族群。中國從古至今,始終是多民族共存共生的。古代多民族融合成漢族,未來多民族將融合成中華民族!

  • 3 # Anne曉曉

    蒙攻宋,清攻明與日攻清兩者矛盾的本質不同。前者屬於階級矛盾,是蒙古統治階級與宋朝統治階級,清朝統治階級和明朝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是中國各民族在融合成中華大家庭的歷史長河中發生的矛盾,是中華民族內部的矛盾,具有可調和性;日攻清則不同,它屬於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之間的矛盾,屬於民族矛盾,具有不可調和性。

  • 4 # 常省身

    簡單說就是自己人和外人的區別。舉個例子,你家族裡的三大爺的親孫子和你都有家族的地,雖都是家族的地,但他看你家的地比他家的好,你又管的不如他好,就糾集村裡一些人跟你家搶地,他搶過來了,地還是你們村和你們這個家族的,因為對你們家族而言,大家還是自己人。但外地過來了一波流民,看著地好,就跟你們搶,這和你們家族內部搶地能一樣嗎?顯然,被外人搶了,地就是外人的了,和你們家族就沒啥關係了,自己家族就直接從統治者變成外人的附庸甚至奴隸,這裡面區別顯然是巨大的。同理,日本非我族類,跟我中華大地內部各族爭鬥相比,他們侵華屬於外族入侵,是會讓我們亡國滅種的。而蒙,清是我們中華民族內部的族群,再怎麼爭鬥融合,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統治華夏大地,不會亡國滅種,只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週期律的正常更迭。這是兩者的根本區別。

    不過,題主提這個問題,如果是個不明就裡的學生髮出這個思辨的提問,還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是別有用心地用這個問題偷換概念、混淆視聽,那就其心可誅了,大家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因為帝國主義對我們國民的各種洗腦從沒停過,而且隨著我們的復興,這種勢頭只會越來越烈!

  • 5 # 辛如

    現代國家的概念,日本始於明治維新,中國始於抗日戰爭。在此之前,國家(或者說天下)都是君主的私產。所以,國家概念不是天然存在的,以後也會消失。人類將作為地球村的一個物種生存。為什麼?因為國家作為一個虛擬的共同體,誕生是為了促進人類協作的效率,以後也必然要消除現在國家之間的隔閡(例如關稅、護照)以求得更高的協作效率。

    如果你理解了上面的概念。那麼你就知道,從人類歷史發展的緯度來看,宋元明清還有日本入侵都是朝代更替。區別在哪?區別在我們作為承受入侵的當事人,要面對親人被隨意屠戮,整個種族被殖民奴役,文化的傳承也被打斷。想想印第安後裔,他們現在也是美中國人,以後他們會被白人完全同化,但現代的印第安後裔還是被歧視的原始人後代,二等公民。就好像你知道羊被狼吃掉是天理迴圈,但你作為那隻羊還是會憎恨狼,會反抗。又像有的人的親屬被虐殺,罪犯卻逃脫法律的制裁;局外人可以說不可能有案必破,但當事人卻無法接受。所以說,你問題所提的本質差別是:你身在其中。

  • 6 # 減水書生

    就空間來講,前兩者是東亞大陸的內部問題,而後者則是島國要玩逆天神操作。就文明來講,前兩者是中原文明與草原文明的較量,而後者則是海洋文明或西方文明的大舉入侵。就時代來講,前兩者是傳統帝國的內部重構,而後者則是民族國家的侵略戰爭。

    所以,這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日攻清以及之後的中日戰爭,完全無法類比蒙攻宋和清攻明。所以,日本野心勃勃地要建立一個大東亞共榮圈,就是在用傳統帝國的方法來解決近代民族主義的問題。到最後,侵略就是侵略,只能自取滅亡。

    蒙元滅宋和滿清滅明,只是帝國內部的重構問題。而日本侵略大清,已經是民族國家的較量。

    01.蒙攻宋和清攻明,都是一個老問題

    這個老問題,在空間上看是中原和草原的較量;在文明上看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較量。春秋時期尊王攘夷,秦漢之際的征伐匈奴,兩晉之時五胡十六國,兩宋之際契丹和女真,等等這些問題都可以歸結於中原和草原的矛盾,而且都在東亞大陸這個空間範圍內。

    帝國是一種文明秩序,而且要求這個文明秩序要對外輸出。但是,輸出之前一定要先有個封閉,也就是為文明鎖定在一個源頭。這個源頭最初在中原,叫中國。之後,從一種地域文化升級為一種文明秩序。而且,這個文明秩序具有極強的拓展性,從中原一直拓展到草原。草原馬快刀利,能征服中原,但是最後也要被這套文明秩序所征服。

    蒙攻宋後,說不上是繼承了女真大金還是漢人南宋的正朔統序。但是,蒙古大元仍然在繼承了這套文明秩序。蒙古人有自己的開創性,就是用宗教和政治聯姻的手段把青藏高原納入了進來。但蒙古人也有不足,就是對這套文明秩序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對中原實施粗放化管理,而且一直是身在中原而心在草原。

    接下來是清攻明,清朝有很多非議,尤其是後世之人對大明的滅亡充滿了無限感傷。但是,入關的滿清也是繼承了這套文明秩序,而且滿清的創造性要更強悍,把高原、草原和中原徹底連在了起義。滿清基本上鎖定了中國或帝國這套文明的疆界。

    所以,蒙攻宋和清攻明,從空間俯瞰是東亞大陸自己玩,從文明俯瞰都是帝國內部的重構。僅此而已。

    02.時異勢異,帝國逐漸被民族國家所取代

    首先是16世紀法國黎塞留的國家理由,國家的首要任務是生存下來,所以只能從本國利益來思考問題。之後發展成主權國家,從本國利益出發而不是從文明秩序出發,也就顛覆了帝國這個概念。

    接下來是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誕生了人民主權的概念,國家不再屬於某個國王,而是屬於這個地理範圍內人民。凡是相信《人權宣言》的就是法蘭西民族的一分子。

    再接下來就是民族主義,國家理由是一個王國故事,《人權宣言》是一個政治故事,而民族主義則是一個文化故事。法中國人通過人民主權凝聚了起來,德中國人怎麼辦?德中國人開始講文化故事,主要就是格林童話,通過一種文化上的自覺凝聚,把德意志民族從概念講成了現實。於是,民族主義和民族國家就出現了。

    03.日攻清是民族國家的較量,雖然二者日用而不知

    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是19世紀末;之後日本侵華是20世紀初。到了這個時候,帝國的那套文明秩序早就講不通了。那麼,大家講什麼?講民族國家的故事。

    帝國是一種文明秩序,所以元代宋與清代明,都是在這個文明秩序裡面玩,大家往往都是利益之爭。雖然是草原文明與中原文明的較量,但最後都要統一到中原文明。但是,國家理由、人民主權以及民族主義,等等這些都是共識問題,所以國家之爭就是觀念之爭。

    觀念之爭就麻煩了,因為利益之爭是要錢但觀念之爭是要命,要麼打死你、要麼打服你,搶不搶錢是次要問題,打你才是主要問題。而日攻清就是在這個問題背景下展開的較量。

    其實,大清也沒搞明白什麼是民族主義,所以日本入侵的時候,老百姓都很冷漠。甚至八國聯軍殺入北京的時候,老百姓還會幫著扶梯子。日本呢?日本的反映也好不到哪裡去。近代日本侵華,他們始終想不明白一個問題,就是:蒙古人打你們、你們投降;滿清人打你們、你們也投降,咋我就不行?

    雖然這兩夥人都沒弄明白,但是大氣候就是民族國家的較量。雖然這兩個國家“日用而不自知”,但是大氣候卻一直在發揮作用。所以,日本不可能效仿蒙古人和滿清人,把中國全部拿下。因為時代不同,遊戲規則已經徹底變了,相似的事情卻在性質上是天壤之別。

  • 7 # 逸品刀郎

    這是在變相的美化日本的侵華戰爭,值得警惕!再有,不管是蒙攻宋,清攻明,還是日侵華,都是侵略,都是異族侵略,作為中華兒女,都要奮起反抗!否則就會身死族滅!別扯什麼民族大融合,這都是以華夏民族幾乎滅族為代價的,咱們中中國人口已經太多,不需要增加什麼大和,白種民族之類。再者,就日本來說,就算他們侵略成功了,咱華夏民族也只有被他們奴役的份,在他們眼裡,我們都是低等種族,想殺就殺,根本不可能會給你國民待遇,就算最終我們奮起反抗,把日本人的統治推翻了,他們也最多逃回日本本土,不可能會像清朝一樣,還能給你把日本島併入中國國土,增加國土面積,相反,他們在侵略中國成功後,為了杜絕被同化,步蒙清的後塵,肯定會採取滅族政策,這在相比於冷兵器更厲害的熱兵器的今天,更容易實現!!還在這想著幾百年後同化他們,不覺得可笑嗎?同化?被滅族倒有可能!作為評論區裡你們在這裡無知無畏,不知輕重的在這裡說些什麼一樣一樣的,你們是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亂之苦,不知所謂!真要被侵略了,屠刀抵在你腦門上了,侵略者在你面前欺凌著你的妻女,把你親人開膛破肚的時候,你還會在那大度的跟他們說民族大融合還會想著之後國土面積增加多少嗎?!一群無腦之人!別忘了,現如今世界並不和平,戰爭從未遠去!如果我們忘記戰爭,不想著如何強大自己,必會有被侵略的危險,真到那一天,必然不會再是一國的侵略,而是多國的瓜分!等待我們的絕不是什麼民族大融合,必然是亡國滅族!如今你們享受的和平生活,是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應該懷著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而不是在這提著這無腦的問題,說著無知無畏的話!

  • 8 # 盛京楊員外

    這個問題不應是中中國人提,日本侵華者最愛提這種問題,他們最愛用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去掩蓋他們的侵略暴行。

    看了幾個答案,果然有人說“不同之處是因為日本敗了”,這麼回答的中中國人,就好比他母親被人侮辱了,他不痛恨罪犯,反而責怪他自己的母親不檢點一樣,簡直是禽獸不如。

    關係不同

    中國自秦漢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春秋時期燕國的領土,包括遼寧全境,吉林一部分,漢武帝時漢四郡,更是包括整個北韓半島,之後中原王朝強大,就會在這些地方設郡,中原王朝弱,就會封當地少數民族首領負責統領,年年納貢。少數民族常有內遷,漢族人也有外遷,二者雜居。所以自古,中國的邊疆少數民族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日本1868年維新之前就不是統一的國家,分裂有幾十個小國家,到了德川幕府時期才算是統一,天皇就是個精神象徵,吉祥物。古代日本確實有幾個日本的小勢力,受到過中原王朝冊封,但是那幾個小勢力代表不了日本。

    日本如果侵華成功,中國將會消失。

    日本侵華時期,在臺灣、東北等地區推行奴化教育,不許中中國人說漢語,不許中中國人學漢字,一步步的去掉中國文化。日本大力在日戰區篡改歷史,推行所謂的“大東亞共榮”策略。

    最後說幾句

    日本侵華是不爭的事實,中中國人都應該記住。日本一直不承認侵華罪行,所以中中國人應時刻警惕,他們亡我中國之心不死。

    我們可以放下對現在日本人的仇恨,但是我們沒有資格替抗日烈士,替被屠殺的無辜平民原諒日本的侵華罪行,那是對英雄和無辜者的侮辱。

    作為一箇中中國人,請謹記以上!!!

  • 9 # 汪汪汪一日

    我個人覺得無論蒙宋,還是清明,與日本攻打中國的根本區別在於社會體質的不同。

    ,唐宋元明清,多麼輝煌也是封建社會,無論是漢族掌權還是少數民族掌權,都是家天下,一家人說了算,我們普通老百姓都是受壓迫受剝削的物件。所以哪怕是唐宗宋祖,都是人民的敵人。

    而民國已經不同了,即使不是人民當家做主,但至少是民主的制度,日本攻打中國,就不是古代的一家奪另一家的權,而是要佔領中中國人民的土地,剝奪中中國人民的財富,是和全中國作對而非與某個皇室作對。

    像樓上幾位說的如果當年日本勝利,也會被中國同化,我不敢苟同,放封建社會,百姓只能作為皇室的財產,所以像我們大西安放到金宋時代,我們可以是金中國人。後邊我們又是元朝人,後來我們變成了明朝人,清朝人。

    但是我們永遠不會成為日本人。

    因為日本攻打中國的目的是掠奪而且佔領,他們只會建立一個偽中華,建一個傀儡政權,從中國領土搜刮資源,卻不會為我們人民提供等同於日本人民的社會福利,他們不會把我們當日本人提供經濟建設。就如當今的美國政府,天天在中亞從事軍事行動,或者經濟制裁別的國家,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本國的利益。

    所以抗日戰爭和宋元,清明戰爭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 10 # 獨釣寒江雪千里不留行

    這個問題和當年日本侵華的口徑一致,當年日本人說滿人可以統治你們漢人,為什麼日本人不行。

    網上很多網民為了區別日本侵華言論,同時也為了滿蒙民族認同,避免民族內部割裂,解釋說蒙攻宋,清攻明是內戰,日本侵華是外侵。這是典型的詭辯,也說明我們很多人還沒有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大家一定要記住,通過偽邏輯推理出的結論遲早會被推翻的。

    這個題目有兩個層面問題要解答,一是滿蒙民族問題,二是日本侵華問題。

    首先我要說華夏民族得以長存五千年,不是依靠漢族的強大基因,而是依靠華夏的強大文明。中國不像歐洲,從來沒有血統論,華夏民族在不斷融合中成長,對華夏民族的認同不是血脈和基因,而是文化認同。

    蒙清攻宋明一定是外族入侵,只是因為華夏文明的強大,最終滿蒙民族認同華夏文明後,形成了民族大融合,兩個民族也成為華夏民族的一份子。即便如此,各民族地位也不平等,直到蒙清政權被推翻,才最終實現了華夏民族內部的平等。

    日本人侵華的藉口,忽略了民族融合過程的血腥。蒙攻宋導致崖山跳海,滿攻清導致揚州三日和嘉定十屠。日本吹噓大東亞共榮的同時,也製造了南京大屠殺。有血性的中中國人在任何時候都不願淪為另一個民族的奴隸。

    當然日本人真想融入華夏民族,只要大家權利平等,我不反對。中日合併為一個超級大國,政權採用普選制,一人一票投票表決。想想就有意思,哈哈,意淫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頂樓送閣樓,開發商不肯把頂樓使用權這項合同補充協議,怎麼辦?以後會不會有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