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發鵬

    可以看一下內容參考對比:

    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差別是很大的,不僅兩國教授之間的教學方法不同,最主要的是教育體制,美國高等教育的課堂究竟重視什麼樣的能力?中國學生經常遇到哪些困難?提高哪些技能會有助於在學術上獲得成功?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對35位美國大學教授進行了訪談和探討。他們執教於各地不同型別的大學,涉及科學、人文、商科和工程等不同領域,其回答綜合起來可以較全面地代表美國教授的普遍看法。

      歸納收集到的回答,有三種技能是所有教授都提到的:良好的寫作能力,提出問題並批判性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表達、溝通能力。

      良好的寫作能力

      “坦率地講,寫作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只是中國學生覺得難,每一個學生都覺得難。”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西戈(Siegal)教授說。為什麼中國學生覺得寫學術文章尤其難呢?西北大學經濟系沃利(Voli)教授說:“大多數中國學生學習都很勤奮刻苦,也很聽話。我佈置的任何作業他們都會盡全力完成。然而,他們只是把我告訴他們的或者書上說的寫下來,這是最大的問題缺少自己的觀點。”

      我問過許多中國學生為什麼覺得寫作難,他們的回答如出一轍,“我們在讀本科時沒怎麼寫過這樣的文章,老師也沒教過。”

      是不是英語水平限制了他們的寫作能力?很多教授說,英文水平確實會有些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到美國讀書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英文水平自然有高下之分,但並不是說英文水平較低的學生寫出的文章水平也低。對教授們而言,提出觀點和證明觀點更有價值。

      提出問題並批判性思考問題的能力

      多位教授在問卷回答中指出,中國學生在課上需要更主動、更積極地參與,而不是被動地坐在那裡聽。他們需要有質疑能力,需要問問自己哪些證據可以證明或者證偽前人或其他人提出的觀點。對於中國學生習慣以考試成績高低論優劣的思維模式,他們頗有微詞,也頗為擔心。他們認為,考試分數決不是唯一尺度,學生思考能力的提高是評判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斯坦福大學心理系約翰遜(Johnson)教授說:“如果你的目標是創新,你的美國教授肯定願意跟你一起合作或者祝你一臂之力。但是,這需要你有尖銳的看問題的眼光去質疑,而不是重複那些別人已經發現的理論。”一位紐約大學的教授說:“中國學生很善於總結,但不善於批評、分析和提出自己的觀點,實在有些遺憾。”

      為什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如此重要?因為提問可以把閱讀從靜態的、單向的“看”變為動態的、雙向的“交流”,這是一個深度理解的過程。提出問題的過程,讓我們可以思考所讀的內容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言之有物,是否準確明白,是否還有其他更為恰當的研究方法。

      提問除了對理解學術文章大有裨益,對於有效的社會交流也起著很重要作用。首先,提問可以幫助交談雙方發現共識所在,這在協作或者團隊合作中尤其重要。其次,提問有利於控制話題走向。以課堂討論為例,透過提問可以幫助你把話題轉移到自己擅長的方向上來,這樣還會擔心自己無話可說嗎?再其次,提問可以讓交流的目標更加明確,讓交流的過程更加有效,避免“雞同鴨講”的狀況。

      良好的表達和溝通能力

      亞利桑那大學的萊溫(Levin)教授在答卷中抱怨:“不論我怎麼鼓勵我的中國學生,他們就是不說話!在我的課上,最安靜的群體肯定是中國學生。他們不說話,我無法確定他們是否聽懂了我講的內容。下了課也是這樣,他們從不到我的辦公室來。”這樣的評述雖然可能被解讀為對中國學生的刻板印象,但不能否認中國學生表現得確實不夠積極。伯克利大學教育學院的戈麥斯(Gomez)教授說:“我的中國學生只有在得了低分後才找我溝通。其實,他們應該早點來跟我討論一下怎樣才能得高分。”

      是中國學生不願意跟老師交流嗎?我問過許多中國學生。他們的觀點不外乎以下幾種:“從小我的父母和老師就告誡我,找到了正確答案再講出來”;“沒想清楚就說出自己的看法是非常淺薄的表現”;“當我發現我的答案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我不好意思說出來”。美國教授們並不瞭解中國學生的這些想法。對比兩國的教育差別,對留學道路一定有很大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有個討債的親人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