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7
回覆列表
  • 1 # 魂舞大漠

    今日俄羅斯為了打破西方圍堵,在民間苦苦搜尋資料,苦心孤詣多年,終得成功,部署了5個導彈旅,可配裝500枚導彈左右。面對北約東擴,以“伊斯坎德爾”來說事,在列寧格勒等地部署,可以打破北約反導。

    裝備都是國情下的產物,網友說我們擁有遠火,即可滿足,M20生存空間真心不是很大,除了遠火,火箭軍的各種快遞,自也靚麗。

    近海5500公里以內,毀天滅地,正是遠火的使用空間,各類彈藥齊備,多麼好啊,可是不解者偏偏要拿貴賤來說事,其實國防安全無論價格,能拔出膿者正是好膏藥,對於俄羅斯來說,“伊斯坎德爾”正是這樣的一款好裝備。

  • 2 # 風擎紅旗凍不翻

    有什麼可吹的?這種型別的導彈中國已經是遍地開花了!論制導系統它還沒有中國先進哪!中國有成熟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一些別的制導系統中國也不差,中國武備是系統性全面性的發展,俄羅斯限於財力只能是個別重點發展,俄羅斯的軍備力量還在吃前蘇聯的老本,新的創新性的裝備根本發展不起來,財力不行沒有強大的經濟能力想發展強大的先進的軍備系統那是不可能的。

  • 3 # 榮華之武器堂

    由於中導條約,“奧卡”導彈被銷燬,使得蘇聯與俄羅斯陸軍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能夠對敵縱深200-500千米進行常規火力突擊的武器。直到2007年新的第四代9K723 Искандер“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出現。

    導彈採用截尖三角尾翼,省去了格柵尾翼。大部分彈體採用隱身工藝製造,採用多種結構措施(如特殊塗層、發射後快速突出所有突出部分等)達到較好的隱身效果。此外,雷達散射截面小,大部分彈道在50千米高度,大大降低了被敵人擊中的概率。

    按照資料,每個伊斯坎德爾導彈旅有3個導彈營,每營2個連,每連8枚導彈。1個標準導彈連有2輛運輸發射車、2輛裝彈車、2輛指揮與控制車,2輛任務計劃車,1輛維護車和1輛戰勤人員居住車。

  • 4 # 狼煙火燎

    以上說的是“伊斯坎德爾”-M的戰略地位,下面說說這款導彈的具體的技術特點:

    1、導彈從部署,到發射,到攻擊目標,整個過程反應速度快!得益於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伊斯坎德爾”-M具有無依託發射能力,也就是機動過程中隨時可以發射,整個過程僅僅只需要在16分鐘內。如果預先在陣地戰備值班,那麼發射過程可以縮短到4分鐘,再然後10分鐘不到就可以攻擊目標,整個過程給予敵人的應急反應時間很短!

    2、突防能力強!俄羅斯在設計“伊斯坎德爾”-M導彈賦予了這款導彈全程機動能力,尤其是飛行的末端更是可以以20~30G的過載進行機動,在配合上5~7馬赫的速度,突防成功率會相當的高!故俄方聲稱,“伊斯坎德爾”-M的突防能力可與“白楊”-M媲美,也因此有了“小白楊”的美譽。

    4、適應能力強,操作簡便。毛子的武器向來不像西方武器那麼嬌貴,“伊斯坎德爾”-M完全沒有高技術武器常有的“嬌氣”和“毛病”,屬於既管用又好用的武器,不管是酷暑嚴寒,還是白天黑夜,只要是再一般平地上都可以發射,而且是垂直360°發射,適應能力非常強,操作上也簡單可靠!

  • 5 # 軍武最前哨

    截至目前,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導彈總共衍生出了兩大改型:即伊斯坎德爾-E和伊斯坎德爾-M;前者主要用於出口,後者則是俄軍自用。

    綜合來看,E和M型最直觀的區別在於導彈射程:前者的射程介於50至280公里之間,而後者的射程則介於50至480公里之間,而且還有提升空間。客觀講,伊斯坎德爾-M是俄軍目前所裝備的最先進的戰役戰術導彈。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蘇聯陸軍就已經裝備了效能先進的戰術導彈:奧卡,北約代號SS-23;該導彈一度讓美國和西歐國家陷入恐慌。但是隨著戈爾巴喬夫和美國達成戰略武器削減共識(即《中導條約》),理論射程可達500公里的“奧卡”也被列入了銷燬名單。

    幾乎是與蘇聯解體同時發生的海灣戰爭中,美軍的戰術導彈系統讓俄中國人恍然大悟:如果再不加緊研製,那麼自己將在戰術導彈領域逐漸落後。因此,研製新一代戰術導彈的事宜也被提上了日程。

    伊斯坎德爾-M型彈長7.28米,最大直徑0.92米,戰鬥部重800公斤,戰時可以攜帶多彈頭。該系統不僅可以發射彈道導彈,而且也可以發射巡航導彈;這就容易打亂敵人的攔截系統,降低攔截概率。

    伊斯坎德爾系統主要由六大塊組成:三用發射車、運輸裝填車、目標指示車、陣地生活車、通訊指揮車以及陣地勤務車;該系統的主要優點在於戰場機動性強、維護方便、服役年限長且發射準備時間短(1分鐘內就可完成2枚導彈的發射)等。

    另外,該系統的野外適應能力也非常出色:在除沼澤和流沙之外的平地上都可以進行發射。設計者考慮到俄羅斯多樣的天氣環境,伊斯坎德爾系統可以良好的適應零上/零下五十度的氣溫。

    在戰鬥部攜帶方面,雖然俄羅斯出於核戰略削減的政治考慮排除了核戰斗部,但伊斯坎德爾導彈仍舊可以攜帶包括集束子母彈、鑽地彈、高爆彈、侵徹子母彈、空氣燃燒彈以及電磁脈衝彈等在內的多種戰鬥部;它的打擊能力甚至是美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的兩倍。

    部署方面,因為俄羅斯在本土之外的加里寧格勒部署了這一導彈系統,故而像波蘭的反導基地、德國部分地區都處於伊斯坎德爾的射程之內。總之,伊斯坎德爾憑藉自身出色的隱身、突防、機動以及電子抗干擾能力已然成為了美歐的心頭大患。

  • 6 # 銳度何老師

    簡單看一下伊斯坎德爾的特徵:短程、戰術,彈道導彈。

    戰術和短程兩個詞定位了這款導彈的性質以及實力。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東西在中國,數量是按萬計算的,歸陸軍師長、旅長直接指揮。

    當今五大國裡,陸軍師長手裡就得有戰術核彈了,雖然不能隨便用,但肯定要涉及到,危機關頭可以扔。

    像伊斯坎德爾這類的常規戰術武器,即便是在師長手裡,也談不上王牌。

    伊斯坎德爾導彈重3.8噸,但戰鬥部的重量只有380公斤。也就是說1發伊斯坎德爾導彈能把380公斤的炸藥扔到敵人頭頂。看伊斯坎德爾的個頭也不小,但實際起到殺傷作用的戰鬥部很小,戰鬥部只佔了整個導彈的十分之一。這也是所有彈道導彈的弊端,看著很大,其實是嚇唬人,彈頭很小。

    伊斯坎德爾這380公斤的戰鬥部相當於什麼水平呢:

    戰斧、東風10這類標準的巡航導彈戰鬥部是500公斤。

    東風21、26這些中程彈道導彈的戰鬥部是1.5噸-2噸。

    東風11、15、16這些導彈的戰鬥部是500公斤-1噸。

    伊斯坎德爾戰鬥部過低,想和它找可對比的只能跨界:鷹擊18,反艦導彈,鷹擊18的對地攻擊版。鷹擊18的戰鬥部剛好也380公斤左右。雖然這兩款導彈外形差的很多,原理也不一樣,但最終都是把380公斤的戰鬥部扔到敵人頭頂。

    大體是這麼個“王牌”。

    380公斤戰鬥部到底有多大威力呢?直觀的講,如果它直接命中一棟3層小樓,可以摧毀。一個展開戰鬥隊形的步兵排被它準確擊中,全得死。如果是一個連,會活一大半。不能直接摧毀加固的地下軍用工事,可以摧毀簡易指揮部。一棟民用大樓被命中也很難坍塌。差不多這樣。

    一個伊斯坎德爾營9輛車18枚彈,一次齊射投擲6.8噸的戰鬥部。現在的300mm口徑火箭彈的戰鬥部重量在200公斤以上,一個遠火營一次齊射144枚彈,按最低200公斤戰鬥部算,這也是28.8噸。單純從威力上講,伊斯坎德爾營只是遠火營的不到四分之一,而且這是按遠火營最低、最低威力算。

    伊斯坎德爾營的威力和遠火連是平級。當然它在射程上高於火箭炮。咱們先談威力,有個直觀感受。3輛300mm口徑火箭炮發射車的威力和1個伊斯坎德爾營9輛車的威力一樣。

    1個坦克師裡的伊斯坎德爾營,應該是“K”級別的大牌,比“A”、“2”的牌小,更不能和大小王比。

    戰術核彈、陸航團、特種部隊、電子戰部隊、合成營、坦克團.......誰都比它牌面大。坦克師的主要支援火力還得是火箭炮、榴彈炮,戰術導彈做個補充。常規火炮相當於自動步槍,火力猛,但射程偏近。伊斯坎德爾相當於半自動步槍,精確射手步槍,打的遠一些,準一些,但火力偏弱。表面上是各有所長,其實自動步槍和火炮還是部隊的骨幹,是主力。精確射手步槍、短程戰術導彈是補充,是輔助,副職。

    這還得是在陸軍師裡算,和其他軍種比:

    現在的多用途戰鬥機載彈量正常是12噸,偏低是8噸。伊斯坎德爾十分之一是戰鬥部,剩下的十分之九是火箭發動機。用戰鬥機投彈相當於用戰鬥機取代火箭發動機,投擲彈藥、戰鬥部是一個性質。

    當然戰鬥機的載彈量也是理論上,按實際情況算,每架戰機正常可以掛6枚500公斤重的炸彈,載彈3噸。1架多用途戰鬥機出動一次,對地扔的炸彈相當於4輛伊斯坎德爾發射車齊射的8枚導彈。而且伊斯坎德爾的射程是500公里,戰鬥機可以打到1200公里。

    俄羅斯全部齊裝滿員的5個伊斯坎德爾營,135車,考慮綜合性能,頂天也就是20架蘇30的效果。

    蘇30理論上載彈量8噸,咱們上面還全是按實戰3噸算的。而蘇30在當今也根本算不上好飛機......換成殲16、F15EX來比較就難看了。印度買的36架陣風如果用來對地攻擊,效果要遠遠、遠遠碾壓5個伊斯坎德爾營。

    伊斯坎德爾的實力很明顯,比老式的飛毛腿導彈強。跟中國的東風11改進版比,各有所長。也就這樣了。

    跟東風15的700公里射程、500公斤戰鬥部比,伊斯坎德爾明顯的落後。而且東風15有鑽地版,能打擊地下堅固軍事工事,這是伊斯坎德爾比不了的。至於東風16、17,射程已經超過1千公里,就更不用提了。

    跟射程2500公里、戰鬥部500公斤的東風10、戰斧能比嗎?

    伊斯坎德爾畢竟只是把380公斤的炸藥扔過去,和幾噸級的戰鬥機、幾十噸級的轟炸機有著本質的區別。跟1噸-2噸戰鬥部的中程導彈比,它很弱。跟500公斤級的巡航導彈、短程導彈比,依舊偏弱。

    伊斯坎德爾的威力和鷹擊12、鷹擊18、鷹擊62差不多,全是300多公斤的戰鬥部。而這些都是反艦導彈,和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比,都是小導彈,不論是體積還是威力,都很小。

    所以某些有點軍事常識的作者對伊斯坎德爾也是有點看不過去,看不過去還想吹,那就得編:上核彈頭。現在的伊斯坎德爾還都是常規彈頭,上核彈頭都是媒體的想象空間。但380公斤的戰鬥部確實能上核彈。現在小型核彈也就是300多公斤,剛好夠。伊斯坎德爾有上核彈頭的能力。但話又說回來,戰鬥部超過300多公斤的武器都能裝核彈頭,從東風11、鷹擊12往上,都能裝核彈頭,戰鬥機掛的500公斤級炸彈也能換成核彈,蘇30輕鬆掛6枚,急眼了掛12枚......戰斧、東風10都行,東風26的戰鬥部能裝3枚核彈頭......

    伊斯坎德爾500公里射程、380公斤戰鬥部是裝核彈頭的底線,在它上面,能裝核彈的武器有的是。

    不論是裝常規炸藥還是裝核彈,伊斯坎德爾都處於彈道導彈的最低端,和某些中端巡航導彈很接近,是一種卡在遠端火箭炮和導彈之間的武器。

    它在編制上屬於陸軍師,在俄羅斯的陸軍師裡,它勉強能算上大牌,很難算王牌。在俄羅斯集團軍的級別,它是一張普通牌。如果算上俄羅斯空軍,伊斯坎德爾只能算是小牌。俄羅斯把空天軍、火箭軍、海軍、陸軍全算上,則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這種導彈在中國,在設計思路的5秒之內就會被否決,500公里射程、380公斤戰鬥部......離論證都有十萬八千里,離設計圖紙製造樣品,拿到靶場實驗,那得有光年的距離。射程1000多公里,戰鬥部700公斤,末端變軌的東風16連參加閱兵的資格都沒有!比伊斯坎德爾強多少?算王牌嗎?

    伊斯坎德爾能裝核彈,東風16能裝倆,射程再翻一倍。

    伊斯坎德爾畢竟只是伊斯坎德爾,短程、戰術導彈!

    俄羅斯預計裝備5個旅,每個旅備彈100枚,總計500枚伊斯坎德爾,最理想滿血狀態。總計190噸戰鬥部,全打出去,相當於7架大型轟炸機出動1次......

    伊斯坎德爾目前還遠遠沒達到俄羅斯理想裝備數量,還在緩慢生產階段。即便全裝備了,也不過500枚。它想成為王牌,那得全換成核彈頭。即便是全換成核彈頭,也不過500枚。只佔俄羅斯核彈數量的十分之一。1枚核彈頭當量30多萬噸,是伊斯坎德爾常規彈頭威力的80萬倍,80,萬,倍!

    也就是說伊斯坎德爾導彈500枚裝備全了,威力再翻80萬倍,它才能算:王牌!而且這個500公里射程的王牌,嚴格講,依然很難算王牌。最新款的白楊M能帶10個彈頭,50枚就能把500顆核彈頭扔到1萬公里之外......

    伊斯坎德爾裝核彈頭還只是:娛樂。它裝的就是380公斤的常規炸藥,離大國王牌還有百萬倍的距離。白楊M,射程1萬公里,搭載10個核彈頭,每個彈頭當量30萬噸,這才叫王牌。

    多大差距?根本沒法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幾十塊錢的理髮店和上百塊的理髮店理髮師的水平有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