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rassEye

    臺灣腔的形成:

    1.是因為受閩南語也就是臺語發音的影響,原理和香港人普通話不標準一樣,受到當地方言口音影響 導致說普通話的時候某一些音發不標準, 形成獨特的臺灣腔。

    2.臺灣用的注音符號,很多相同的音會分成捲舌跟不捲舌,但是因為閩南語裡面沒有捲舌音,所以臺灣人都不太會發。加上臺灣人多半相較輕柔慵懶,並不刻意咬文嚼字。

    3.80年代以前,臺灣的播音員和大陸一樣,要考規範語音,像鄧麗君、李季準、費玉清、方芳都是這個時代的人物,口音和現在的大陸主持人幾乎沒區別;而80年代臺灣當局廢除了這個規定,播音界開始崇尚文雅柔和的語音語調,摒棄重音、捲舌音,並且更適合臺灣本地人,很快這種口音也擴散到民間。

    臺灣腔的特點就是奶萌,尾音很拖,語氣助詞非常多,某些詞經常被連讀。

    你要講臺灣腔,只要故意把所有的捲舌音去掉就八九不離十了。

    一句話教會妳臺灣腔:你表醬紫厚

  • 2 # 龍輝65434577

    謝邀!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方言和口音。臺灣口音咬字吐字比較軟綿,尾音常帶有”啦"音,與大陸普通話字正腔圓有很大差別。因此,也就具有臺灣特色。其形成有歷史成因和地域特點。這問題也不是兩三句話說清楚的。就像"回"字有4種寫法一樣,沒有多少價值。

  • 3 # 第二名75581787

    臺灣在日本佔領前沒有使用普通話而是福建話!日本戰敗之後按雅爾塔協議:臺灣重新迴歸中華!臺灣的普通是這個時候才開始盛行的!由於當時的普通話沒有什麼發音標準!當時的老師多是來自全國各地!在臺從教的老師多是廣東,福建兩省!這些老師沒有較為準確的發音標準!在幾十年的本地言語交融中形成了臺灣普通話!其實當時不叫普通話!而叫官話!1949年以後才有了標準的漢語拼音!才有普通話這一說法!中華的大地上不管你是哪裡的!張嘴都有地方口音!這沒有什麼不好!臺灣口音同樣如此!讓別人能聽懂就行!

  • 4 # 夏天的蟲4

    臺灣人說話是國語夾著臺灣地方口音。

    首先,國語和普通話雖然都屬於北方官話,但口音也不太一樣。普通話的口音比較靠近西北,國語的口音比較靠近東南。你看老片,聽國軍播音員和共軍播音員的口音,就明顯感覺得到。

    再就是,口音是比較容易相互影響的。國語到臺灣後,自然受到閩南話和客家話的影響。

  • 5 # 託尼託尼喬巴sir

    這主要和閩南語的影響有關,在之前我們看80年代和90年代的臺劇講話方式也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感覺挺好的,但是現在看的臺劇,臺灣的口音很特別,一般叫臺灣腔,明顯能看的出來和之前不一樣了。其實因為臺灣和大陸分隔太久,所以才會導致大家聽到臺灣的口音感覺很特別,然後就引起了話題,每個地方說的話都要受當地方言的影響,臺灣腔和大陸的其他方言都是一樣的,都是一種適合地方的語言!

  • 6 # 夏言同學

    其實老一輩的臺灣人,說普通話是沒口音的,說的話都字正腔圓的 。那個時候很多都受到外省老兵的影響,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臺灣越來越本土化 ,加之閩南語的原因,漸漸形成了嗲聲嗲氣的臺灣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許願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