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周厲王在位三十七年,是《史記》的說法,但是它對於厲王前三十年的事蹟隻字不提,可信度很有疑問。實際上,太史公也知道厲王在位年限不可靠,所以才以共和元年為確切紀念的開端。

    《竹書紀年》記載周厲王在位一共十二年。

    〔厲王名胡(居彘,有汾水焉,故又曰汾王)。元年戊申春正月,王即位,作夷宮。命卿士榮夷公落。楚人來獻龜貝。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長父徵之,不克。齊獻公山薨。六年,楚子延卒。八年,初監謗。芮伯良夫戒百官於朝。十一年,西戎入於犬丘。十二年,王亡奔彘。華人圍王宮,執召穆公之子殺之。〕

    這個記載很簡略,但是比史記記載更可信。它記載了兩次外族入侵,都很恐怖。第一次,厲王三年,淮夷打到了洛陽。“徵之不克”,王師打了敗仗。淮夷如何退去的不明。第二次,西戎入犬丘。這個犬丘是周懿王建立的都城,新進考古發現證明其位置就在西鹹新區,距離鎬京咫尺之遙。戎人又是如何退去的,還是不知道。

    周厲王為什麼要任用財政專家榮夷公姬落來“與民爭利”呢?他沒有進行任何享樂用的工程,目的就是要解決周朝的財政危機。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現存周厲王“自做”祭祖用的㝬簋一件,有一百二十四字的銘文。大意為我晝夜盡心經營先王事業,以配皇天,我任用義士獻民,祀先王宗室。作此將彝寶簋,安惠幹先宗列祖,以祀皇天大命,保佑周室、王位和我自身。賜降多福、長壽和智慧。

    從這篇周厲王親自寫的銘文來看,他那種急切的想要振興周朝的心情激盪於文字,不像是在做樣子。

    但是他不知道怎麼樣應對“華人”的怨言,派出秘密警察監視他們,壓制反對意見,最終遭到了失敗。做國君光有一腔熱血不行,要想成功,必須要按照事物發展的本來規律來行事。

    《史記》中,召公一再規勸周厲王,最終在華人暴動中用自己的兒子換下太子。這有點讓人難以理解,華人怎麼能滿足於別人“替換”太子呢?

    按《竹書紀年》的描述就很簡單,暴動的華人抓住了召公的兒子並且殺了他。這跟可能召公的兒子是厲王的支持者,並且參與了對華人暴動的鎮壓。

    厲王很可能還是有一批支持者的。

  • 2 # 碧水青山0

    周厲王對山川河流收稅,出發點沒錯,也算開源,只是做法簡單粗暴。進行堵民之口,導致華人暴動,根本原因是諸侯日益強勢,他這個周王室的共主,權勢日益衰弱。

    前844年,周厲王聽從榮夷公建議,進行“專利政策”,將山林湖澤改由天子控制,目的是收稅,因為周王室控制諸侯的能力,已經開始力不從心,土地以井田制形勢,九分之八封給了大家,可山林湖澤沒有啊。

    按理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收稅無可厚非。可各諸侯貴族不幹,原因是他們已經在利用山林湖澤創收。現在周王室來這一招,豈不是把財源截走了一大半。從一開始,使山林水澤屬國君獨有的政策,就受到一波又一波人的阻撓與勸說,但周厲王吃力秤砣鐵了心!

    山水國有,目的是收稅。可執行下去就完全走了樣,完全禁止那些以前就靠山水謀生的人打獵捕魚,理由當然是耐心解釋說,是周厲王不給你們活路,我只是照章辦事。對那些以前就向自己繳稅的獵戶漁夫則翻倍徵稅,理由自然也是周厲王要我這麼收,我只能對你表示同情,可高額稅一個子也不能少。總之,自己假公濟私,責任全部推給周厲王。讓民眾去恨想攔自己財路的周厲王。

    於是,那些靠山水過日子,又看不到政策檔案的平民、士人、當然都異口同聲說周厲王橫徵暴斂。周厲王也不為自己的政策搞宣傳,也不調查真相,心想,大貴族大諸侯就夠我煩的,你們這些平民也敢說我不是?我管不了他們,還管不了你們?於是下令,誰再說我壞話,就不給他說話的機會。這一下子好了,走路也不讓說話,這比不讓人上山打獵、下河捕魚還令人難受,就是要把人逼瘋的節奏。

    於是憋了三年,大家再也忍受不了。前841年,在沉默的壓抑下瘋狂起來,爆發了華人暴動。 住在都城內部的人,拿著鋤頭扁擔聚集一起攻打王宮。周厲王嚇得魂不附體,逃出了都城鎬京。 天下沒有周王了,暫由召公和周公代行天子職權,史稱“共和行政”。

    不到兩百年後,為了增強國力,增加收入,齊國管仲就進行改革,將川澤山林收為國有,分別設三虞三衡。

    周厲王之所以失敗,是因周室權力日微,加之他缺乏謀略,辦法簡單粗暴,讓不明真相的平民遭人唆使,被人利用,也讓自己身敗名裂!

  • 3 # 萬卷古今情

    周王朝傳到周厲王時已經是第十代了,相傳周厲王出生時:冬大雹,牛馬死,江漢俱動,這一異象已經昭示了他的命運,雖然如此,他仍然被確認為繼承人。

    繼位後,周厲王非常貪圖財物,加之暴虐,於是引起華人不滿,在暗地裡說他的不是,召公告訴周厲王說:“老百姓已經難以忍受您暴虐的政令,紛紛在暗地裡議論呢!”

    周厲王一聽,非常惱怒:“這還得了,我作為一國之君,豈是你們議論的物件。”於是從衛國找來一個巫者,希望透過他的神靈來監察那些誹謗他的人,沒過多久,那些誹謗他的人都被殺了,人們敢怒不敢言,只能道路以目,用目光訴說著心中的不滿。

    周厲王見很有效果,非常高興,告訴召公說:“想不到我還能夠消除百姓對我的誹謗,現在他們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召公看著沾沾自喜的周厲王說:“這哪是你的能力啊,您只不過是遮蔽了他們的言論,防止老百姓說話,比防止川流還要困難,川流積累到一定程度必將崩潰,它的威力將傷害許多人,防止老百姓說話也是這樣,所以要想讓川流不傷人,就要疏導他,對老百姓也一樣,要讓他們暢所欲言,這樣才能將政令的得失反饋回來,國家才能能夠治理得好。”

    周厲王被召公潑了盆冷水,內心老大的不高興,召公見此,不忍心國政頹敗,接著說:“為什麼天子要設立采詩官,並且使上士獻詩、樂官獻樂典、史官獻三皇、五帝之書。乃是讓小師用樂器表達箴言、沒有眼珠子的瞍賦公卿列士所獻的詩、眼神不好的蒙誦讀箴諫之語,這樣才能得到各方面的訊息,從而達到平民把意見傳達給天子,左右近臣能夠盡到規諫的責任,內親外戚考察和彌補天子的過失,樂師和太史負責教導、誨育天子,老臣彙集、整理各方面意見,然後君王斟酌考慮衡量取捨。這樣政事施行起來才不會相沖突。”

    “老百姓的言論,就像土地上的山川一樣,山川所以宣地氣而出財用,口亦宣人心而言善敗,如果你想要堵住他們的嘴不讓他們說話,那麼怎麼會長久呢?”

    周厲王不以為然,繼續派衛巫到處巡查,一有發現說自己壞話的人立馬抓起來殺掉,就這樣,華人再也不敢說他的壞話了。

    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周民沒有在沉默中死亡,在經過三年的忍耐之後,他們爆發了,將周厲王流放到彘地去了,最後老死於此,終身不得回國。

    這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正視自己的缺點,聆聽不同的意見,選取正確的意見,判別錯誤的建議,這樣才能夠少犯錯誤,如果掩耳盜鈴,不能夠聽取建議,那麼時間一長,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4 # 太興真人

    周厲王時期,周王朝已經二百多年了,當時的井田制已經不適合時代發展,公田沒人種了,奴隸大量逃亡,諸侯國也不按時進貢,周王室出現了財政困難,於是,周厲王就想開源節流,增加稅收,他頒佈法令,把南山封禁了,不準人民去南山打獵,把河流也收回國有,不準人民在河裡捕魚,華人就議論紛紛,甚至抗議,於是,周厲王就下令不準華人議論朝政,也不準華人上街,所謂官逼民反,於是,在鎬京就爆發了華人起義,把周厲王趕跑了。

    後來太子即位,是周宣王,他很聰明,他汲取父親的教訓,一方面實行開明政策,一方面暗地裡調查事實真相,於是就有了料民於野,就是把國都的人全部都集中到城外,清查戶口,這一查,才真相大白,是貴族階級把奴隸窩藏起來,導致周王室的奴隸大量流失,沒有人耕種公田了,還有就是華人暴動,是貴族階級在煽動。這一現象說明了西周時期的奴隸制已經沒落。於是,周宣王採取措施,開放公田,允許人民開墾荒地,條件是必須向政府繳納公糧和賦稅,這就是在中國實行了兩千多年的公糧的開始。

  • 5 # 明月夜938

    周朝,還奴隸制呢,厲王與民爭利。可笑的閥門謊言啊!閥門無恥,以己代民。我看歷史的真相是:周厲王與閥門大族爭利。中國一向是家天下,皇族是一家子,其他財閥望族,也各成一家啊!歷朝歷代的朝代更替,其實就是皇帝輪流做,明天到我家的輪流坐莊。何時真正的以民為念?解民於水火,解民於倒懸?還不是皇族的手伸到了各個名門望族的鍋裡搶肉吃,然後各大家族一哄而上,打著弔民伐罪的旗號抓丁充軍,推翻貪嘴的皇帝。所以,歷朝歷代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其實哪有人民什麼事啊!要說有人民的事,那也是拿人民當炮灰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年紀輕輕就離異的?不將就的人生,分享一下你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