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吉祥天地中國文化
-
2 # 本色依然742
苦夏是指在進入夏季以後由於氣溫升高,有些人會出現胃口下降,不思飲食,進食量較其它季節明顯減少並伴有不舒服的感覺。身體乏力,精神不振,疲倦,工作效率低下和體重下降的現象。有的地方也稱(賴夏)。
平時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比較虛弱,如果飲食失節,飯量忽大忽小,吃過量冷食,給腸胃增加負擔導致抵抗力減弱,就很容易被苦夏困擾!
-
3 # 夢紫
所謂苦夏,一年四季夏天最難熬,天熱蚊蟲咬,加上太陽暴曬日照時間長,人容易中暑,因此在北方很多人都會說,我苦夏,意思是我怕過夏天。
-
4 # 七百僧
“暑景方徂,時惟六月。大火飄光,炎氣酷烈”(見三國·魏·繁欽《暑賦》) ,在沒有空調、冷氣機等裝置的古代,炎夏日子是難熬的,所以有“苦夏”之說;但話又說回來,古代的人口遠比現代少得多,生態環境遠比現在好得多,那時也沒有“暖室氣體”排放和所謂“熱島效應”。所以我們讀古代詠夏的詩歌,明顯可以感受到有絲絲涼風襲來,誠如秦觀詩云“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矣!
“何處堪避暑?林間背日樓;何處好追涼?池上隨風舟”,這是白居易的納涼詩,滿篇洋溢悠閒恬淡,雖逢酷暑難當,但登上“林間背日樓”或者光顧“池上隨風舟”,就可優哉遊哉,盡享太平了。楊萬里的《夏夜追涼》更是寫出怡然自樂的夏日情景:“夜熱依然年熱同,開窗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沒有風卻仍有“微涼”,足見當時的氣溫遠未達到今天的水平。
在炎熱的夏日,古人只需走到臨水的亭臺樓榭,就可找到納涼的好去處,這是很值得現代人眼紅的事情。這因為,一是現代臨水的亭臺樓榭越來越少了,二是即使走近這種場所,依然是熱風撲面酷暑難當哩!王維為了消暑,抱著古琴走進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彈樂而忘返,給後人留下了千吟不厭的《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黃庭堅最喜歡到散發著幽幽荷香的南樓乘涼,直到月亮升起來還不願離去……讀他們的詠夏詩,不能不令人羨慕了!
杜甫是河南鞏縣人,他筆下的故鄉夏日是“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見《夏夜嘆》),“開軒”而可“納微涼”,說明窗外有習習涼風,可見古代的大氣質量遠勝於現代。劉禹錫喜歡在親水之處納涼,他寫下這樣的詩句:“千竿竹翠數蓮紅,水田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雨,水晶簾瑩更通風。”真是妙趣橫生,令人神往,看不出有多少“苦夏”之味道,詩中意境值得細細品讀。另一位唐朝詩人陸希聲某日來到棵大樹下納涼,隨口吟道:“六月清涼綠樹蔭,小亭高臥滌煩襟。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時時弄素琴。”怡然之情盡在筆下,可見樹蔭與涼亭,是古人納涼的首選,但如今,即使走進樹蔭和涼亭也難有陰涼可言了。
宋人王令在《暑旱苦熱》一詩中寫道:“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他另有一首《暑熱思風》:“坐將赤熱憂天下,安得清風借我曹。力卷雨來無歲旱,吹盡雲去放天高。”詩人因“赤熱”而思風及由此平添的憂時濟世之情呼之欲出,可謂胸懷天下心繫民生也。至於《水滸》裡那首著名歌謠,更是唱出農民的苦楚與不平:“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王公貴族不啻有丫環在身邊“把扇搖”,可能還有自家的“冰窖”、自制的冰鎮飲料哩!
先人們能夠在炎夏裡輕易找到“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的好去處,是很值得我們羨慕的,這說明古代不但人口密度低,生態環境和園林綠化也遠勝於現代。故而即使從“消夏”的角度講,我們加緊植樹造林、城市綠化和改善人居環境也大有必要的。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信服“心靜自然涼”的道理,所以詩人說“寧心無一事,便到清涼山”,蘇軾更寫詩道:“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坐為室空。”室空、心靜,由表及裡,便能漸入清涼的佳境。
靜讀王維的《納涼》一詩,也能感覺到一股涼意沁入心田:“喬木萬餘株,清流貫其中。前臨大川口,豁達來長風。漣漪涵白沙,素鮪如遊空。偃臥盤石上,翻濤沃微躬。漱流復濯足,前對釣魚翁。貪餌凡幾許,徒思蓮葉東。”正所謂“望梅止渴”,讀這樣的佳作,身邊似乎見到成片的樹蔭和潺潺的清流,習習涼風也撲面而來,大有清風洗塵、涼水浴足之感。而古人“寧心無一事,便到清涼山”的境界,更是值得人心浮躁、競爭激烈的今人們羨慕和三思!
-
5 # 詩詞與美文欣賞
苦夏就是指在進入夏季後由於氣溫升高,出現胃口下降不思飲食,進食量較其他季節明顯減少並伴有低熱(體溫在37℃--37.4℃之間波動),身體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和體重減輕的現象。苦夏其實並不是病,不過嚴重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B以利於調整植物神經功能消除苦夏症狀。所以,多食瓜果可以度苦夏。
引起“苦夏”的原因
體質因素
平時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較虛弱,如果飲食失節,飢飽失宜,偏嗜生冷,損壞腸胃,以致抵抗力減弱,就很容易患“苦夏”。
氣候因素
夏季天氣炎熱,空氣中溼度較高,暑溼邪氣乘虛而入,人們白天身處炎日之下,夜晚納涼露宿,或吹風扇,開空調過量,暑因寒發,容易得病。
苦夏調理有方
苦夏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溼熱重型。主要表現為身熱、口乾欲飲、口中黏膩、大便黏滯不爽、舌苔黃。可採取清熱祛暑化溼的方法,主要用藥有:荷葉、藿香、薏苡仁、滑石、茯苓、半夏等;二是氣虛型。這類人通常容易疲倦、四肢無力、氣短、不思飲食。用黨參、黃芪、白朮、甘草能和胃化溼、益氣健脾;三是氣陰兩虛型。這類人除了有氣虛表現外,還會出現陰虛內熱症狀,如手腳心發熱、潮熱、盜汗、清瘦、口乾、舌質紅。可用西洋參、麥冬、知母、玄參、黃芪、石斛等益氣養陰。
-
6 # 草木齋主1
夏季的高溫天氣,引起人們身體上和心理上一系列的反應,輕度表現不舒復,重者可能生病。尤其是老年人,胃口普遍不好,會經常感覺口苦。心情也苦悶。到了秋天就好了,所以稱之為苦夏。
-
7 # 李加呆
有於夏天,氣溫較高,蚊子又多,得不到較好的休息,造成了胃口不好,不思飲食,吃飯太少,瓜果涼食吃的太多,使人精神不振,體重下降,喝水太多衝淡了胃覺和消化系統,感覺厭食,常期以來人變的漫漫消瘦,老人就把這一現象,稱知為苦夏。
-
8 # 宮道中醫
夏季一般多在“三伏天”。天氣熱,氣溫高,大汗出。易耗傷氣津,一些氣虛津液虧虛的人,輕則出現多汗乏力,食慾不振,頭昏心悸,煩躁失眠等現象。民間稱之為苦夏。輕者只要注意休息,防曬防暑,多喝綠豆湯,多吃西瓜。一般症狀都可以得到緩解。嚴重者可以出現突然昏倒的中暑症狀。這時候一定要送到醫院救治。緩解後可服“清暑益氣湯”。
同名的 清暑益氣湯有兩個,一個是李東垣的方子,具有益氣健脾,除溼解暑的功能。主治氣虛脾溼傷暑。一個是王孟英的方子,具有清暑解熱,益氣養陰的功能。治療氣津兩傷之傷暑。
我喜歡用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由:黃芪9克 蒼朮9克 升麻2克 人參3克 白朮6克 陳皮3克 六曲9克 澤瀉9克 麥冬9克 當歸6克 炙甘草3克 黃柏3克 葛根9克 青皮3克 五味子3克組成。一般服3~5劑就會出現效果。即使沒有中暑,吃幾付也有緩解“苦夏”的作用。
回覆列表
常說夏天是“苦夏”,為什麼稱為苦夏,也是因為夏天多吃“苦”味的東西有利於五臟六腑的“五行”運做。
另外,立夏後,中國傳統的位理學認為進入了“巳”月,也就是熱和溼並重,所以位理學上也建議熬一些薏米粥喝,驅除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