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lory老包

    之所以要選擇武聖人的,目的就是樹立一個標杆好讓大家模仿。

    嶽武穆是抗“金”名將,而努爾哈赤建立的政權恰恰叫“後金”,箇中奧妙不言自明。

    關羽成為清朝護國神是有歷史原因的。話說清早期,《三國演義》並非當小說來讀的,而是作為兵法而備受皇太極青睞,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於滿洲諸將幾乎人手一本。

    也難怪,整個民族漢文化水平有限,連自己的文字都創立沒幾天,真弄一本《孫子兵法》、《太公兵法》也屬實看不大懂。《三國演義》則不然,通俗易懂,裡面的精彩故事七擒孟獲啦,蔣幹盜書啦,草船借箭啦,很有意思不說,甚至還有插圖,這不是寶書是啥?

    《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關羽,並不是人,而是神啊!美貌與智慧並重,英雄與俠義的化身。所以,從清早期開始,經過全民熱讀三國之後,關二爺的光輝英雄形象就深入滿洲人心,崇拜之餘,還得仰仗著關老爺子多多護佑,於是乎,康熙爺親封關羽為關聖帝君,同時為清朝的護國神。筆者曾翻閱諸多地方誌,有清一代,各地州縣處處有城隍廟及關帝廟,其推崇程度可見一斑。

  • 2 # 痴人體育

    個人感覺原因有三:

    第一,關羽的知名度更高,三國演義到了清朝已經是一個普及度非常高的讀物,尤其是對當時的滿人來說,知識文化水平並不高,在關在很少接觸歷史書籍,而三國演義為數不多的都知道的書籍。

    第二,關羽更容易被滿人接受。岳飛確實厲害,但他的厲害體現在抗金上,而清朝入關前一直自稱是金人後裔。

    第三,關羽的結局更容易被結束。兩人雖然都沒有善終,但關羽死在手下手中,而劉備為此不惜傾全國兵力為其報仇。岳飛則死在了皇帝手中,從清政府的角度來看,當然更傾向於關羽。

  • 3 # 榮耀歷史

    華人有濃厚的祖宗崇拜情節,所以到處可以看到供奉先賢的廟宇、祠堂等。皇家的就是太廟,民間家族的就是祠堂,對於聖人、先賢,則會有政府或者民眾自發地為其建廟祭祀,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文廟,供奉孔子。與文廟相對的就是武廟,現在我們熟知的武廟供奉的是武聖關羽,那麼武廟一直是供奉關羽嗎?為什麼不供奉岳飛?

    歷代武廟

    武廟始建於唐朝,主要供奉的是姜子牙,所以也叫太公廟、武成王廟,另外選歷代十哲和名將64人一起享受祭祀煙火,其中在主殿的十人有管仲、孫武、韓信、諸葛亮、李靖、李績等人;配享於殿外廡間64人有白起、衛青、霍去病、關羽、張飛等;

    到了宋朝,武廟香火鼎盛,配享人員進一步增加到72人;

    元朝武廟繼續供奉姜太公,但是配享的人員只剩下孫武、張良、樂毅、諸葛亮等10人;

    朱元璋建立大明,廢黜了武廟,而是挑選37人與各朝代的優秀帝王一起供奉,就相當於讓這些名將配享他們的聖主,比如說諸葛亮配享劉備,張良配享劉邦等等,不再單獨設武廟。

    這邊重點說明一下,唯二配享文廟和武廟的是諸葛丞相和晉朝開國功臣杜預,所以不要被現在網上掀起的貶低諸葛丞相的風潮所迷惑。

    另外朱元璋挑選的37人中,岳飛赫然在列,但是三國時期只有諸葛亮,沒有關羽!

    明朝萬曆年間,恢復了武廟祭祀,當時武廟主要供奉的是岳飛,也有部分供奉關羽,合併稱關岳廟。

    截止到明朝,可以看出岳飛的地位已經獲得了極高的提升,被封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嶽聖帝君”,也就是說岳飛已經成神,可以成為嶽帝!

    清朝時期的岳飛

    然後到了清朝,原本香火勝於關羽的岳飛廟不見了蹤影,這是為啥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岳飛一生的功績就是抗金!南宋時期的金朝由女真人建立,被蒙古人消滅後他們又回到了東北,蟄伏了幾百年後,又在明朝後期建立後金,最後統一中國,建立清朝。

    也就是說岳飛最大的功績就是抗擊滿清的祖先!

    連“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這樣的文字就要斤斤計較,掀起文字獄的滿清統治者怎麼可能繼續祭祀岳飛呢?於是康熙拔高了關羽,重點宣揚忠君思想,刻意地忽略岳飛。

    於是在清朝,供奉關羽的武廟大肆修建,我們現在看到的武廟普遍都是供奉關羽的,岳飛就逐漸被遺忘。

    到了民國,由袁世凱主張,岳飛回到了武廟,並且與關羽均列正位。

  • 4 # 小義老師扯歷史

    最核心的原因是岳飛抗金,是漢人抗擊遊牧民族的光輝典範,是漢人心中的英雄,這太不適合做大清的武聖了,不僅康熙自己不會選岳飛,估計康熙也會想,他選了岳飛估計岳飛自己也會不同意的。

    還有幾個輔助原因,一是關羽個人能力強,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威震華夏,岳飛單挑的事情卻很少。二是在統兵打仗方面,岳飛更勝一籌,岳家軍集體戰鬥力強,而關羽帶的荊州軍雖然戰績不俗,普通士兵作戰能力一般,這項岳飛雖然加分,但是岳飛有個大的減分項,他不聽皇帝的指示,用了12道金牌才召回。

    第三,也最關鍵,關羽從宋朝開始,已經受過很多朝代很多皇帝的加封,在統治階級裡那就是忠君愛國的戰神,在民間也是忠肝義膽的守護神,在知名度上和已有封號上,關羽甩了岳飛幾條街。

  • 5 # 金戈鐵馬

    一、關羽是忠義的化身,一生忠肝義膽,兄弟情、手足義,在《三國演義》中表現得淋洌盡致。當然,作為正史《三國志》中,關羽的歷史評價也非常高。岳飛是忠烈的代表,雖然忠於宋高宗,但最後結果並不太好,風波亭中“莫須有”,終究損害了皇帝的尊嚴。作為當權者,當然希望天下人都像關羽,既忠肝義膽,又善始善終,你好我好大家好。另外,岳飛既然是烈的代表,那麼什麼時候才有烈呢?當然是無道昏君了,康熙作為封建皇帝的代表,當然不希望別人把自己當作昏君。

    二、關羽打的內戰,魏蜀吳再怎麼鬥,也是大漢朝自己的事情,不涉及民族問題和民族情感。岳飛是民族英雄,最主要的功績是抗擊外敵,關悅打擊物件是清朝的前身,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如果把岳飛樹為武聖,歷史該怎麼寫,民間如何評論?這對清朝人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三、關羽距清朝歷史較長,已經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很多歷史都淹沒在迷霧當中,很難找到正確的解釋。岳飛距清朝歷史較短,僅有五百來年。華人大多有崇古心理,距離當下年代越長,越有心理優越感。 綜上所述,康熙選擇關羽也就不難理解了。

  • 6 # 正說清代十二朝

    樹立“忠臣”典範,才是康熙皇帝追封關羽的政治目的。

    相對於岳飛的“十二道金牌不歸”,關羽的“義薄雲天,忠心侍主”才是康熙皇帝最為推崇的!

    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帝們自皇太極開始,便用盡辦法和手段推進皇權集中、皇權至上的政治工作。康熙皇帝8歲繼位,在智除鰲拜以後,掌握了朝政大權以後,一方面平定邊疆隱患,一方面擴充套件疆域,平定降清將領叛亂,說到底都是為了皇權統治的穩固,都是為了大清王朝的延續。對於朝臣,康熙皇帝初期並不像晚年那樣放縱,他對於臣子的忠誠、忠心,對大清王朝的誓死效忠非常看重。

    對於鰲拜,一個恃權凌主的滿洲貴族,康熙皇帝在除掉他以後,之所以沒將其處死,而只是圈禁就是因為鰲拜從皇太極時期便忠心耿耿、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為清朝揮師入關、定都北京等作出了巨大功勳。而且,鰲拜自始至終,都沒有表現出篡權奪位的想法和舉動,也就是說鰲拜是一個忠臣。他之所以被康熙皇帝除掉,只是因為當時“皇權”個“滿洲貴族勢力”之間對決的必然結果。

    岳飛固然忠烈,但他對於宋高宗的皇命置之不理,雖然被後世推崇,但絕不是一個忠於君主的臣子應該有的舉動。所以,康熙皇帝只會選擇“忠臣”關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城市建築照明設計該如何表達建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