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君大怪
-
2 # 媽咪小情書
在現代生物學之父Charles Darwin所作的《笑:論喜劇的意義》一文中,達爾文首先指出“笑”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被笑的物件與“人”有某種或明顯或隱含的聯絡;二,情感缺失性;三,笑這個行為具有社會意義。
達爾文指出的第一點不難理解,即被笑的物件或者是人,或者是與人有關的。
比如一頂誇張、滑稽的帽子,它是因為由人制造出來的,並且假如被放在一個人頭上,會使這個人看起來很滑稽……
第二點,“情感缺失性”(abscence of feeling)由近現代的動物學家和人類學家深入發展。即,當人處於一種強烈的情緒中(如悲痛、憤怒等),“笑”是不能輕易發生的。這也是現在的戲劇之所以追求“出其不意”的原因之一,當人被毫無防備地置於某種出人意料的環境轉變中,注意力被轉移,則更可能捧腹大笑。
第三點,“笑”具有社會意義。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一群人中發生了一件滑稽的事引發了笑聲,人群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因為彼此的笑而笑得更激烈,甚至有時候連自己和對方為什麼發笑都不清楚,卻因為這種“社會效應”而持續大笑。
從以上三點把握人為什麼發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不同的人對同樣的笑話會有不同的反應了。這正是這三種情況中的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差異造成的。
笑只是一個表達情緒的行為,說的枯燥一些的話,和哭一樣。只不過是笑有笑點,哭有淚點。而能觸發情緒是由兩部分同時作用組成的,一部分是外在因素,一部分是內在因素,外在就是文化,內在就是每個人成長的經歷所形成的個人信念。
舉例子,部隊和土匪槍戰,出現死傷,部隊的兵哥哥們在戰爭後會傷心難過,而土匪那邊則有可能只是發點安家費然後繼續了,同樣的事件,因為個人的淚點或者笑點不同所表現得自然也不同。
一個常年打仗的將軍,打了一場勝仗,能開心的程度和一個剛上任的將軍打了一次勝仗的開心程度肯定不同,那自然笑的程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