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落絮
-
2 # 小笙常談
我認識一家人的孩子,聰明好學,就身體差些,上學年期終考前病假一月,年前四年級上學期考前又高燒休一週,但他兩次考得的成績,教學英文在班上都是數一數二,不是gg多就是一百。語文也過九十,這為什麼?因這孩子從小就學奧數,也學英文,考前老師都叫他不成就補考算了,這孩子安慰家長說不用怕,這兩門功課上不上都沒多大關係,去補習講的比課堂還深得多。看來不能只看那些尖子的成績好就是學校教得好。。
-
3 # 這個冬季很漫長
我覺得這位校長的話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作為一個學生你有本事不做作業就能學好,那學校就提倡大家都別做作業了。何必多此一舉?你一個當學生的嫌煩沒必要,我當校長的何樂而不為了?
世上沒有天才,所謂天才,也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百分之九九的血汗才取得成就的。何況你只是個凡人!想不做作業就能學好,天大的笑話!任何輝煌的背後都是付出了常人不可想象的努力才獲得的!天上掉餡餅你不伸手抓,也不會砸你手上。機會也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你想不勞而獲,美談!校長的這句話是想激醒愛做美夢的家長,別這樣教育孩子了!
做作業是對所學內容融會貫通的過程。老師透過作業來檢視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如何?學生則透過做作業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裝在自己的腦海。做學問要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而做作業就是手到心到。不做作業就不能手到,更不能心到,怎麼會學好了?家長們也不要嫌老師給孩子佈置的作業多,作業完成的好,說明孩子也真正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了,你還愁孩子學不好嗎?
最近幾年,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老師為了評職稱,把孩子當成跳板了。大量的給孩子佈置家庭作業,小學孩子每天做完作業,都要到十一二點。比高考前的高三學生還睡得晚。這讓很多家長感到憂慮,長此以往,孩子會變成什麼?應試教育的機器 !這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因此老師要給孩子適量的作業,讓孩子對作業保持新鮮感。不要讓孩子小小年紀就厭學不願意做作業,過早的把上學看成是苦差,要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總之,孩子要快樂,成績還要好,與做作業不矛盾,關鍵就在量!這位校長的話很有深意,得好好琢磨。
回覆列表
作業其實是作為學習的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以及幫助老師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學生本身能夠學得好,那麼作業對於他的作用就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