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書香小谷70695142

    小時候過年還是比較有年味的,那時候小孩子還挺多,出門打工潮還沒有盛行起來,過年的時候有各種事情要做,起碼要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做準備,打餈粑,殺年豬,燻臘肉,魚塘捕魚了再分魚等等,還要趕集辦年貨,太多了,小孩子特別高興。現在到了過小年還沒什麼年味了。

  • 2 # 竹外桃花三兩枝

    小時候的春節是數著指頭盼來的,每天醒來,第一件事總是在說離過年還有幾天。恨不得日子縮短,一下子過兩天。那時候最期盼的就是和大人一起去趕集。在大人買些煙花爆竹必需品的時候。我卻眼巴巴的看著街邊的棉花糖,還有各種各樣的頭花,當然還有商店裡掛著的新衣服,街道里飄著過年的氣息,小時候的年是濃烈的,幸福的。

  • 3 # zing528

    小時候的春節,一家人聚在一起,燒柴火什麼都想往裡面放,什麼都想烤熱了吃。我愛烤橘子,愛吃奇怪的味道,弟弟愛烤紅薯,甘甜又可口。小時候的春節還少不了煙花炮竹,不用打火機靠摩擦點燃的擦炮,總是被我扔的遠遠的,歡喜與害怕的心情反覆交錯。年味濃濃,走哪都是春節的氣息。

  • 4 # wert60

    我是79年的,小時候那是最盼著過年,那時候的過年意味著有壓歲錢,有鞭炮,有新衣服,有好吃的。真正的年味應該從臘月二十三開始,貼上灶王爺就不許說髒話了,(大人們騙小孩的)灶王爺會上天跟玉帝彙報的。二十四要幫忙掃塵了,小孩主要負責擦玻璃。二十六是我們這裡年前最後一個年集了,那真是人山人海,雙腳離地都不帶倒的。買鞭炮,新衣服,糖果,各種年貨這一天要置辦齊,這一天直能樂的合不攏嘴。大年三十,請年,擺貢,吃餃子,磕頭拜年要壓歲錢,富裕一點的壓歲錢能給五毛,要不就是貳毛,主要是孩子多,分不起啊,真事。從初一到初五就是跟大人去串門,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有好吃的。轉眼40個年過去了,現在少了那個年味多了那種莫名的累。好了,不寫了,又是一年臘月二十六,買鞭炮去了。

  • 5 # 淡雅如你

    又快到春節了,總是不免讓我們回憶起小時候過年的情形!

    我小時候過年,基本都是和媽媽去姥姥家!三十兒晚上,穿上新衣服,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兒!舅舅用玻璃糊好了燈籠,裡面放上蠟燭,兜兒裡揣著炮仗(我們叫小鞭兒),擱一會點燃一個扔出去,一路走一路放,到了小夥伴的家裡,大人們炒的花生、瓜子,糖果給我們抓一把。瘋夠了玩夠了,回到姥姥家裡,盆裡面用水緩的凍梨或者凍柿子,吃上一口太好吃了。

    到了半夜十二點左右,鞭炮聲響成了一鍋粥,似乎是誰家放的多,誰家生活就好,炮仗的紙屑都堆在門口,彰顯著自家的富足!然後就是下餃子,那個年代還沒有電視,一家人圍坐在火炕上,嗑一會瓜子,嘮一會家常,我們也就困的不行了,東倒西歪的就睡著了!到現在我還想念舅媽炒的瓜子,可香了。

    初一早上,被大人早早叫起來,穿上新衣服,挨家拜年去!一圈下來,家裡的飯也做好了,回家吃飯接著玩!這時候挨家門口遛,找地下的紙堆裡誰家的炮仗沒放完,撿一個兩個的放兜兒裡,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學語法可以學好日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