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先生內涵科普
-
2 # 火星一號
NASA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發射時間選定在1977年的8月和9月,這確實趕上了百年一遇的大好機會,因為探測器只要以較少的燃料來調整航向,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遍歷當時從未探測過的太陽系四大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各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不同,它們的公轉角速度也會不同。距離太陽越遠的行星,公轉角速度越慢。在大部分時候,行星分佈在太陽的不同方位。只有經過一定時間的執行,各大行星才有可能出現太陽的同一側較小的角度範圍之內,從而出現所謂的“行星連珠”現象。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太陽系中的四大巨行星出現了罕見的幾何排列方式,這使得太空飛船可以沿著特定路徑從一顆行星飛到另一顆行星,不需要多少的燃料就能改變飛船的航向,並且還能利用行星的引力彈弓效應進行加速。在這種情況下,飛向海王星只要12年,而不是通常的30年。四顆巨行星出現這種現象非常難得,平均每隔175年才會發生一次。
因此,旅行者1號和2號為了這次百年一遇的機會應運而生。旅行者2號在1977年8月20日率先離開地球,踏上行星際之旅。同年9月5日,旅行者1號緊隨其後飛向太空。
雖然一次性造訪四顆巨行星的任務是可行的,但建造一艘能夠完成長期探測任務的太空飛船被認為過於昂貴,因為這樣攜帶的儀器需要持續工作足夠長的時間。因此,旅行者1號只造訪了土星和木星,並且對它們的行星也進行了一番研究。結束行星探測任務後,與土星分道揚鑣的旅行者1號朝著蛇夫座方向進發,飛往遙遠的星際空間。
旅行者2號則先後造訪了四大巨行星,並且也是迄今為止唯一飛掠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測器。旅行者2號最終朝著孔雀座方向進發,踏上了漫漫星際之旅。
雖然結束了行星探測的任務,但兩艘探測器還會繼續研究星際空間的環境。旅行者號還能繼續向地球傳回有價值的資料,直到2025年才會耗盡電力與地球徹底失聯。
回覆列表
貓先生先給結論吧,因為時間剛剛好,可以趕上176年一次的天文異象,五星連珠,使出引力彈弓這招!達到多快好省的目標。
1977年,是個太陽系冒險的好日子。旅行者一號和二號,都趕在這個時間節點發射,是為了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行星的引力,為自己的旅行做加速。而當時經過計算,四顆氣體巨星的軌道,恰好能重合,一次性可以做到五連發加速,人類趕緊發射,不然還得繼續等待176年啊。事實上,旅行者也不負重託,用12年,走完了原本需要30多年才能走完的道,讓大夥少等了快二十年!
說到底,還是我們自己太弱了。靠化學燃料玩太空遠航,加速的時間和強度,都得分分鐘看別人臉色。深空的加速,都是靠地球兄弟行星們的幫忙。我們只能絕大部分時間,一路像塊石頭似的滑翔,抽空變個軌加個速,就了不起啦。技術不突破,可控核聚變不成功,一切都是妄想啊。
我是貓先生,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