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逸堂堂主

    李景(?~618),隋代將領。字道興。天水休官(今甘肅通渭)人。父李超,北周時刺史。

    李景容貌雄偉,膂力過人,勇猛善射。曾參加吞併北齊以及平定尉遲迥叛亂的戰役,均有戰功,晉位開府,賜爵平寇縣公,邑1500戶。開皇九年(589),他以行軍總管之職跟隨王世績討伐陳國,後與楊素一起平定高智慧的反叛。十七年(597)出征遼東,任馬軍總管。

      開皇二十年(600),李景隨史萬歲出擊突厥,在大斤山(今呼和浩特北面)一帶,李景率隊繞道尋戰,大破敵軍。後來突厥啟民可汗部與隋朝修好,文帝將宗女安義公主嫁給啟民,安義公主死後,又將宗女義成公主送去做繼室。當時文帝派遣上明公楊紀與李景率送親隊伍迤邐北行,走到恆安(今河北正定西)時,遇到另一部突厥兵將襲擾當地,代州總管韓洪出兵抗拒,被突厥打敗。李景率領所部100人前往援救,與突厥兵大戰三天,殺死多人,而後抵達啟民部。回朝即授予韓州刺史。

    漢王楊諒起兵造反時,李景奉命出征。楊諒派劉嵩於幷州城東迎戰李景。李景登上敵樓(戰地臨時搭起的指揮高臺)射箭,箭無虛發,出陣之敵一一應弦而倒。劉嵩選派壯士一齊圍攻李景,李景揮刀迎敵,全無懼色,不多時就將敵眾斬盡。劉嵩兵敗後,楊諒又派嵐州刺史喬鍾葵率三萬精兵來戰。李景的戰士不過數千人,守著一座多年失修的小城,在敵軍輪番衝擊下,城牆多處被毀坍塌。李景率眾且戰且修,士卒個個拼死堅守,無人後退半步,一次次挫敗了叛軍的銳氣。李景運籌於帷幄,每天繞城巡視一遍。堅守一個多月後,朔州總管楊義臣帶兵來援救,李景出城與援軍合擊,大敗叛軍。戰後晉位柱國,拜右武衛大將軍,賜縑9000匹,女樂一部等。

    李景雖不擅長鬥智謀略,但他忠誠正直的品格有口皆碑,因而深受皇帝的信任。平定叛蠻向思多,征討吐谷渾,李景連年出兵,每戰皆勝,先後賜奴婢140口,晉位光祿大夫。

      大業十二年(616),煬帝命令李景在北平營造征討遼東用的戰具。其時幽州土匪楊仲緒聚眾萬餘人攻打北平,李景引兵出擊,殺死了楊仲緒。此後盜匪蜂起,李景與京師因道路阻隔而聯絡較少,為了加強守備以防意外,李景招募軍士以充實兵力。武賁郎將羅藝誣告他準備造反。煬帝派自己的兒子去表示撫慰,說:“縱然是有人說你想當皇帝,佔據了京師,我也不懷疑你的忠誠。”後來,李景被高開道(造反起義軍)圍困。李景獨守孤城,外無援救,一年後士卒得了一種腳腫潰爛的傳染病,死去十分之六七。李景焦慮地四處撫慰,將士無一人叛離逃走。準備征伐遼東的軍用物資都在城裡,糧食布匹等堆積如山,在那樣混亂的時候,李景毫無所取。煬帝死於江都後,遼西太守鄧暠率兵救出李景,一齊去到柳城。後來,李景在返回幽州的路上被人殺害。

  • 2 # 通向成功的路

    李景是隋朝有名的大將軍,他驍勇善戰,尤其擅長騎射。

    因為參加北周武帝的平齊之役,立下了漢馬功勞,被授儀同三司。後來又平息了尉遲迥之亂,當上了平寇縣公。

    隋朝建立後,他參與了隋滅陳之戰和平高智慧之亂,又升官了,這回坐到了鄜州刺史。

    由於李景領兵有方,指揮得當,他的軍隊屢戰屢勝。這不他又參加遼東之役,任馬軍總管。他帶領大軍大破突厥,被皇上授與韓州刺史、檢校代州總管。後來又平息了漢王楊諒之亂,進位柱國,他的官越做越大,這回直接被封為右武衛大將軍。

    這一年他率軍大破吐谷渾於青海,升任光祿大夫。隋煬帝向東攻打高麗,李景隨駕出征。皇上封他為苑丘侯,進爵滑國公。

    由於李景有勇有謀,率軍有方,幾乎是每戰必勝,李景的仕途道路一帆風順。大業十四年,李景聽說隋煬帝在江都遇害,趕緊率兵救駕,還沒回到幽州,被盜賊殺害了。

  • 3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李景是忠誠正直之士,他是忠於隋朝的,對隋朝忠心耿耿,隋朝時期也有很多忠臣,比如麥鐵杖,張須陀,堯君素,以及李景等,就好像關羽對劉備的忠誠一樣。李景,字道興,天水人。李景最讓人驚奇的是他的長相,十分奇偉壯麗,力氣特別大,有著很漂亮的鬚髯,除了不是面如重棗以外,像極了關公,另外美髯公朱仝,大刀關勝也特別像關羽,勇猛擅長射箭。在隋朝的時候,多次立下功勞。

    開皇九年的時候,他擔任行軍總管跟隨王世積征討討伐陳朝,攻陷陣地有功。之後又跟隨楊素平定了高智慧之亂。楊堅驚歎他的勇猛壯武,曾經對他說,看你面相應當位及人臣,做到重臣。開皇二十年,即公元600年的時候,他又隨史萬歲在現在的內蒙古黃河東北大青山討伐突厥,立下戰功。之後,他和上明公楊紀護送義成公主往突厥,於路上遭到偷襲,李景手底下只有幾百計程車兵,他們戰鬥了三天,最終打敗了突厥軍隊。

    隋煬帝楊廣即位以後,楊諒造反反叛,派出喬鍾葵率領兵馬三萬攻打李景,李景兵士才只有數千人,加之城牆還不堅固,被敵軍衝擊,接連崩塌毀壞。李景率領軍隊一邊還擊並且重新築建城池,士兵都豁出命和敵人拼命。堅持了一個月以後,楊義臣帶領兵馬趕來增援援助,和李景會合,合力打敗了喬鍾葵。歷史上楊廣三徵高麗,在大業九年的時候,楊廣再次征討高麗,回來的時候,讓李景斷後,高麗的軍隊趕來,都被他擊敗。

    楊玄感反叛作亂的時候,朝廷中的大臣和子弟都有參與這件事,只有李景和此事沒有關聯。楊廣感嘆地說,公忠誠正直天性使然,是我的樑棟、棟樑啊。隋煬帝常常稱呼他叫“李大將軍″,而不直接叫他的名字,來表示對他的看重和重視,隋末的時候,各地方的農民起義不斷,道路隔斷,李景就招收壯丁,以防不測。羅藝就借這個誣告其要造反,楊廣派人安慰他說,有人說你貪求覬覦皇宮,想要侵佔京城,但是我絕對會相信的。可以看出,楊廣很信任李景。李景在河北盧龍遭高開道的困守,獨自堅守孤城,沒有援兵的救援,城裡面計程車兵死了一大半,但沒有一個人背叛投降。征討遼東的軍用物資都囤放堆積在李景那裡,糧食以及布帛堆得如同小山堆一般,雖然當時正遇上天下大亂,但是李景卻絲毫都沒有動,這很是難得。後來,李景被叛賊殺害,兵士百姓沒有不傷心痛哭的,都爭相悼念他。史臣稱讚李景說,智謀謀略不是他所擅長的,但他的忠誠正直深深得到當時人的稱讚讚許。李景的本領不大,但是卻很會用人,任人唯賢,他對部下十分停任,自己不參預具體的事情,只是坐鎮衙署,不定時的安撫巡察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追一個女孩子她死活不同意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