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蘭怡C
-
2 # 珍視映畫
也許媽媽說此話,對於僅13個月有餘的明明小朋友來說,還有點太早,但媽媽覺得的是,從小就開始培養明明小朋友自己做選擇的能力,雖說現在媽媽讓明明自己做選擇,也帶有很多隨機的成分,可能並不是小朋友真正自己所好,更不是小朋友經過思考而做出的選擇和決定,但…這也算是爸爸媽媽想從小就培養明明的一個習慣吧!
對於還在孩童時期的明明小朋友,現在的選擇就是你選擇了這樣、就意味著放棄了那樣,因為不可能得到所有的東西;但對於今後長大了的明明小朋友,那就意味著,你要對自己的選擇與決定負責任。當然,明明小朋友目前所做的選擇,還僅僅限於二選一、三選一的決定。好吧,媽媽還是以明明的一些雜片,以及生活中的例子來繼續吧!對於這一張照片,媽媽還是要說一下,這是週末的一天,明明醒了,爸爸去給明明穿衣服,就穿成了這個樣子,不知道爸爸當時是故意的呢,還是無意巧合。爸爸抱著明明一下樓,媽媽就說,“紅配綠,聖誕的顏色。”然後爸爸接著說,“手裡還拿著個萬聖節的小米奇。”這天早晨的明明小朋友,真是集節日為一身啊!選擇一:選玩具明明還在6個月大的時候,爸爸媽媽帶小朋友去商場買玩具,發現明明很是喜歡五顏六色的球,於是爸爸媽媽就決定給明明買個球玩玩,但買什麼顏色的呢?爸爸媽媽決定讓小朋友自己做選擇,拿三種不同顏色的球放在明明面前(紅、橙、綠),小朋友想都沒想選擇了紅色,接著爸爸在背後把球的順序變了,再次放到小朋友面前,明明還是選擇了紅色,由此爸爸媽媽而得知,明明是喜歡紅色的。到家以後,明明還真是特別喜歡他的紅球,只是後來,可能是因為帶出去玩,不小心給弄丟了。媽媽在“明明小朋友的第一次海洋館之旅”中也提到,在奶奶和媽媽因為給明明買書還是玩具意見產生分歧的時候,還是明明小朋友自己做了決定-選擇了書,以此而化解了媽媽和奶奶的爭議呢!選擇二:選書籍經常讀媽媽部落格的朋友們一定知道,明明是個小書蟲、故事迷呢(小話嘮,說不停;小書蟲,搬書忙)!在明明還是很小的時候,每次都是由爸爸媽媽選書來讀給小朋友聽;而明明大了一些呢,爸爸媽媽只需要一說“咱們講故事嘍”,小朋友就一定會自己去選擇書,請爸爸媽媽講故事,而且是明明自己選了書,爸爸媽媽就一定要講他選的那本書,換一本都不行。看,小傢伙意志堅定吧?而且近來是,不但自己選書,而且還要自己選擇坐在哪裡,爸爸媽媽一定是坐在地上的,而明明自己呢,有時候願意坐在爸爸或媽媽的前面(面對面),有時候願意坐在坐在爸爸或媽媽的旁邊(讓爸爸或媽媽摟著),有時候願意坐在爸爸或媽媽的懷裡、靠著爸爸或媽媽的肚子(同時面朝前翻看一本書),有時候則願意坐在奶奶買的大獅子椅子裡。選擇三:選食物這裡的選擇食物,並不是明明想吃什麼就可以選擇什麼、要求什麼的哦,分兩個方面來說吧:一是,在兩樣食物中,明明有權利選擇他想吃的一種,比如說酸奶和水果,很多時候媽媽就會把酸奶和水果同時放在明明的面前,問明明想吃哪樣?明明是既愛吃水果、又愛吃酸奶,但每次小朋友還真是乖乖地選擇其中的一樣,有時會選擇酸奶,但有時也會選擇水果,看來,想吃什麼,小朋友還真是有自己的意願呢!二是,選擇吃多少。明明兒醫一貫的觀點都是,吃什麼, 由爸爸媽媽決定;但吃多少,由明明自己決定。所以媽媽也是一直在這麼做,一日三餐、兩頓加餐,媽媽按時喂明明小朋友,當然都是媽媽牌的健康食品啦,但明明想吃,媽媽就多喂一些;明明不想吃,媽媽就少喂一些,絕不強求明明多吃一口。可能也正是緣於此,明明小朋友從來沒有因為腸胃不舒服而鬧過病呢!選擇四:選活動這裡的選擇就比較多啦!比如說爸爸媽媽會讓明明小朋友選擇,是出去玩、還是在家玩?是講故事、還是搭積木?是搭大積木、還是搭小積木?是玩小火車、還是玩大熊?是和爸爸玩、還是和媽媽玩?當然,這些選項中,有些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在家玩還是出去玩,明明的選擇肯定是出去玩;講故事還是搭積木,明明的選擇肯定是講故事。媽媽覺得,至於明明小朋友選擇什麼,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給小朋友一個意識,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做出選擇的。以上只是幾個簡單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讓明明小朋友做的選擇,遠不止於這些,象有時候早晨起床,媽媽看明明小朋友精神狀態比較好(應該是晚上休息得比較好),媽媽會拿出兩件衣服,擺在明明面前,請明明小朋友自己做選擇穿哪件。媽媽在這裡想多羅嗦三句話:讓明明小朋友自己做選擇,並不是漫無目的地選擇,而是二選一或三選一,選擇了這樣、就得放棄那樣的選擇。這樣的選擇,也是為了讓小朋友明白,他選擇了這樣,就等於放棄了另一樣或兩樣。還有一些時候,媽媽會讓小朋友做的選擇是順序先後的選擇,比如說,媽媽會問明明“是先換尿片、還是先吃飯?”媽媽的言外之意就是,換尿片和吃飯,一樣也少不了,你自己選擇想先做什麼,並不是選擇這樣,就可以不做那樣的。至於這個問題,明明的回答,要麼是拉著媽媽的手走向他的換尿片吧,他想先換尿片呢;要麼就是自己走向廚房的餐椅,告訴媽媽“飯飯”或“吃吃”呢!其實很小的時候(3個月左右吧),媽媽就開始給明明小朋友選擇的意識,當然彼時的明明還什麼都不懂呢,還都是媽媽的自言自語。比如說在給明明小朋友玩具的時候,媽媽會把兩件玩具同時放在明明面前,問明明“你想玩哪件呢?”問完稍等片刻,算是給小朋友思考的時間吧,媽媽會自圓其說,“哦,明明想玩這件呢”,於是媽媽拿起其中的一件玩具遞給明明。
這個問題我從以下幾點考慮:
1:首先選專業好比就是選人生道路一樣,怎麼選會考慮很多情況,社會發展形勢,是熱門、還是冷門,以後工作好不好找,家庭經濟情況等。
2:孩子的興趣,這個是最關鍵的,如果是孩子自己選的感興趣的專業,就會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學起來也起勁,以後找到對口的工作那就太好,選什麼專業孩子的意願佔主要,其它的做家長的評估引導一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