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非夢妙文

    梁山一百單八將良莠不齊,能耐有大有小,如果仔細看這些好漢的綽號的話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能耐越差的人越是喜歡為自己起一個聽起來高大上的綽號藉以為自己的臉上貼金。但實際上這些人純粹是屬繡花枕頭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名不副實的貨色。

    拿杜遷和宋萬來說他們的綽號乍一聽好像天神下凡但實際上就是傻大個,李忠就是個賣狗皮膏藥的流浪民間雜耍藝人,他這輩子別說是打虎就是真正的老虎他都未必見過。周通一個山賊草寇好色之徒,能耐甚至沒有李忠大竟然敢稱小霸王實在是笑掉大牙。

    沒本事的人非要取個驚天地動鬼神的綽號來拼命刷存在感,真正有本事的人綽號都非常的不起眼甚至懶得起綽號,比如魯智深就一個花和尚的綽號,武松一身行者的打扮乾脆就以行者為綽號了,但是誰也不敢小瞧他們,誰也不敢在他們面前放肆。

  • 2 # 津豫家庭生活

    韓滔是水滸傳中的百勝將軍,東京人氏,官至陳州團練使。武器是棗木槊,身經百戰,人稱“百勝將”,而韓滔在地煞七十二人之中頗有表現,曾於北京一役放箭射傷敵軍先鋒索超,在東昌府與董平大戰,又於東昌府大戰沒羽箭張清,其中韓韜是武舉人,宋朝武舉對兵法考察很多,韓韜想必熟知兵法,不過書中並無太多著墨。那麼你想更加深入的瞭解這位韓滔嗎?

      韓滔簡介——水滸傳中的百勝將軍

      韓滔人物簡介

      韓滔,是《水滸傳》人物,地威星百勝將軍韓滔,東京人氏,官至陳州團練使。武器是棗木槊,身經百戰,人稱“百勝將”,星宿為“地威星”(與“天威星”呼延灼相對),於梁山排名第四十二。擔任“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之一員,與呼延灼、楊志及彭玘一起鎮守梁山泊正北旱寨,與“天目將”彭玘一起擔任呼延灼的副手。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在雲南省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發現了戰國晚期、東漢早期的槊。槊的各類很多,結構複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之人使用。因此槊在現代武林之中已近失傳,練槊的人寥若晨星。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正字通》一書中雲:“矛長丈八謂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稱為“鐵槊”。古代的槊,柄用堅木製,長約2米,粗約一把,柄端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裝有三稜鐵鑽。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武備志》載:“棒首施銳刃,下作倒雙鉤,謂之鉤棒;無刃而鉤者亦用鐵爪植釘於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為杵,長細而堅重者為杆,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種。”《水滸傳》中“百勝將”韓滔用的是一杆棗木槊;番將烏利可用的是一杆純鋼棗槊;別外,還有指槊,掌槊,雙槊,衡槊及棗陽槊等。

      傳統演練的套路稱為“單槊”,練法與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蓋、截、攔、挑、撩、雲帶、衝等。儘管槊較重,但也可演練許多招式,如“泰山壓頂”、“刀劈華山”、“橫掃千軍”等等。

      

      為什麼水滸傳中的韓滔被稱為百勝將軍呢?

      韓滔,北宋人,是小說《水滸傳》裡的人物,人稱外號百勝將。他出生在東京,之前做過陳州團的練使。他是武舉人出身,用的兵器是棗木塑,就是一種類似於狼牙棒的武器。

      他在梁山上排名四十二,對應的星座是地威星。據說他是百戰百勝,所以人送外號百勝將,不過有誇大的成分。他在跟隨呼延灼的時候被劉唐生擒,歸順梁山。在梁山擔任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他的搭檔是彭玘,他在征討方臘的時候死亡,之後被宋江追封為義節郎。

      早先梁山氣勢大盛,攻破高唐州的時候,呼延灼應高俅推薦,舉兵征討梁山水泊。韓滔這時候正好在呼延灼手下,他是呼延灼的得力干將,被呼延灼奉為先鋒,統領大軍,他的副將就是彭玘,被封為副元帥,負責監軍,防止有逃兵或者毀亂軍紀的。

      韓滔第一戰單挑的是梁山排名第七的秦明,大戰了幾十回合之後便敗下陣來,呼延灼見勢頭不對,派人前去接應,換下了韓滔,掩護他離開。但是彭玘沒有能夠脫逃,被扈三娘這個母夜叉捉了去。

      之後呼延灼用計,以連環馬贏了梁山大軍。梁山痛定思痛,請了外援金槍手徐寧,並且關起門來研究連環馬的破解之計。最後林沖的鐮鉤槍法在全軍推行,正是這一槍法破了連環馬。韓滔這次也沒能躲過去,在混亂之中被劉唐、杜遷捉了,然後綁起來帶回梁山。但是宋江卻親手給他解了繩子,韓滔最終被宋江收買。

      韓滔綽號百勝將

      很多看了《水滸傳》的人都會認為“百勝將軍”韓滔有誇大吹牛的嫌疑,他在《水滸傳》出現的集數裡面基本上沒有打過什麼勝仗,好多次單挑之後還敗下陣來,征戰方臘的時候雖然是壯烈犧牲,但是動搖了軍心,為什麼韓滔被稱為百勝將軍呢?這個稱號是不是有“吹牛”的嫌疑呢?

      其實我們首先要明白,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漢的所有故事是根據一塊石碑偈語展開的,正好一百零八人,按照天罡地煞的星名和外號對應順序,再結合功績和能力,恰巧韓滔排到百勝將這個稱謂而已,並不是說他就是百戰百勝的將軍。何況韓滔壓根就沒做到將軍,他只是一個副將。

      水滸傳裡面有很多人的名號不是對應本人寫照的,除了韓滔之外還有打虎將李忠等,李忠壓根沒打過老虎,打了老虎的是武松、李逵。所以不能說韓滔被稱為“百勝將軍”是誇大他百戰百勝。

      其實從歷史上來看,是沒有百勝將軍這個說法的,林沖再厲害還是輸給了呼延灼,呼延灼照樣輸給了徐寧,徐寧又在征討方臘的時候被方臘射殺,方臘最後也死在馬下。所以說沒有百戰百勝的人,韓滔百勝將軍只是一個江湖稱謂,做不得較真。

      最後就是歷史上並沒有韓滔這號人物,他是虛構出來的。把韓滔安在“百勝將軍”這個位置上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基於耐庵老先生的個人喜好。(風水www.azg168.cn)

      

      梁山好漢之地威星百勝將韓滔

      韓滔,東京人氏,官至陳州團練使,身高九尺,肩闊三停,龍眉虎目,猿臂狼腰,姿顏雄偉,天生神力,幼年遊歷天下,會諸般武藝,善使一條棗木槊,人莫敢近,人稱“百勝將”。

      宋江兵馬攻破高唐州,呼延灼被高俅保舉為大將,正要奉敕攻打梁山泊時,韓滔被呼延灼推薦為正先鋒。韓滔以先鋒身份部領前哨軍,與梁山軍相遇時,一馬當先,與秦明交手,但是戰了二十餘合回合力怯,在呼延灼的掩護下退走。後來隨呼延灼一起以連環馬戰術大勝梁山軍隊。不久,梁山泊請來徐寧教演軍隊使用鉤鐮槍,破了連環馬。韓滔於亂軍之中為劉唐、杜遷所擒,經勸喻下投降梁山。

      大名府之戰時,韓滔擔任秦明的副將,在秦明與索超交戰時一箭射中索超的左臂,使得索超敗回本陣。

      攻打東平府時,韓滔出馬迎戰雙槍將董平,後被徐寧替回。轉戰東昌府時,韓滔又與沒羽箭張清交戰,結果被張清用飛石打中鼻凹,逃回本陣。

      梁山排座次時,韓滔排第42位,為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隨呼延灼把守正北旱寨。

      兩贏童貫時,韓滔在九宮八卦陣中鎮守北方,與彭玘同為呼延灼的副將。

      招安後,韓滔隨宋江南征北戰,頗有戰功。

      征討遼國時,韓滔擔任呼延灼的副將,攻破太乙混天象陣中的火星陣,並與彭玘一同擒獲二十八宿將軍中的柳土獐雷春、翼火蛇狄聖。

      征討田虎時,韓滔與盧俊義、秦明、宣贊、郝思文、彭玘一同兵出汾陽城,大敗田彪,殺死索賢、黨世隆、凌光三將,追奔十里,後鎮守介休縣。

      征討方臘時,韓滔隨關勝攻常州。他與守將金節交戰,卻被高可立放箭射中面頰,負傷落馬。張近仁搶上,一槍刺中韓滔咽喉,將韓滔刺死。

      死後追封義節郎

  • 3 # 杉杉侃電影

    水泊梁山可謂是人才濟濟,一百零八條好漢的綽號那是五花八門,滿是奇葩,但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寫照,而有些人的綽號就並非如此,甚至是相差萬里,離譜的駭人。

    今天就來韶韶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排名第42位的韓滔,別看他名聲不大,其綽號卻在梁山蓋了帽,“百勝將軍”,到底是浪得虛名還是名至實歸呢?

    (一)百勝將軍其實沒有打過仗

    韓滔是東京人氏,自小勤武,卻沒正經拜過師傅,但腦瓜子靈活的很,蠻練一身武藝,在當地也是小有名氣。除了習武之外他還苦研兵法、熟讀兵書,這在武林中倒是少見,雖然沒有經歷過實戰,但同那些懂兵法者探討時,幾乎都是以勝而束,於是,在兵法發燒友群中有了“百勝將軍”的雅號。韓滔絕不是花拳繡腿,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便報名參加朝廷組織的武舉人考試。

    那辰光的武舉考試就像現在的考試分二步,首先要考兵法理論,過了這道門檻才能進行面試,所謂的面試就是比試武功,武舉人證書的含金量那是相當的高,拿到這張文憑就是吃朝廷飯的。

    所以,韓滔的學問還是令人羨慕的,他後來在梁山排名這張證書起了關鍵作用,因為整個梁山也找不出幾位。

    韓滔知道光靠本領行走江湖也非易事,那年代都流行“朝裡無人不做官”,可自己又實在拉不上什麼關係,只能靠包裝炒作來抬高自己,通過查詢資料發現北宋開國時有位姓韓的名將,抓住機遇立馬漂泊,他人前人後介紹自己的老祖宗就是北宋的開國名將,儼然以名家後代自居。

    經過內吹外傳,“百勝將軍”這個名號漸為人知,其實他根本就沒打過仗,何來“百勝”二字?韓滔簡直稱得上是“炒作”的鼻祖。

    話講回來也不是說韓滔沒本事,人家好歹也是武舉人嗎?那時候舉人都是朝廷包分配的,按理說就這個文憑怎麼也得弄個廳級幹部噹噹,卻不知何因韓滔竟被分到古陳州當了團練使。

    陳州充其量就是個縣級單位,團練使就相當現在的縣武裝部部長,就算是高配也不過是個處級幹部,你說什麼仗輪到他這個級別呢?不過總算是跟兵掛上了鉤。

    韓滔在崗位上業績平平,窩在縣城又心存不甘,便跑到京城活動,因官位太小上面根本夠不著,通過層層介紹總算結識了一位世家子弟,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呼延灼,人稱“雙鞭將”。他的祖上就是北宋開國名將呼延贊,這呼延灼也是武功高強,且有萬夫不當之勇,靠祖宗留下的這對雙鞭縱橫江湖所向披靡,一路混到省級軍區,當上了司令官。

    如今韓滔攀上這棵大樹要發跡那只是時間問題,但需要敘述的是這韓滔走關係的手段遠大於勤職,為了拉近同呼延灼的關係,硬說自己的使用的武器棗木槊就是呼家鞭的嫡傳,那意思韓家本是呼家的人,要是自己混的不好你老呼家也不光彩,這招溫柔的綁架夠厲害不?

    呼延灼本就是江湖中人,視“義”如命,身邊有一大幫鐵桿粉絲,正愁鐵粉不穩呢!真是“想吃空心菜遇到賣藕的”,對這段上門緣分十分奇喜。

    本想深挖細耕以擴召力,可回想半天甚至搬出家譜都沒能找出蛛絲馬跡,韓滔的遊說弄的他稀裡糊塗理會不得。不過,對這位認親上門的小弟卻是好感有佳,從此,呼延灼又多了個貼心馬仔,而韓滔也由此名聲鶴起。

    (二)“百勝將軍”首戰被擒

    搭上呼延灼沒多久便迎來機遇,那盤踞在水泊梁山的造反軍,近年來發展順猛,一改原來的小打小鬧,直接跟朝廷叫上板,今天攻打這個縣,明天騷擾那個府,弄得朝廷狼狽不堪。朝廷雖然派兵多次圍剿,非但沒有剿滅,反而越剿越盛,花錢無數也無濟於事,還弄得地方政府怨聲載道。

    話說梁山的大當家宋江,又領眾好漢一舉攻破了高唐州,慌的趙皇帝趕忙找來太尉高俅,問尋如何是好?這個高太尉本來就是個踢球的,因跟著喜歡玩球的昏皇帝整日玩球,全靠阿諛奉承才上的位,你說他肚子裡能有多少貨?只因他精於察言觀色、攻於心計、通於溜鬚拍馬,故而甚得皇帝的信任,對他是言聽計從,這樣的朝廷不滅亡才怪呢!他告訴皇帝:這些土匪草寇不成氣候,雖然剿過多次但都是因為出的兵不多,才導致剿匪難盡人意,不如派出大部隊給他來個毀滅性打擊一次殲滅,省去萬歲爺的煩操。

    趙皇帝當即採納了建議,又尋問何人能擔此重任?

    朝中雖有百千文武大臣卻沒人敢攬這個活,無奈的高太尉只好保薦了屬於地方部隊的呼延灼。

    呼延灼一當上大將軍,立即任命小老弟韓滔為先鋒官,點了人馬便浩浩蕩蕩向梁山進發。

    來到梁山卻發現這班賊寇遠非想象中的弱不禁風,更非一般草寇那樣的烏合之眾,而是兵強馬壯、氣吞山河,韓滔一見這個陣勢,心生涼意望勢心駭。但考慮到大哥剛剛提攜自己,要是望雄而退豈不是自斷後路?再講這好不容易才混出來的名號也會讓人恥笑,以後還怎麼再混江湖?想到這便硬著頭皮提器上陣。

    不等叫陣就見對方就衝來一員大將,兩人沒說話就戰了起來,一時馬嘶器鳴難解難分,這梁山的來將就是大名鼎鼎的“霹靂火”秦明,此人武藝高超,號稱天下無敵手。

    韓滔那是他的對手,兩人大戰數十個回合,韓滔明顯難敵,滿頭大汗唯有招架之力。這邊呼延灼一看:不好,再不出手兄弟恐怕要吃虧。急打馬上陣,在他的掩護下韓滔退回陣營,還算好丟人沒有丟到家,但名聲已經大損,一個堂堂的“百勝將軍”卻是首戰未勝,還差點吃了敗仗。

    那呼延大將軍不愧是個軍事奇才,領兵回營後思慮半天,竟然想出個“連環馬”的怪招,把成百的馬匹拴在一起,再打馬向前竟然出現想不到的結局,就這個小招把一向自傲的梁山人馬給衝的稀里嘩啦,敗的是慘不忍睹。

    當然,這一路韓滔都是一馬當先,爭顏不少,本來想趁此機會來個龍臉大露,那曉得梁山這班好漢鬼的很,竟然閉寨關營,任憑他怎樣叫陣就是不出,一連數天都是如此。

    忽一天,梁山營門大開,裡面衝出一班人馬,那韓滔見狀顧不得許多拍馬而前,實指望“連環馬”這招會再創輝煌,讓他沒想到的是梁山關門這幾天也弄出個怪招,專門對付“連環馬”的“勾鐮槍”。

    這下可苦了韓滔,因為衝得過快連調頭都來不及,“連環馬”頃刻瓦解,還沒弄明白就被對方打落馬下,幾乎沒還手就被對方活捉,羞的大叫“都是連環馬惹的禍。”

    韓滔被捉上梁山,經過宋江的幾番遊說便投了降。

    講良心話:韓滔上山前既沒打過仗也沒帶過兵,實在是無圈點之處,這個“百勝將軍”的名號連虛名都談不上。

    但上梁山後其待遇卻是出人的高,竟然排名四十二,他的排位其實並不是靠名號和本領,而是前面所敘的哥們呼延灼幫了大忙。因為呼大將軍同樣被梁山活捉,投梁山後進入權力中心,且在梁山排名第八位,想想看,有這樣高位的哥哥罩著當然是見怪不怪了。

  • 4 # 半畝方塘一寸心

    嗨!這個問題有點簡單,百勝將韓濤不過是陳州團練,跟著呼延灼討伐梁山時做個先鋒官,一輩子也沒打過幾次仗,虛稱“百勝將”罷了。水滸傳一百零八條好漢的綽號大多是虛張聲勢而已。如:摸著天——杜遷(真的有摸天本事嗎?):八臂哪吒 ——項充(芒碭山副將混混一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智商一般的普通人光靠努力有沒有可能考上清華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