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觀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道了不去做就為不知。很簡單的道路,看這個人的行為表現。如果知道自己犯錯了,並且願意痛改前非,在行為上一定有很大的轉變。口頭承認錯了,不去做那不起作用。古往今來有許多這樣的案例。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衚衕,世稱“仁義衚衕”。還有廉頗和藺相如的負荊請罪故事。都說明一個人願意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一些代價,讓別人看到他的誠意。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誰都有犯錯的時候,所以我們不能睚眥必報,得理不饒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學會寬容,忍讓這才是自己的修養。清代名將曾國藩一日吾醒三身,我們也應該一樣多反思自己犯過哪些錯誤,不斷提升自己!
王陽明觀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道了不去做就為不知。很簡單的道路,看這個人的行為表現。如果知道自己犯錯了,並且願意痛改前非,在行為上一定有很大的轉變。口頭承認錯了,不去做那不起作用。古往今來有許多這樣的案例。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衚衕,世稱“仁義衚衕”。還有廉頗和藺相如的負荊請罪故事。都說明一個人願意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一些代價,讓別人看到他的誠意。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誰都有犯錯的時候,所以我們不能睚眥必報,得理不饒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學會寬容,忍讓這才是自己的修養。清代名將曾國藩一日吾醒三身,我們也應該一樣多反思自己犯過哪些錯誤,不斷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