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已紅樓

    齊國本來作為最早分封的諸侯,地位是很高的,其後又滅了周圍不少小國,實力不可謂不強,齊秦兩國互稱東帝西帝,但卻在秦國的鐵蹄下,沒怎麼抵抗就亡了國,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內因和外患兩大方面。

    首先是內因:

    1、缺乏戰略眼光,沒有連續的國策。齊國佔據這得天獨厚的的地理位置,物產豐富卻不加以利用,也任用過管仲、晏

    嬰這類人,但卻都沒有把他們的方針政策一直延續下去(這也是中原六國的一個通病),沒有主見;反觀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基本上就把商鞅的那一套延續下來了。

    2、沒有統一天下的壯志。齊國曆史上不是沒有牛人,比如在齊桓公和齊威王的手上,齊國都是當時的大哥大,但他們卻都沒有統一天下的野心,比如齊桓公看到楚國強盛,也就是帶著一幫小弟去威嚇一下,並沒有興兵剿滅,放任其他幾國做大做強。而齊威王的理想也就是當個霸主就滿足了。牛人尚且如此,更別說其他君主了。

    3、聲色犬馬,君王昏聵。齊國離秦國較遠,一直以來雙方也很少發生正面衝突,而且齊國自古以來都很富裕,也不需要其他五國的幫助,所以對抗秦一事一直是搖擺不定,到末代君主手上竟然對秦滅其他五國置若罔聞,簡直是匪夷所思。等到秦國把其他五國都收拾完了,才有所行動,但為時已晚,難逃滅亡命運。

    再來說外因:

    1、五國伐齊、元氣大傷。本來齊國手上有一手好牌,但齊愍王好大喜功,帶著齊國軍隊亂打一氣,樹敵太多,到了公元前284年,燕國的牛人燕昭王(唯一出名的燕國國君)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四國共同伐齊(戰爭開始後楚也加入聯軍)。激戰於濟西,大敗齊軍。樂毅率燕軍乘勝攻克齊72城,最後齊國就僅剩莒、即墨兩城之地,差點亡國。雖然後來田單收復了全部失地,但經這麼一鬧,齊國的元氣大傷。再也難以恢復以前了。

    2、外交乏力、認識不清。在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外交政策十分重要,就連秦國這樣的強國也知道要合縱才有機會一統天下,並堅持不斷地實施。但齊國對此卻沒有清醒的認識,一下投入五國懷抱,一下又和秦國走的很近,搞的別人一頭霧水。在當時秦國統一之勢慢慢明瞭之後,齊國還想獨善其身,可謂是幼稚至極。

  • 2 # 卡卡是王子和狐狸

    個人覺得,歷史的興衰榮辱當然各有各的原因,內在的外在的都會有。根據事件發生前的歷史事件逐條分析也能得出一個幾乎準確的分析。但是簡單點說齊國由盛而衰、秦國由弱而強終成帝國,繼而15年二世而亡,終歸逃不過歷史的發展規律,那就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凡事盛極而亡,過猶不及。兩千年史書,都沒能逃出這個樊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曾經做過哪些當時覺得很聰明,過後卻覺得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