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磚綠瓦

    明朝朱元璋與朱棣時期,武將地位對於文官還是較高,因為一方面存在不少開國武將功臣,另一方面這兩帝時期,軍事活動較多,需要武將的地方不少,而永樂帝朱棣去世後,明朝沒有什麼對外戰爭,國內也比較安定,統治者轉而偏重內政治理,需要文官的地方大大增加,武將們大部分馬放南山,去駐守地方。

    尤其明朝去除丞相之位,實行內閣制,全國大小事務都經過內閣處理,內閣權利漸漸越來越重,文官集團最終把持國家權柄,武將們的地位經過文官集團打壓,與沒有用武之地的原因,最終地位大大降低,導致低品級文官將高品級武將不放在眼裡。

  • 2 # 五行缺瞌睡

    這是最高統治者吸收前朝歷代的管理經驗加上自身特點的選擇。

    帝王對武將的忌憚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武將做大,往往因為手握兵權而難以有效管控。之後的明朝不會看不到這一點。

    中國的文官政治在一定程度上給社會穩定文化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反面的影響也明顯,比如面臨戰爭的時候。

  • 3 # 自遊人生

    因為明初的制度設計被解構,明軍的權力中樞——五軍都督府被文官集團架空,造成朱元璋時代首重軍功的尚武精神淪喪。

    朱元璋作為義軍首領起家,起初也是以軍事幕府作為其統治中樞,大都督府的武勳集團,作為朱明政權的基本盤,在文武戰線都佔據支配優勢地位。

    明帝國建立後,為鞏固皇權,朱元璋將大都督府改為五軍都督府,稍加分化其權力,但五軍都督府的地位仍高於兵部。各地軍戶管理、各省駐軍訓練管理、各地將領升遷的權力,都屬於五軍都督府。

    而傳統由文官集團當家的六部之一兵部,此時僅擁有各地駐軍的調動權。

    上述內容,典出《明史》——

    “……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

    隨時代的發展,文官集團也試圖爭取更高的決策權。既然武人有“五軍都督府”這個新玩意,那文官集團也就搞出個內閣凌駕於六部之上,同時也試圖與五軍都督府發生權力爭奪。

    直到土木堡慘敗後,明朝損失了大量能夠與文官內閣抗衡的武勳,例如資深武勳英國公張輔,等等。這批大明武勳的旗幟人物,在未能妥善安排好利益交換、權力交接時,猝然消失,必然留下大量權力真空。此時,文官集團勢必露出獠牙。

    看看五軍都督府之後被慘遭“分屍”的步驟:

    1、明代宗時期,兵部武選司開始負責各地武將的升遷和調任。

    (《明史》:“凡軍制內外相維,武官不得輒下符徵發。自都督府,都指揮司,留守司,內外衛守禦、屯田、群牧千戶所,儀衛司,土司,諸番都司衛所,各統其官軍及其部落,以聽徵調、守衛、 朝貢、保塞之令。”)

    2、明憲宗時期,軍戶和屯田管理權劃歸兵部。

    3、明世宗時期,各地總督、巡撫即可掛“兵部尚書”或“兵部侍郎”銜,節制各地將領。

    (《明世宗實錄》:“凡天下將士兵馬大數,蔭授、遷除與征討進止機宜皆屬之(大都督府或五軍都督府)……而兵部陰移之,其權漸分矣。所謂五都督者,不過守空名與虛數而已。”)

    你看,如實錄所述,所謂五都督都淪為守著朱元璋留給他們的“空名”與“虛數”度日的吉祥物,令不出都督府大門,更遑論那些名義上受他們節制的大大小小武勳呢?

    簡而言之,大萌文官集團對朱明皇室基本盤——五軍都督府的架空,可類比為:

    清朝漢官對八旗旗務的插手,以及對各地滿城駐防八旗的權力接管。對滿清十二帝來說,有十帝一後(慈禧)都能馬上殺得人頭滾滾,也就最後的隆裕和溥儀無能為力。可放在大萌,皇權才到好聖孫(朱瞻基)的好兒子手上,基本盤就被敗完了,可悲可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砂鍋醋椒豆腐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