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
2 # 天下雷行物與無妄
周列的罪狀稱他們為小人是指出身低,不是貴族,到帝辛時,商王朝內部鬥爭非常激烈,已到暮年,迴天乏力,紂王又用力過猛,結果掛了
-
3 # 流水易逝731
首先一點,看待一個政權能否延續下去,主要是看他的上層建築能不能適應經濟基礎,也就是這個政權的政策符不符合當時的實際。
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商朝經濟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不足以支撐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國家的誕生。
但是紂王為了打破貴族壟斷政治的局面,任用了大量地位低下的人,這就不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團結。
而這些被提拔上的人,為了報答紂王的重用。他們打擊貴族集團,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並在紂王的帶領下開疆擴土。
紂王的窮兵黷武及戰略上的漏洞,最終使商王朝走上了覆滅的道路。
可能很多人有個誤區,把大臣分為忠臣、奸臣,好人,壞人,只要皇帝“親賢臣,遠小人”,把忠臣留下,把奸臣踢出去就好了,崇禎就是這樣想的,結果呢?
首先,皇帝怎麼可能分的清好人壞人?誰臉上也沒寫著好壞,身邊大臣個個自稱“清流”,都是人才精英,說話又好聽,看著都像好人,實際上呢?都是笑裡藏刀、口蜜腹劍,吃人不吐骨頭的。
所以皇帝根本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該相信誰的話。
皇帝為什麼喜歡用小人?
皇帝有很多事,清流、忠臣、好人重自己的清名,是不屑於做的,也不會去做,然後不停的勸諫你,而小人呢?不帶條件的超額完成任務,滿足你的一切條件,不怕做黑活,不怕留汙名,不怕得罪人,心狠手辣,
你說,誰才是忠臣?小人才是真正的忠臣把?
實際上,小人為什麼是小人,忠臣為什麼是忠臣?並不是他們人品有什麼區別,而是就是因為忠臣掌握話語權,而小人沒有,小人幫皇帝做黑活,得罪人,所以被文官寫成小人,忠臣則相反。
每個皇帝都喜歡小人,如果你再注意觀察,你會發現你們公司、部門領導們喜歡的人,絕大多數也是小人,
為什麼?領導們都是傻子?不會看人?不,就是因為小人執行力強,不怕得罪人,什麼事都能幫領導完美完成,而自認為清流的你做不到,你做不到為什麼要提拔你?就是因為你人品好?
實際上,自認為人品好的“忠臣”、“清流”才是皇權的障礙,才是掣肘皇權的人,而小人才是皇帝權力的提現,說句不好聽的,如果皇帝身邊都是小人,皇帝白高興,皇帝最反感比干、魏徵、海瑞、紀曉嵐這樣的人,天天不幹正事就只知道批評皇帝
回到問題,在貴族政治時代,一般都是虛君政治,皇權受到掣肘太大,因為貴族是股東,而不是打工仔,天子就需要提拔寒門子弟來進入中樞,因為寒門出身的是打工仔,
這個跟隋唐實行科舉制度是意思是一樣的,都是需要提拔寒門,
打個比喻,為毛老杆瑪不上市?因為上市了就走了股東大會,董事會,分割你權力的人多了,你權力肯定很小了,而如果不上市,你就一個人說了算,
皇帝也是一樣的,貴族政治權力皇帝本人小很多,而官僚政治時代,皇權是大的多的,宋明清皇權是遠大於前面的皇帝的,原因就在這裡。
紂王用小人,這裡小人是地位低下的人,而不是人品上的小人,因為皇權受到威脅,所以啟用寒門子弟,對抗貴族。
對於有識之士來說,你這就是昏君,因為你放著貴族不用,去用底層的小人物,你不是昏君是什麼?
武王伐紂時,周武王寫的戰爭檄文,《尚書 牧誓》裡有一段
』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
翻譯過來就是
帝辛輕視並遺棄他的同祖的兄弟不用,竟然只對四方重罪逃亡的人,這樣推崇,這樣尊敬,這樣信任,這樣使用,用他們做大夫、卿士的官。
帝辛用小人做官,而不用他的兄弟、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