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常別調
-
2 # 零零候鳥
偶然看過很多紀錄片,竟然想不起名字來了。只能說幾部自己經常看,反覆看的紀錄片。
《搭車去柏林》《搭車去柏林》在圈子裡走紅的時候,對旅行、窮遊、搭車、紀錄片這些領域來說,都還只是一個小眾、新鮮的事情。這樣的旅行方式,這樣的拍攝視角,在我們之前看的紀錄片裡絕對是絕無僅有的。特別適合春夏時節看,這個時候看,會有馬上想出去旅行的衝動。
《世界上的另一個我》谷嶽和劉暢是搭車,旅途是兩個人。而90後的楊帆是騎機車,一個人。不過共同點是,劉暢和楊帆都是紀錄片導演,雖然楊帆只是一個90後。雖然現在看來,90後也稱不上什麼年紀小了。但是在他旅行的時候,在他拍這部紀錄片的那一年,他絕對算得上是很年輕。當然,紀錄片方面也很專業。從他拍攝的鏡頭,剪輯,旁白等來看,確實功底不錯。
《最後的棒棒》如果要說看的遍數最多的,恐怕還是這部紀錄片。如果說前兩部紀錄片已經算比較小眾了。那麼《最後的棒棒》真的就是小眾中的小眾,雖然現在知道的人更多了點。但在這部紀錄片剛上線的那一兩年,知道它的人真的非常少。一個正團級退伍轉業軍官,一群平常年齡60歲的老年棒棒。導演兼主人公之一的何苦,不是體驗式的拍攝,而是同吃同住同勞動的與幾位棒棒生活、“工作”了一年。這樣的題材,這樣的拍攝手法,也算是開創了此類紀錄片的先河。
說不上哪一部紀錄片印象最深刻,只知道自己看的時候,看得很過癮,基本上屬於一口氣看完的節奏。看完後,都有一種“怎麼就結束了”的遺憾感、失落感。
-
3 # 小C娛聞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紀錄片叫《最後的棒棒》,是退伍軍人何苦主演兼拍攝,片子主要講述一群在重慶靠一根棒棒幫人挑重物換取少許的費用,活不定時收入不穩定,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他們大多來自外地的農村,因為生存來到大城市重慶,算是城市最底層人群,
導演為了影片的真實記錄,拜了棒棒軍中的老黃為師傅,自力巷53號是他們的臨時居所,還有他們的鄰居老甘,河南等跟他們同吃同住,深切感受這個行業和這群人的艱難,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的生活環境是一個快拆遷的房子,沒水沒電,吃飯全靠一個電飯鍋,生意好的吃肉,生意不好的看人吃肉自己喝粥,熱到半夜睡不著,最後房子被強拆大家的東西被壓在了廢墟之下。
隨著劇情的推進,導演也講述了幾個棒棒的故事,他們年齡都在50以上了,身體都因為長期重活卻沒有營養補充顯得很瘦,大部分孤身一人,老家農村的房子因為自己長時間不回去已經不能住人,留不住的城,回不去的家。
還好結局還好,導演找了個工地包工頭的活,帶上棒棒們,有肉吃,收入穩定。
這部片子紀錄片不僅紀錄了他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同時也展現了他們身上堅韌樂觀的那種“棒棒精神”。
-
4 # 每秒24格
https://www.toutiao.com/i6385351960605753858/
24部,都是精品
回覆列表
小時候看過關於人類起源的紀錄片,一方面是比較感興趣;另一方面是關於人類的起源,我倒是聯想到人的起源(可能比較難懂)。
人之初,性本善。
從人類起源的紀錄片中可以看出,類人猿有一部分留在了原始森林,而另一部分來到了大陸,這部分來到大陸的類人猿慢慢地變成了人。
身在這個形形色色的大世界,交際的圈子越大,越能看到各式各樣的人,也就是因為這些,我們的生活才有意義。但是讓我比較痛心的事情(可能我有的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了)也頻頻發生,最近的樂清的大學生乘坐順風車遇害一事,讓我們突然覺得在我們身邊的某些服務真的很可怕,也許一瞬間就是一顆炸彈。願逝者安息!
也許大家都知道博士最近比較火,(首先申明:我不是博士!)先是博士發明的公式相聲成了人們的談資。不管這個公式相聲怎麼樣,我們首要知道做人最根本的是:尊重和感恩!
另一個博士是做“輪椅”的博士,一個站不起來的博士國家還能指望他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