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里爾
-
2 # 愛家美食教程分享
進入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周王室衰微,各諸侯國之間彼此爭戰,舊有的統治秩序和思想文化價值體系遭到嚴重破壞,俗稱禮崩樂壞。
諸侯國之間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以實力取勝,不斷兼併。在這期間思想文化領域產生了以儒墨法道為主的諸子百家,其理論學說彼此不同,各有特色,相互爭鳴。因為是諸侯割據的大爭之世,沒有那種思想或文化能夠做到天下各國都能接受。由此產生思想文化上的大解放,那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能夠對自己一方有利,能夠提高本國的實力和影響力,不管哪種思想或者學說,都可以嘗試和接受。各國朝廷都要吸納和聚集不同人才,各個王公貴族乃至有名戰國四公子都有蓄養門客延攬人才的傳統,只要有一技之長都有機會為人所用。
信陵君是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今河南寧陵縣),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作為魏王的弟弟,既是皇室貴族,又是朝中大臣,還是戰國四公子之一,其人足智多謀,力促合縱抗秦,多次幫助魏國和趙國化險為夷。龍陽君是中國正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同性戀,生活在公元前243年前後的年間,是魏安釐王的男寵,像美女一樣婉轉媚人,得寵於魏王,後宮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魏安釐王對於龍陽君的特寵也使得龍陽之癖也成了同性戀的代名詞。據史載,龍陽君不僅豔名遠播,同時也是魏國數一數二的劍術高手,對政治有極高的敏感性,也經常代表魏國出使他國,完美地完成任務,同時兼具美人、計謀家、武術家、外交家等多重而複雜的身份。除去同性戀的特殊標籤,龍陽君和信陵君可謂當時的傑出人士,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能夠被魏國同時任用也就不足為奇了。
兩千多年前的社會制度與現今不太相同,各種學派百家爭鳴,如儒家、法家、道家等,直到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成為封建正統思想甚至直接影響到今天,所以當時的社會風氣、處事風格不要用現代的思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