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鐵老師,魔術大師、有名魔術表演藝術家、海派魔術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雜技藝術家。
自己的宗旨就是要搞好這個藝術,首先要立志、求實、勤奮,最後要專一,把它鑽到底。回憶的時候還是挺開心的,因為不管怎麼說,自己是為這個事業奮鬥過、付出過。儘管吃了很多苦,儘管受了一些罪,自己覺得都是應該的,因為是自己想去這麼做的,因此自己並沒有什麼遺憾的事情。
魔術師周良鐵出生於雜技世家,他對魔術表演的好奇和熱愛最終使他成為了著名的魔術師,他所創作的魔術節目《魔術師的約會》、《變臉》、《百鳥朝鳳》深受觀眾喜愛、獲獎無數。薩斯頓三原則,第一、事先不能把結果告訴觀眾,這樣就使你沒有新奇感。第二、你不能重複表演,在一個人面前同時重複表演這是非常犯忌的,為什麼,再笨的人多看兩次、肯定看穿。第三就是說,千萬要保守你當中的一點點秘密。
這張照片很有意思,雜技動作,這個雜技動作我(他)們把它稱作“三掐脖”,三個人,底座、中間人、上面人,各人在各人的脖子上面拿了一把頂,我(他)們叫“掐脖頂”,所以叫三掐脖。自己還是生活在這麼一個雜技世家的環境當中,自己有個大舅,自己喊他大舅的,甄玉清,他就是在雜技團工作的一位老前輩,後來就在第一批學員當中任教師。自己接觸雜技呢,就跟甄玉清大舅很有淵源的,從小呢他經常帶他們到人民大道的一個上海人民雜技團大棚裡看雜技,那麼使自己對雜技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而且也喜歡上了這個藝術。1960年,年僅十一歲的周良鐵考進了上海人民雜技團。進團以後,其實他們這一批學員是整個團領導下了很大決心的,就是節目不練、專門打基本功就打了3年,所謂打基本功就是拿大頂、下腰、扳腿、翻跟頭,他(我)們講腰、腿、跟頭、頂這四項基本功要打得紮實,當時有一批學員為他們墊底還來得及,他們不急於上臺,他們就把這四項基本功把它打好,3年以後,他們逐步地開了節目基本功、練節目的。他們每天早晨要拿頂、拿大頂,倒立、雙手倒立。其實倒立是他(我)們雜技當中最難的一種基本功,我們講頂難、頂難,頂頂難的就是一把頂,這把頂就相當難,每天他們起來要靠頂,開始就靠牆壁頂,開始是靠1分鐘2分鐘、2分鐘3分鐘已經吃不消癱掉了,然後逐步的5分鐘6分鐘、7分鐘、最後漲到10分鐘,最後我們還靠到20分鐘,這個是很艱苦的,因為這個勁力練習很耐性子,很磨性子的一種東西。你意志稍微不堅強一點的話、第二次呼吸上不去的話,你肯定掉下來。雜技演員的生活既緊張又辛苦,在繁重的訓練和演出之餘,周良鐵對魔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張照片呢,是記錄了他創作第一個節目,叫《金幣的變幻》,這張照片記錄了他在學習過程當中先仿後創、仿中有創的這麼一個理念,開始我們總是模仿一些最經典的東西,以後在仿學的過程當中加入了自己的東西,創作了一年,整整一年,時間可能是1983年的時候。他1980年進了魔術隊以後,他首先是給老魔術師做助手,因為他進去以後對大型魔術還沒接觸過,自己只練習基本的手法,所以自己其實就是跟著自己的老師,他是傳幫帶,自己就是跟著學,多看、多學、多跟著做,模仿一些老師的節目。在雜技團老一輩魔術師們的關心和培養下,周良鐵的魔術表演日趨成熟,他在表演傳統魔術節目的同時開始了自己的創作。自己獨自演出的第一個節目,他認為是他自己的一個創作、但是也不是完全創作,是一個模仿節目,當時看了那個中央電視臺的那個世界魔術錦標賽,當時很轟動的,裡面有一個老魔術師表演的《金幣的變幻》,自己覺得很好,當時由於電視臺只播出了一次,我(他)們看也最多再看重播一次,看完以後憑印象模仿出來的一個節目,這個節目自己就搞了一年,手法儘量模仿他,結果模仿了半天沒模仿像,於是就等於一個再創作,形成了這麼一個節目,開始演出的時候、自己獨立演出的經驗又沒有,手法又不熟練,跟觀眾互動的感覺又沒有,完全是在實踐當中逐步吸取教訓過來的,沒有理論,當時沒有理論,所以說魔術隊演出的平臺、跟老師的幫助相當重要。《魔術師的約會》是周良鐵他第一個創作得比較成功的一個獨立性的節目,事實上、所謂創作也是有引子的,這個引子就是俄羅斯著名魔術師有一套換衣術的東西,這套東西事實上他們也瞭解的不夠透徹,只不過看了一個不清楚的錄影、從日本帶回來,他們團長從日本帶過來,有這麼一段資料,他說他在現場看很好,你們是不是能夠按照這個創作一個東西,自己就根據這個領導的意圖再加上一段不清楚的錄影反正看看,大概意思,於是我們就一邊猜測、一邊創作,這麼把它創作成功的,開始“我們”只能按照俄羅斯那個原版的變5套服裝,後來我們增加到7套,最後我們增加到變10套服裝,在數量上應該說是超過他們了。1989年《魔術師的約會》創作完成,這個魔術節目在第二屆全國雜技比賽中獲得銀獅獎,該節目曾多次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各地舉行的魔術大會,也因此成為中國魔術節目率先登上世界魔壇的代表節目之一。魔術節目《變臉》是周良鐵創作的又一個較為成功的節目,該節目在第四屆全國雜技比賽中獲得銀獅獎,又分別在1996年珠海全國首屆魔術比賽和1997年上海首屆國際魔術比賽上奪得金獎。
自己看到的變臉也比較多,川劇看的比較多,所以自己想在魔術上的變臉要有區別於川劇、戲曲的變臉,於是自己就想怎麼區別呢,首先變法要有區別,這個應該涉及到魔術的根本問題了,就是機關,我們講門子問題。周良鐵為了創作出一種新的變臉的方法,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最終他創作出了一種新的變臉的方法—飛臉法,為傳統變臉技巧增添了新的招數。自己是想把這個方法推廣出去、搞得好一些,現在不能推廣,太複雜了。你想想它後面的接外掛,40、50個接外掛,錯一個就討厭,從後面翻到前面,自己都把它臨時勾起來了,然後上門子,我們所謂上機關,要上40分鐘、全部要弄好、太麻煩了,這個事有點勞民傷財的意思。東西自己是還在,自己想有機會還要把它改一改,但是自己能演出了,能用這個方法演出了、自己覺得也是個初步的勝利。自己是飛、自己是用機關彈掉了,自己動作小、自己甚至最後4個臉根本不用手,不用手、臉一回“啪”就飛掉了,這完全用機關進去的,但是麻煩。而且自己也有突破,過去臉都是平的,自己把臉縫起來,當中鼻子把它凸出來,這個從自己開始的,本來川劇像大餅一樣平的,現在他們也改進了,也有鼻子了,而且自己也一下子給它變了10個,量自己也給它撐撐足,達到一個高度。現在想想也比較可笑,怎麼變得更奇妙一點,量不要太多,現在感覺到這個也是一個初級階段。“一、二、三報數,報數”,當時年過六十的周良鐵會定期去小學為孩子們上魔術課,教孩子們一些魔術的小技巧和魔術的表演方式。“注意,跟著我做。預備,發現目標,看,一、二丶三、四、五、六、七、八,發現了。抓、很神秘地抓,對、抓,抓下來,看誰演得好,抓、然後撂,撂下來、怎麼樣,什麼表情”?“驚訝”,“對了,驚訝。看誰驚訝做得好。驚訝、吸半口氣叫驚訝啊,來、重來,預備。吸一口氣不行啊、吸半口,忍住了,這樣就像驚訝了,預備,起,看啊,從那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重點在這,抓,憋半口氣,注意啊、吸氣啊,憋半口氣,注意、像真有東西一樣,好、撂,後面還有半個表情是什麼表情,”“笑”。“微笑,轉驚訝為微笑,這是一個整個過程”。周良鐵認為在小學開設魔術課,不僅可以寓教於樂、豐富小朋友的業餘生活,更重要的可以為中國魔術文化培養一批基礎人才。
1999年,有著中國馬戲第一城美譽的上海馬戲城落成,在上海馬戲城的開臺演出中,周良鐵奉獻了一臺全新創作的魔術節目《百鳥朝鳳》。《百鳥朝鳳》,事實上確實有100只鳥左右,4個大鸚鵡、4個金剛鸚鵡,2只葵花鸚鵡,然後6只孔雀、當時還搞了20多隻灰喜鵲,最後群鴿放下來,70、80只下來,“譁”真正的百鳥朝鳳。在魔術節目《百鳥朝鳳》創作之初,周良鐵得到了多位訓鳥專家們的幫助和指點讓鳥兒聽話,節目如期創作完成。自己這裡主要是訓灰喜鵲、訓斑鳩,真的一天不休息,要趕日程,因為這個鳥的訓練時間一過就不能弄了,灰喜鵲一下進了50個,自己在當中選,每天、嗷嗷待哺,真的嗷嗷待哺,一天餵它們5次、6次,籠子一掀開,這個鳥每個都得喂啊,不喂要死的,就在這時候它才能訓出來,它貪吃啊,要跟著走就跟著走,時機一過就沒辦法了。
周良鐵老師,魔術大師、有名魔術表演藝術家、海派魔術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雜技藝術家。
自己的宗旨就是要搞好這個藝術,首先要立志、求實、勤奮,最後要專一,把它鑽到底。回憶的時候還是挺開心的,因為不管怎麼說,自己是為這個事業奮鬥過、付出過。儘管吃了很多苦,儘管受了一些罪,自己覺得都是應該的,因為是自己想去這麼做的,因此自己並沒有什麼遺憾的事情。
魔術師周良鐵出生於雜技世家,他對魔術表演的好奇和熱愛最終使他成為了著名的魔術師,他所創作的魔術節目《魔術師的約會》、《變臉》、《百鳥朝鳳》深受觀眾喜愛、獲獎無數。薩斯頓三原則,第一、事先不能把結果告訴觀眾,這樣就使你沒有新奇感。第二、你不能重複表演,在一個人面前同時重複表演這是非常犯忌的,為什麼,再笨的人多看兩次、肯定看穿。第三就是說,千萬要保守你當中的一點點秘密。
這張照片很有意思,雜技動作,這個雜技動作我(他)們把它稱作“三掐脖”,三個人,底座、中間人、上面人,各人在各人的脖子上面拿了一把頂,我(他)們叫“掐脖頂”,所以叫三掐脖。自己還是生活在這麼一個雜技世家的環境當中,自己有個大舅,自己喊他大舅的,甄玉清,他就是在雜技團工作的一位老前輩,後來就在第一批學員當中任教師。自己接觸雜技呢,就跟甄玉清大舅很有淵源的,從小呢他經常帶他們到人民大道的一個上海人民雜技團大棚裡看雜技,那麼使自己對雜技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而且也喜歡上了這個藝術。1960年,年僅十一歲的周良鐵考進了上海人民雜技團。進團以後,其實他們這一批學員是整個團領導下了很大決心的,就是節目不練、專門打基本功就打了3年,所謂打基本功就是拿大頂、下腰、扳腿、翻跟頭,他(我)們講腰、腿、跟頭、頂這四項基本功要打得紮實,當時有一批學員為他們墊底還來得及,他們不急於上臺,他們就把這四項基本功把它打好,3年以後,他們逐步地開了節目基本功、練節目的。他們每天早晨要拿頂、拿大頂,倒立、雙手倒立。其實倒立是他(我)們雜技當中最難的一種基本功,我們講頂難、頂難,頂頂難的就是一把頂,這把頂就相當難,每天他們起來要靠頂,開始就靠牆壁頂,開始是靠1分鐘2分鐘、2分鐘3分鐘已經吃不消癱掉了,然後逐步的5分鐘6分鐘、7分鐘、最後漲到10分鐘,最後我們還靠到20分鐘,這個是很艱苦的,因為這個勁力練習很耐性子,很磨性子的一種東西。你意志稍微不堅強一點的話、第二次呼吸上不去的話,你肯定掉下來。雜技演員的生活既緊張又辛苦,在繁重的訓練和演出之餘,周良鐵對魔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張照片呢,是記錄了他創作第一個節目,叫《金幣的變幻》,這張照片記錄了他在學習過程當中先仿後創、仿中有創的這麼一個理念,開始我們總是模仿一些最經典的東西,以後在仿學的過程當中加入了自己的東西,創作了一年,整整一年,時間可能是1983年的時候。他1980年進了魔術隊以後,他首先是給老魔術師做助手,因為他進去以後對大型魔術還沒接觸過,自己只練習基本的手法,所以自己其實就是跟著自己的老師,他是傳幫帶,自己就是跟著學,多看、多學、多跟著做,模仿一些老師的節目。在雜技團老一輩魔術師們的關心和培養下,周良鐵的魔術表演日趨成熟,他在表演傳統魔術節目的同時開始了自己的創作。自己獨自演出的第一個節目,他認為是他自己的一個創作、但是也不是完全創作,是一個模仿節目,當時看了那個中央電視臺的那個世界魔術錦標賽,當時很轟動的,裡面有一個老魔術師表演的《金幣的變幻》,自己覺得很好,當時由於電視臺只播出了一次,我(他)們看也最多再看重播一次,看完以後憑印象模仿出來的一個節目,這個節目自己就搞了一年,手法儘量模仿他,結果模仿了半天沒模仿像,於是就等於一個再創作,形成了這麼一個節目,開始演出的時候、自己獨立演出的經驗又沒有,手法又不熟練,跟觀眾互動的感覺又沒有,完全是在實踐當中逐步吸取教訓過來的,沒有理論,當時沒有理論,所以說魔術隊演出的平臺、跟老師的幫助相當重要。《魔術師的約會》是周良鐵他第一個創作得比較成功的一個獨立性的節目,事實上、所謂創作也是有引子的,這個引子就是俄羅斯著名魔術師有一套換衣術的東西,這套東西事實上他們也瞭解的不夠透徹,只不過看了一個不清楚的錄影、從日本帶回來,他們團長從日本帶過來,有這麼一段資料,他說他在現場看很好,你們是不是能夠按照這個創作一個東西,自己就根據這個領導的意圖再加上一段不清楚的錄影反正看看,大概意思,於是我們就一邊猜測、一邊創作,這麼把它創作成功的,開始“我們”只能按照俄羅斯那個原版的變5套服裝,後來我們增加到7套,最後我們增加到變10套服裝,在數量上應該說是超過他們了。1989年《魔術師的約會》創作完成,這個魔術節目在第二屆全國雜技比賽中獲得銀獅獎,該節目曾多次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各地舉行的魔術大會,也因此成為中國魔術節目率先登上世界魔壇的代表節目之一。魔術節目《變臉》是周良鐵創作的又一個較為成功的節目,該節目在第四屆全國雜技比賽中獲得銀獅獎,又分別在1996年珠海全國首屆魔術比賽和1997年上海首屆國際魔術比賽上奪得金獎。
自己看到的變臉也比較多,川劇看的比較多,所以自己想在魔術上的變臉要有區別於川劇、戲曲的變臉,於是自己就想怎麼區別呢,首先變法要有區別,這個應該涉及到魔術的根本問題了,就是機關,我們講門子問題。周良鐵為了創作出一種新的變臉的方法,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最終他創作出了一種新的變臉的方法—飛臉法,為傳統變臉技巧增添了新的招數。自己是想把這個方法推廣出去、搞得好一些,現在不能推廣,太複雜了。你想想它後面的接外掛,40、50個接外掛,錯一個就討厭,從後面翻到前面,自己都把它臨時勾起來了,然後上門子,我們所謂上機關,要上40分鐘、全部要弄好、太麻煩了,這個事有點勞民傷財的意思。東西自己是還在,自己想有機會還要把它改一改,但是自己能演出了,能用這個方法演出了、自己覺得也是個初步的勝利。自己是飛、自己是用機關彈掉了,自己動作小、自己甚至最後4個臉根本不用手,不用手、臉一回“啪”就飛掉了,這完全用機關進去的,但是麻煩。而且自己也有突破,過去臉都是平的,自己把臉縫起來,當中鼻子把它凸出來,這個從自己開始的,本來川劇像大餅一樣平的,現在他們也改進了,也有鼻子了,而且自己也一下子給它變了10個,量自己也給它撐撐足,達到一個高度。現在想想也比較可笑,怎麼變得更奇妙一點,量不要太多,現在感覺到這個也是一個初級階段。“一、二、三報數,報數”,當時年過六十的周良鐵會定期去小學為孩子們上魔術課,教孩子們一些魔術的小技巧和魔術的表演方式。“注意,跟著我做。預備,發現目標,看,一、二丶三、四、五、六、七、八,發現了。抓、很神秘地抓,對、抓,抓下來,看誰演得好,抓、然後撂,撂下來、怎麼樣,什麼表情”?“驚訝”,“對了,驚訝。看誰驚訝做得好。驚訝、吸半口氣叫驚訝啊,來、重來,預備。吸一口氣不行啊、吸半口,忍住了,這樣就像驚訝了,預備,起,看啊,從那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重點在這,抓,憋半口氣,注意啊、吸氣啊,憋半口氣,注意、像真有東西一樣,好、撂,後面還有半個表情是什麼表情,”“笑”。“微笑,轉驚訝為微笑,這是一個整個過程”。周良鐵認為在小學開設魔術課,不僅可以寓教於樂、豐富小朋友的業餘生活,更重要的可以為中國魔術文化培養一批基礎人才。
1999年,有著中國馬戲第一城美譽的上海馬戲城落成,在上海馬戲城的開臺演出中,周良鐵奉獻了一臺全新創作的魔術節目《百鳥朝鳳》。《百鳥朝鳳》,事實上確實有100只鳥左右,4個大鸚鵡、4個金剛鸚鵡,2只葵花鸚鵡,然後6只孔雀、當時還搞了20多隻灰喜鵲,最後群鴿放下來,70、80只下來,“譁”真正的百鳥朝鳳。在魔術節目《百鳥朝鳳》創作之初,周良鐵得到了多位訓鳥專家們的幫助和指點讓鳥兒聽話,節目如期創作完成。自己這裡主要是訓灰喜鵲、訓斑鳩,真的一天不休息,要趕日程,因為這個鳥的訓練時間一過就不能弄了,灰喜鵲一下進了50個,自己在當中選,每天、嗷嗷待哺,真的嗷嗷待哺,一天餵它們5次、6次,籠子一掀開,這個鳥每個都得喂啊,不喂要死的,就在這時候它才能訓出來,它貪吃啊,要跟著走就跟著走,時機一過就沒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