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親戚間往來頻繁,親情濃濃,那都是胡說八道。
我給朋友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時間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出地點是我的老家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一個農村,臘月十五之後,一個侄子到叔叔家串門(叔侄倆的年齡之差5歲左右,當時他們都是40歲以上的人了)。正趕上叔叔家的嬸子正在蒸豆包,好心的叔叔對侄子說:你嬸子在蒸豆包呢,你嘗一個再走吧。侄子聽後,連聲說行。說完之後爺倆繼續嘮嗑。說這話時,嬸子沒有聽見。因為當年物質匱乏,一年也難得吃一頓好飯。
豆包蒸好後,嬸子就等侄子走了之後,在將豆包出鍋,心裡也非常不高興,自言自語的說:好不容易吃一頓好飯,又來了一個趕嘴的,他一吃孩子都回來就不夠了。就賭著氣的一個勁的燒火,結果把鍋蓋和上面苫著的一條帆布口袋都燒著了,一時火光沖天,好在裡屋說話的叔侄倆聽到後衝了出來,及時撲滅了大火,豆包也全部燒焦了。叔叔和嬸嬸兩個人因此還吵了起來,侄子幫忙勸架。氣的嬸嬸跑到鄰居家訴苦去了。叔侄倆和叔叔家的幾個孩子就著鹹菜每人吃了兩個燒焦的糊豆包。這一故事,當時在村裡老幼皆知。
所謂的親戚間往來頻繁,親情濃濃,那都是胡說八道。
我給朋友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時間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出地點是我的老家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一個農村,臘月十五之後,一個侄子到叔叔家串門(叔侄倆的年齡之差5歲左右,當時他們都是40歲以上的人了)。正趕上叔叔家的嬸子正在蒸豆包,好心的叔叔對侄子說:你嬸子在蒸豆包呢,你嘗一個再走吧。侄子聽後,連聲說行。說完之後爺倆繼續嘮嗑。說這話時,嬸子沒有聽見。因為當年物質匱乏,一年也難得吃一頓好飯。
豆包蒸好後,嬸子就等侄子走了之後,在將豆包出鍋,心裡也非常不高興,自言自語的說:好不容易吃一頓好飯,又來了一個趕嘴的,他一吃孩子都回來就不夠了。就賭著氣的一個勁的燒火,結果把鍋蓋和上面苫著的一條帆布口袋都燒著了,一時火光沖天,好在裡屋說話的叔侄倆聽到後衝了出來,及時撲滅了大火,豆包也全部燒焦了。叔叔和嬸嬸兩個人因此還吵了起來,侄子幫忙勸架。氣的嬸嬸跑到鄰居家訴苦去了。叔侄倆和叔叔家的幾個孩子就著鹹菜每人吃了兩個燒焦的糊豆包。這一故事,當時在村裡老幼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