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唵啊吽

    這是大智慧的必然結果。大智慧盡在儒釋道。大智慧就是取中原則。不走極端。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這話什麼意思有幾種解釋,只有一種正確。“如果鑽研異端邪說,那麼危害就大了”。很明顯,這是正確解釋。孔子提倡中庸之道,就是因為大多數人沒有大智慧,沒有大智慧就一定走極端。

    儒家講中庸,道家講中和,佛家講中觀。佛家既不是有神論,也不是無神論。既不是唯物論,也不是唯心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離四句絕百非。不二法門。

    西方人有智慧,但是沒有大智慧。舉例說明,中中國人在同性戀問題上本來是正確的態度。後來跟西方學,同性戀罪責化。同性戀叫雞姦罪。因為西方神學確定同性戀是罪。計算機之父圖靈就是同性戀。被迫害。後來西方變了,同性戀非罪化到同性戀合法,再到同性婚姻合法化只用了很短時間。這讓中中國人措手不及。西方人走極端。現在不支援同性戀等於政治不正確。中國本來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民可使由之,由他去。不可使知之。同性戀不是可以教育的。

    中國的問題就是丟棄了祖先的大智慧,而羨慕西方的智慧。

  • 2 # 中聯水業

    因為水平有限,其實我對孔子先生的學說只是從現代文學引用的隻言片語中接觸到的,沒有真正坐下來拜讀過整篇文章,由於太深奧讀不懂也就作罷了。看了眾網友對孔子先生“中庸之道”的解釋都很到位,得益非淺。但是出於“本來只有半桶水卻偏要淌得很“的特性,還是想在眾飽學之士面前“班門弄斧”一回。

    孔子對“中庸”二字已經作了非常透徹的解釋,“中“,中間,中和。“庸”,中懇,道德操守。就是要我們看待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中懇的態度、中間立場、不偏不依,不帶任何偏向的觀點。做事要踏踏實實做好,不帶任何雜念的德行。

    堯、舜禪讓時一再告誡他們的繼任者管理國家和老百姓一定要講“中庸之道”,這裡的“中庸”就是中懇的意思,即當政者的為政之道。統治者要真心實意的為老百姓謀福祉,不能帶有私心,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好你的位置才坐得牢。如果統治者只為自己著想不為老百姓著想,老百姓的日子過得不好,他們就要反對你,你的位置也就坐不住。此解釋不知對與不對煩請諸網友指正才是。

  • 3 # 紹興李珍

    為什麼孔子提倡“中庸”之道?

    感恩邀答:

    實際上“中庸”最早提出的人,不是孔子,是堯帝。堯帝禪讓時,對舜帝說的話;舜帝再禪讓給大禹,又對大禹說了。“中庸”是作為禪讓制度的傳承。

    話出自《論語·堯曰》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開篇就是在講這個問題,譯成現代文就是:“堯帝說:“嘖嘖!你這個舜!天命已經落你身上,誠信保持中道。天下困窮,上天所賜的祿位也永遠終止。”

    上天所賜的祿位,只要天下困窮,你這個祿位就被剝奪了。那麼,如何保護這個祿位?誠信地保持中道,就是“中庸“啊。

    無論是哪一代人,都對這個“中庸”是不那麼理解的。大家都理解成“和事佬”、 “老好人”,這是錯誤的。孔子專門對這種人有一個評語叫“鄉原”,並進行很嚴厲地批評,稱為:“鄉原,德之賊也!”這是對“和事佬”、“老好人”的指責。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說到底是這類人根本不能分辨是與非,既然不辨是非,那麼評判當然失去了意義。筆者自從知道這個道理後,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專門觀察他人,單位如果無記名評先進,往往是這批人名列前茅,因為不得罪人。

    修身養性

    那麼,有沒有在實際操作“中庸”的情況?有!

    《論語·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譯成現代文就是:“我有智慧嗎?沒有智慧。有鄙夫請教我,我心中空空的,我問他兩端而他自己明瞭。”

    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一是心中空空,學儒學非修心不可,三教同源的點在這裡,即修心。人有足夠的空靈,才能人情萬物映照其中,就如清澈的水可以映照天地萬物那樣。

    二是孔子只講,二條道路的前端是什麼,相當於預測,實際上不是預測,是知道因果之事。至於選擇是讓(鄙夫)問者自己明瞭,當然自己會選擇。體現一不居功;二不顯廣智;三不使他人有感情負累。能夠讓孔子做到這樣的東西是什麼,就是“中庸”。即中庸之道。

    所以孔子才會那麼感慨:“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就是“中庸之德,是至德也!民眾鮮知很久了。”

    如果知道修行,那麼修身、養性、養身包括《黃帝內經》也皆通也,三教也同源。

    這些都是人中龍鳳所言,並且確實如此。敬奉!

    修身養性

  • 4 # 黃山一片雲

    “中庸”從何而來?

    中庸最早出自《論語·雍也》篇29,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論語·先進》篇16,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所謂“過”和“不及”就是兩端,而“中庸”也就是在這兩端之中。因此,從字面意思來說則可以理解為“不偏不倚和不執一端”。

    把這種“不偏不倚和不執一端”概念用做人,則要歸於孔子的孫子——孔伋了。

    現在基本都認可,《論語》和《中庸》兩部書都是孔伋所編著或以孔伋為主編寫的。孔伋後來被追認為“述聖”,這一方面是他承襲了其祖父“述而不作”的理念,另一方面則表示孔伋是上承孔子下啟孟子的重要或不可缺的關鍵人物。

    為何這樣說?孔子的思想在此不作多述了,然而,作為開啟華夏私教的始祖,孔子的“有教無類”的確是打破了“學在官府”的禁忌,孔子讓有心學習的人都能參與進來,也正因為這樣,孔子才有“弟子三千,十哲七十二賢”。不過,在孔子弟子中對後世有較大影響的應該只有顏淵、子夏和曾參。

    顏淵是“守窮抱德”的典範,子夏是“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倡導者,曾參則繼承了孔子的“忠孝”觀念。孔伋是孔子託付給曾參的,曾參不負導師所託,不僅把從師所學悉數傳與孔伋,還把自己的所悟傾心給了孔伋。

    孔伋生於公元前483年,其父孔鯉死於公元前483年,其祖父孔子亡於公元前479年。換言之,孔子死時,孔伋才4歲,也足見孔伋的命運從一起步就與悲傷相伴,而且,還能見到孔子內心多少有些淒涼。孔子教出了十哲七十二賢,但其子孔鯉不僅先於孔子而亡且也沒有學到其父的文化和思想,更談不上繼承和發揚了。

    在這裡得插一段小典故,即“祖孫三代”

    祖孫三代

    孔鯉從不因自己無才而自卑,心生怨憤,相反,他每天過得很高興。一天,祖孫三代人坐在一起,孔鯉對孔丘說:“你其實沒比我強,畢竟你兒子比不上我兒子。”又對子思說:“你也沒我強,你父親沒有我父親厲害。”

    對這個典故,不論前人怎麼說都好,但若是肯定祖孫三代的出生和亡故時間看,這個典故明顯是後人編的。若此典故不是後人編的,那孔伋不僅生而知之(孔子都說自己不是生而知之)且幾乎與神人相通。我們今天的人應該相信那一個呢?請各自考量吧。

    不過,在孔伋的身上,後人是大致可以理解孔伋的早熟和聰明。孔子在其餘下的四年裡不僅以自己的行為影響著年幼的孫子,也確實給予了孔伋言語上的教育或灌輸,而且孔伋也懵懂中留下了不少印象。

    但是,對於孔伋接下來的成長和成才,曾參肯定是居功至偉的。

    《論語》就是以曾參和孔伋為主編寫的,而《中庸》的作者幾乎肯定是孔伋且成為四大經書之一。

    至此,“中庸”由此得來且概括為“中庸之道”。

    “中庸”的意思

    從漢字的“中庸”來看,“中”是居中而不偏,“庸”是普通而平常。當然,“中”也有“適合、恰當和正好”之意,“庸”也可通“用”。對“中庸”的各種解釋,它都反映了中國文字的特點,這個特點就是漢字的多面理解或正反都可理解使用。

    而孔子對“中庸”的解釋則是使用了“過”與“不及”二詞並進而引出“無過”和“無不及”的概念。

    孔子倡導“中庸”的心節是調和社會矛盾

    在孔子時代或春秋時期,華夏社會正在鉅變的前奏。社會上的倫理道德、禮儀廉恥和仁義誠信都在發生著讓孔子擔憂的改變,這些改變對孔子而言,說到底就是“走兩端”。

    當時的魯國就是典型代表。

    魯國表面上是君主為大,實則是受“三桓”制肘。孔子所發“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感嘆就說明此點。孔子想改正過來,他一當上魯國的大司寇並攝政相位後搞了“墮三都”,其目的就是還政權於國君,可他最終是失敗了。

    孔子無力扭轉這種現象,但他沒放棄思考,因此孔子又提出一個“為政以德”的重要理念。也就是說誰來治理國家,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治理用“仁義禮智信”的最高道德對國家實行治理就是好的,就會形成“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的好局面。

    然而,社會正在悄然發生鉅變,各種矛盾也在不斷激化中,怎麼能做到“為政以德”呢?孔子幾經輾轉周折和苦苦思索,終於被他找到一個“折中”方法,這便是“中庸”。孔子便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換言之,在春秋社會的鉅變越來越變得不可擋時,孔子想要維護的“禮樂”而不得時,孔子就從所謂的“天人合一”傳統入手得出了“中庸之為德也”的論調,孔子想用這種論調去調和社會矛盾。

    所謂“天人合一”,這是早在孔子之前的古人智慧裡就已有的“道”之理念。當然,這裡的“道”是以“天道”為主再輔之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成的“人道”。

    孔子在吸收前人的經驗上,他得出“人道”的培養方法,但由於受時代發展所限制,孔子也不得不接受老子的“天道”理念,再加上孔子注周易,“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被注入到其“三綱五常”之中。所以,孔子的治國理念就是要君主或統治者或有統治權的“施仁政、為政以德和中庸之為德也”,孔子也會兒象噴青一樣發出“苛政猛於虎”的感慨。

    與此同時,孔子抓住社會的基礎是“小農經濟”社會的這一特點,他也不斷地強調“孝悌觀”。《論語》有云:“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在這裡想要闡述的本質就是“下孝(忠)上仁政”進而達到“和諧”諧,這也是“天人合一”的社會相安無事的完美結構,這更是孔子為什麼提倡“中庸之為徳也”的出發點。

    孔子的思想一直都是在想著如何調節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矛盾關係。當然,由於時間的關係,孔子還沒來得及系列地總結出“中庸之道”來就已仙逝了。

    這“中庸之道”的理論總便由進入戰國時代的孔子孫子孔伋當作人生修養的(哲學)觀點而正式提出。

    適得其反的“中庸”或“中庸之道”

    不過現實還是很殘酷的,正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在孔門十哲七十二賢裡,真有被孔子教育“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的子夏看到老師學說的弊端。於是,子夏不由自主地引領出後來者從孔儒思想中分裂出另一門派之一“法家”。

    更讓孔子、孔伋意料不到的是,在後來的社會程序過程中,“中庸之道”只是在“法家、儒家和儒法並存”中進行著迴圈反覆的選擇。除此之外,真是絕無其他!

  • 5 # 白馬入蘆洲

    看問題角度不同,結論也會不同。大部分事情不是你死我活,非黑即白。持中往往可能進退自如,往往能吸取兩邊的長處。中庸爭取了時間也可以讓事情處理的時機更好。

  • 6 # 白虎和蒼狼

    把中庸之道看了研究了,再說,不要按自己那點小水平自以為是望文生義。要那麼簡單,孔子就不叫聖人了。我可憐的同胞們,大多都是不看不研究,望文生義。問他儒家的東西一問三不知,破口就大罵。跟山裡野獸有啥區別呢!

  • 7 # 歐陽大拙

    說到孔子的中庸之道,我覺得有必要談一下曾教授的看法。

    有很多書上是這樣解釋中庸之道的:不偏不倚是謂"中″,兩端兼顧是謂"庸″。這其實是有很大問題的。

    曾教授認為中庸之道是以太極線為參照,該上的時候就上,該下的時候下。有充分自由,但又不逾距,這才是中庸本來的面目。

  • 8 # 天堂的團團要幸福

    孔子的一切思想核心就是圍繞將天下建設成“國泰民安”、“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理想狀態。這種社會看似理想,並且能獲得大多數愚昧之人的追捧,其實首先這本質上不符合人性,不符合自然規律,不切實際,最多在表面上實現和和美美,也就是形式主義、虛偽做作;其次,這樣的社會就會變成“一潭死水”,徹底僵化,這也不符合“發展是硬道理”的永恆不變的真理!而發展就必須競爭,發展就必須鬥爭,發展就必須包容無序、混沌。

    孔子的中庸之道,本質上是存在邏輯錯誤的,即“人人事事中庸,其必將形成的卻是一種極端!”我想大家都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吧!這就是說,其實孔子是把中國帶入了另一種極端社會,凡事都避免極端的結果就是形成另一種極端,“人人都不極端”本身就是一種極端。

    一個健康的社會是“天地不仁,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社會,不仁不義才是大仁大義,滿口仁義道德則滿腹男盜女娼!

  • 9 # 不聽口說123

    一個窮困潦倒的教書匠,一生只會講維護統治階級的服從話,講做人做事的不切實際,不利發展的空話。自己一生都想當士大夫,但又沒有一個囯君願收留的乞丐。孔子只好講中庸愽同情。

  • 10 # 明日邊緣2

    1,從魔族開始,命是錯的,靈也是錯的,一錯二錯。傳統養命不養靈,一家命一個靈,那一個靈也是錯的。2,白板和黑板。白板從貴人語遲,甚至有點結巴開始,不喜歡魔族從簡單就開始的不好,不喜歡魔族的雜碎,亂說亂點。好壞從不言語開始就靜悄悄的存在,你不說破,不說動它就在那裡,無須饒舌。3,說不平等是錯的,說平等也是錯的。因為不是平等和不平等的描述,所有都在糾纏,只有不平等的平等和平等的不平等。4,小孩大人和大人小孩。進化不發育,發育不進化。魔族只是發育,並沒有進化,它們不如小學生的覺悟高,才有老而不死為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利拉德本賽季三分出手10次以上且命中率達40%,卻仍被認為不如庫裡,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