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把儒家置於孔子,只是約定俗成而已,至少孔子本人沒有把儒家定為一個代表自己之學的標籤!孔子是教育家但那只是副業,他最終目的是聖人之道!聖人之道乃天地之間的大道,孔子之聖人之道,也不會因為孔子在什麼位置而改變其本質,就如同即使沒有孔子,也不會埋沒了天地之間的聖人之道!聖人之道因為孔子而變得清晰可見,從而使聖人之道人人都可聞,可見,可學,可行,這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關係。 論語講的聖人之道,通俗講就是天地人這個結構下,這三者如何和諧相處,及如何實踐可行的過程,也是個體從人到小人到君子再到聖人的蛻變過程。人是天地孕育而生,也是天地之心,沒有人無所謂天地之德,沒有天地也無所謂人,天地也是人生存的舞臺,人是後天而生,彼此相應相互彰顯,才有天人相應,論語的天地人這三者下的天人相應的境界,要比其他主張,天地人這三者下天人合一的境界高一層。所有智慧都是相通的,如同佛家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跟論語的小人成君子本質上是一個道理的。
有意思。上位過早必然沒有深入思考人生的動機,即使偶有此念頭,繁忙的官場活動也會消耗掉他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
後世把儒家置於孔子,只是約定俗成而已,至少孔子本人沒有把儒家定為一個代表自己之學的標籤!孔子是教育家但那只是副業,他最終目的是聖人之道!聖人之道乃天地之間的大道,孔子之聖人之道,也不會因為孔子在什麼位置而改變其本質,就如同即使沒有孔子,也不會埋沒了天地之間的聖人之道!聖人之道因為孔子而變得清晰可見,從而使聖人之道人人都可聞,可見,可學,可行,這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關係。 論語講的聖人之道,通俗講就是天地人這個結構下,這三者如何和諧相處,及如何實踐可行的過程,也是個體從人到小人到君子再到聖人的蛻變過程。人是天地孕育而生,也是天地之心,沒有人無所謂天地之德,沒有天地也無所謂人,天地也是人生存的舞臺,人是後天而生,彼此相應相互彰顯,才有天人相應,論語的天地人這三者下的天人相應的境界,要比其他主張,天地人這三者下天人合一的境界高一層。所有智慧都是相通的,如同佛家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跟論語的小人成君子本質上是一個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