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香說

    我認為清朝時期和現今的春節習俗活動差距不大,幾乎一致的。但是當時封建時期,而且是特別注重文化禮數的。不像現在交流方便。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特別重要。禮節少不了的。普通老百姓都注重禮節,尤其是等級分明的皇宮就更是如此。繁文縟節更是嚴重。而且還有種官場的壓抑。還是沒有民間有年味兒。

    皇帝也是有“押祟錢”皇帝腰間掛著很多的小荷包,不過裡面啊都是金銀財寶之類的。象徵著求福平安。

  • 2 # 陳悅漫步海邊

    清朝的皇帝過年比我們單調多了,皇帝春節的活動主要就是三件事:行禮、吃飯和看戲。

    至於壓歲錢,那個就別想了,那時候的壓歲錢是給小孩子的,而且也不是大年初一給。

    清代帝王每天的工作、活動會有專人記錄為《起居注》,由此我們可以在一百多年後還能生動地瞭解皇帝每一天都在幹嘛,下面擷取1893年光緒皇帝大年初一的活動,以窺一斑:

    (奉先殿)

    早上,先到奉先殿給祖宗們行禮。

    (慈寧門)

    到了6、7點鐘,率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在慈寧門外行禮慶賀新年。

    (儲秀宮)

    7點左右,率大傢伙在儲秀宮向慈禧老佛爺行禮。

    (大高玄殿)

    然後去大高玄殿拈香,再去景山背面的壽皇殿向祖宗們的畫像行禮。

    (乾清宮)

    中午回到乾清宮,宴請皇族近支和宗藩代表。

    (漱芳齋)

    吃完午飯去漱芳齋,跪迎老佛爺來看戲。

    看戲一直看到天黑,吃完晚飯跪送老佛爺去儀鸞殿休息。

    (養心殿)

    送完老佛爺了,皇帝去養心殿,先給內閣下達一些關於今年的工作佈署。好了夜深了,明天一早還有活,睡覺,皇帝的大年初一就這樣結束了。

  • 3 # 萌寵豆豆與花花

    不是初一是三十。封建社會禮數較多,特別是黃宮。皇帝的家產萬貫,他要在三十守歲時給他的功臣分發荷包,就是他隨身攜帶的荷包,裡面是金銀財寶,比我們的壓歲錢價值高很多。

  • 4 # 如喜9338

    皇帝過年,應該很忙,就和現在的囯家領導人一樣:一、發表一個電視講話祝全華人民春節快樂。二、還有會見大臣,佈置防火防盜等事項。三、進行年終獎發放,獎勵大功之臣,激請他們到北京聚餐。四、到群眾中來,與民同樂。五、回家與妻兒同樂。

  • 5 # 鬼影問道化真身

    清朝皇帝不給壓歲錢,壓歲錢是指長輩給幼童或晚輩的紅包。清帝在大年三十給各級官吏丶王子公主丶下人分發“荷包”根據品級的不同,“荷包”裡的價值也不一樣。類似於現在的年終獎。

    大年初一則是清帝給祖先上香,並接受王子公主丶嬪妃丶大臣祝賀的日子。

    其實我們至今都保留著類似習俗。大年初一,民眾大多會去拜祭先祖。兒子、媳婦、孫子等晚輩也會來主動向長輩賀喜。初二,女婿則要去岳父岳母家,向岳父岳母賀喜。這就是“初一崽,初二郎”的習俗。

    清帝的過年習俗並非清朝獨有,而是華夏文化共通的習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安全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