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伯虎42

    中華歷代王朝,自上古時期的商代開始,就有給駕崩(薨逝)的先代皇帝(帝王)加尊特別稱謂,以為後世子孫尊崇、膜拜的做法,並將先皇(先王)的尊號刻在石碑或者木製牌位上(直接刻先君的名諱是不行的、顯得不夠尊敬,只能以尊號代替),供奉在特殊的宮殿內予以儲存、祭祀、瞻仰。而這個供奉先君的宮殿,其實在夏朝就有了雛形,叫做“世室”。不過有夏一代,歷任夏後(夏朝君主稱後不稱王)都沒給前任“後”加尊號,直接以名字代替,比如“太康、少康、洩、孔甲”等。夏“世室”中的供奉牌位,也是直書歷代夏後們的名諱。

    成湯革夏命,建立“大邑商”之後,也繼承了夏朝的“世室”制度,不過改稱為“重屋”,並將自己的七世祖、商部落第六代首領“亥”追尊為“高祖”,尊稱為“高祖亥”,然後把“王亥”的牌位供奉進“重屋”,讓後世歷代商王加以祭祀、朝拜。從商代起,供奉在“重屋”中的歷代先王牌位,都以尊號代替,不再如夏朝一樣直接稱呼名諱。這在“重屋”內被永久供奉的先王尊號,就是“廟號”。

    起初的廟號,只用“高、太、中、世”這四個字來區分,分別對應“祖、宗”——以“太”字尊奉給開創基業的先王;以“高”字尊奉給勞苦功高的先王;以“世”字尊奉給建有殊功的先王(還暗含傳承世序轉移意思);以“中”字尊奉給中興王朝的先王。

    周武王十一年(約前1046年),武王伐紂,親率周軍在牧野之戰中擊敗商軍,末代商王帝辛(紂)敗退回商都朝歌后自殺,商朝被新興的周朝所取代。周武王建立新的王朝後,大封隨自己滅商的親族、功臣們為諸侯,“建藩七十七、同姓五十三”。同時,周武王也將商代的“重屋”制度繼承下來,改稱“明堂”,將周室的先王們供奉進“明堂”,加以祭祀。

    但周武王為了突出周滅商的合法性和“政權天授性”,改變了商代祭祀先王時的,給有大功的先王加尊“廟號”的做法,廢除了“廟號”,改為以“諡號”來代替,並規定後世每一代周天子都可以享有“諡號”,作為其一生功過的評定。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皇帝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權大帝國——秦朝。志得意滿之下,始皇帝認為自己“功蓋三皇、德兼五帝”,所以自號為“皇帝”,皇權的威嚴前所未有。

    而從商周時代傳承下來的“諡號”以及“廟號”制度,始皇帝認為它們是“以子議父、以臣議君”,對皇帝的生前權威和身後令名都是極大的侵犯和傷害,於是下詔廢除了“諡號”、“廟號”,以後永世也不得恢復。始皇帝另外規定,自己之後的歷任大秦皇帝,無論生前身後,只以“二世、三世為序、直至萬世”,而不需要其他繁瑣的尊號來加以區分。始皇帝將周代的“明堂”改為更高大上的“太廟”,將來自己以及後世的繼任大秦皇帝們,也將以“始皇帝、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萬世皇帝”的名義,進入“太廟”中,接受供奉祭祀。

    不過,始皇帝“秦至萬世”的美好願望,在他死後三年,就戛然而止了;滿打滿算,秦朝只經歷了三代統治者,秦朝的大一統歷史,也只有十五年。

    從秦末天下大亂中最後勝出的幸運者,是來自於沛郡豐邑的前任秦朝亭長、義軍沛公、漢王劉邦。在擊敗了包括霸王項羽在內的其他競爭對手、建立大漢王朝後,劉邦為了不重蹈秦朝的覆轍、緩和社會矛盾、讓百姓得以安生休養,因此採用了儒家治國理論以及黃老學說,寬政薄役、郡國並立,以恢復受到重創的民間元氣。

    而儒家學者們最注重於“周禮”制度的規範與實施,在劉邦的支援下,儒家博士們不遺餘力的宣貫漢室“上應天命、下撫萬民”的合法性、正統性統治地位,並以此為契機,大力恢復被始皇帝中斷了的周代古禮儀制,以便於漢室更加順利的統治天下,作為“周禮”核心內容的“諡號”制度就此被重新抬上朝堂。

    而消失了八百年之久的“廟號”制度,也在劉邦想要彰顯自己的漢室政權“胤承三代、奄有天命”法統的想法下,被儒家學者們以“重建古禮”的名義加以復興。劉邦還按照秦朝的舊制,為漢室政權也建造了屬於自己的“太廟”,用以祭祀、供奉漢家將來才會有的先帝們(劉邦建立漢朝後,並沒有給自己臉上貼金,去找一個顯赫的祖宗,所以除了太上皇劉太公外,此時的漢朝還沒有任何可以供奉進太廟的先帝,就連太上皇他老人家,此時都還在世。所以劉邦建太廟的舉動,其實就是給自己死後準備的)。

    漢十二年(前195年),開創了大漢王朝、並恢復了“諡號”、“廟號”制度的大漢皇帝劉邦駕崩,群臣依照他所重建的制度,為其上諡號“高皇帝”、上廟號“太祖”;劉邦也是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得到“諡號、廟號”的皇帝,即“漢太祖高皇帝”(後世所謂“漢高祖”的稱呼,只是司馬遷寫史記時的一家之言,劉邦在正史上的的廟號,從來都是“漢太祖”)。

    自漢太祖劉邦之後,廟號制度在歷代王朝中,一直延用了兩千多年,直到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滅亡後,廟號才同時被廢止。最後一個得到廟號的皇帝,是光緒帝載湉,他的廟號是:清德宗。

    無論是在初建制度的商代,還是重建制度的漢代,廟號的最初規制都很嚴整,有資格被尊廟號的先王(先帝)們數量也很少,真正做到了“肅穆有序”。商代共有三十位商王,一共才六個人被追尊上廟號(高祖王亥屬於追尊)。兩漢共有史書承認的正統皇帝二十四人,也才區區七人能夠保持身後始終擁有廟號(另有七人在駕崩後一度擁有廟號,不過都因為各種原因最終被取消了)。

    不過,當黃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漢自立、建立曹魏王朝之後,原本嚴整的廟號儀制開始受到破壞,漢高帝劉邦當年重建廟號制度時所規定的“後世子孫非建大功、德化天下,不得立廟號”條件不再被曹魏所遵循。曹魏一共五個皇帝,除了後面三個傀儡皇帝外,曹丕得到了“世祖”的廟號,曹叡更搞,生前就給自己定下了“烈祖”的廟號;另外,實際開創了曹魏基業的曹操,去世後被稱帝的兒子曹丕追尊了“太祖”廟號。

    從這個時候起,廟號制度開始進入氾濫時期,曹魏之後的歷代王朝,都學著前人的樣子,爭先恐後地給先帝們追尊廟號,歷代皇帝們,除了政變被廢、或者倒黴亡國者之外(甚至亡國者也有廟號,比如崇禎帝朱由檢,廟號思宗),其他人個個有份,都能得到屬於自己的那個太廟中的牌位名稱-廟號。

    而廟號的稱謂,也從起初的“太、高、世、中”四個字,轉變為上百種文字組合,花樣之多、品類之繁,讓人眼花繚亂、歎為觀止。後世人們在研讀史書時,如果沒有特別過硬的專業知識的話,想要搞清楚歷朝歷代廟號背後所代表、對應的某一代皇帝,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中華歷代王朝那上百種的廟號稱謂中,“憲宗”是一個比較少見的廟號,自漢朝至清朝,十九代正統王朝中,一共也才三個皇帝得到了“憲宗”的廟號。此外,中華地方政權中,也有一人得到了“憲宗”的廟號。而屬於大中華漢文化圈內的外藩屬國,仿照中原漢家儀制,有四位國王在身後得到了“憲宗”的廟號(另有兩位屬國國王的“憲宗”廟號屬於後世追尊、不計在內)。

    “憲宗”廟號所代表的意思,是“博聞多能”,就是誇獎得到“憲宗”廟號的皇帝見多識廣、知識豐富,屬於能力比較強、素質比較高的執政者。但出自於“諡號法”、並引申到廟號制度中的“憲宗”稱謂,其背後還有“雖多能,不至於大道”的另一層解釋,這表明“憲宗”廟號的擁有者,雖然才能比較出眾、不算暴虐昏庸之主,但總沒能把自己的見識、品行保持在最高水準,個人修養還是有所欠缺,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治世原則和倫理綱常達不到“聖主”的標準。

    不過,在所有的廟號中,“憲宗”總體來說還算是中上等的褒獎稱謂,得到這個廟號的皇帝(君主),基本上都可以歸納到“有才華、能力較強、見識不俗”的傑出帝王行列。

    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中華歷代正統王朝、以及地方政權中,得到“憲宗”廟號的四位帝王。

    一、唐憲宗李純:

    唐大曆十三年(778年)二月,唐代宗李豫的皇孫、皇太子李適的長子宣城郡王李誦誕育了長子,這是代宗第一個曾孫,起名為李淳。

    大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代宗駕崩,李淳的祖父、皇太子李適繼位,即唐德宗。唐德宗登基後的第二年,立李淳的父親宣王(從宣城郡王晉封)李誦為皇太子,而李淳作為皇太子的長子,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皇帝祖父的特別關注,並將他視作大唐未來的繼承者。

    李淳六七歲時,曾經進宮參拜祖父唐德宗,德宗將皇孫抱起來放在膝上坐著,故意逗他:“這是誰家的小孩兒,怎麼坐在我的懷裡?”李淳則沉穩而機智地回答:“我是第三天子!”

    作為皇帝的長孫、皇太子的長子,將來必定是大唐的第三代君主,年幼的李淳這句聞所未聞、又十分契合實際的回答,讓祖父唐德宗既驚奇又欣喜,由此更加鍾愛、重視這個聰慧機靈的皇孫,並在貞元四年(788年)六月,冊立十一歲的李淳為廣陵郡王。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駕崩,皇太子李誦繼位,即唐順宗。但順宗繼位之前已經中風,所以無法獨立處理政務,只得依靠當年為皇太子時的東宮屬官王叔文、王伾等人參預政務,同時進行對朝政的改革。掌握朝廷實權的宦官集團利益在改革中被觸動,宦官集團為了維護利益,於是準備發動政變,進行反撲。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三月,宦官首領俱文珍(劉貞亮)等人向病重的順宗奏請立廣陵王李淳為皇太子,以便代替順宗處理政務(其實是支援皇太子掌握權力,從而架空順宗、打擊改革朝政的文官)。順宗確實是重病在身、無法堅持處理國務,再加上信任兒子,於是便同意了。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四月,廣陵王李淳被立為皇太子,更名為李純,開始監國。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八月,皇太子李純在宦官們的支援下,接受了父親順宗的禪位,正式登基稱帝,即唐憲宗,順宗則被尊為太上皇,退居後宮,這就是“永貞內禪”(永貞是唐順宗年號)。隨著順宗的內禪,他和改革派親信大臣所發起的“永貞革新”也歸於失敗。

    唐憲宗繼位時只有二十七歲,年輕有為、奮發向上,將先祖唐太宗視為自己學習的榜樣,發誓要“效法太宗、平定藩鎮”,使得大唐“中外鹹理,紀律再張”,達到“中興盛況”。

    唐憲宗即位後,任用才俊、整頓吏治、加強軍備,尤其重視以法度制服桀驁不馴的藩鎮,在位期間,先後平定了四川節使度劉闢、鎮海節度使李琦、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等藩鎮,安史之亂後藩鎮跋扈的情況,在唐憲宗手中幾乎被終結。唐憲宗的年號為“元和”,所以他在位的時期,被稱為“元和中興”。

    但正如唐憲宗的廟號隱含有“雖多能,不至於大道”的意思所表示的那樣,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後,晚年唐憲宗開始逐漸驕侈、信用佞臣,政治上不再勵精圖治,而是日趨保守昏聵,並寵幸方士、以求長生丹藥。自元和十三年(818年)後,唐憲宗沉溺於崇佛、通道、煉丹,而荒廢了政務國事,再也沒有了繼位初期的意氣風發、積極求治的明主風範。

    唐憲宗為廣陵王時的正妻郭氏,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家族在朝野有巨大的影響力。唐憲宗不想自己被勢力龐大的郭氏外戚家族所牽制,於是即位後一直沒有冊立郭氏為皇后,只是封其為貴妃。元和四年(809年),唐憲宗第一次立儲時,出乎意料地將庶長子鄧王李寧立為皇太子,而沒有立郭氏所生的第三子李宥,也是出於這個心理。

    但李寧沒有福氣承受身為皇太子的榮耀,在元和六年(811年)就病逝了,唐憲宗不得不再度立儲。出於立李寧時的同樣心思,唐憲宗還是不準備立郭氏所生的李宥,而是想立庶次子澧王李惲。

    但此時郭氏集團的勢力已遍及於朝廷內外,無論是宰相朝臣、還是親信宦官都建議唐憲宗立郭貴妃所出的皇三子李宥為皇太子,朝堂上要求立李宥的意見佔據了絕大多數。

    唐憲宗無可奈何之下,只得“順應民意”,於元和七年(812年)七月下詔,立皇三子、遂王李宥為皇太子,併為其改名為李恆。但透過立太子這件事情,唐憲宗對妻子郭氏、兒子李恆深為忌憚,彼此的感情被權力鬥爭所沖淡。唐憲宗之後也一直不喜歡皇太子李恆,認為這個兒子夤懶庸碌,又忱於享樂,將來難以繼承大唐社稷。

    唐憲宗對皇太子態度讓朝中其他有野心覬覦權力的人看到了攫取權勢的希望,其中唐憲宗的的親信宦官吐突承璀揣度皇帝心意後,暗中開始支援皇次子澧王李惲,想為李惲謀謀劃奪取儲位、取代皇太子李恆。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因為長期服用術士們所煉的丹藥,唐憲宗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行將不起。於是吐突承璀和李惲加緊了策劃,準備等唐憲宗駕崩後,立即出兵控制皇宮,並以唐憲宗遺詔的名義廢皇太子李恆、軟禁郭貴妃,誅殺梁守謙、王守澄,重演“玄武門之變”以奪取皇位。

    此時,唐憲宗因為服用丹藥導致重金屬中毒,性情也變得暴躁易怒,左右侍候的宮女宦官經常遭到無故責罵、乃至誅殺,陳弘志也險些因此被殺。為了自保,同時也是為了富貴,陳弘志向郭貴妃及皇太子緊急傳訊,告訴他們吐突承璀和李惲即將發動政變、強奪皇位。

    於是,在陳弘志的帶領下,梁守謙、王守澄、韋元素等郭氏黨羽緊急進宮,以“侍奉皇帝”的名義進入唐憲宗寢宮——大明宮中和殿,隔絕了內外交通。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二十七,唐憲宗在中和殿暴薨,之後陳弘志、王守澄迅速率神策軍包圍了吐突承璀和李惲的府邸,把他們殺死在各自府中。

    在這一切事情發生的時候,皇太子李恆秉承舅舅、司農卿郭釗的勸告:“惟盡孝謹之心,無慮其他”,沒有出面發表任何意見和指示,只在自己的東宮內安靜等待。

    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在梁守謙、韋元素等人的護衛下,皇太子由神策軍簇擁著,先到中和殿為“駕崩”的父親唐憲宗入殮舉哀,然後登大明宮含元殿,正式登基,即唐穆宗。

    順利登基後,唐穆宗將宦官集團中不屬於自己一方的成員全部誅殺、以絕後患,同時將唐憲宗在世時的親信外朝大臣統統貶斥出朝,清除了威脅。而生母郭貴妃則被尊為皇太后,陳弘志、梁守謙、王守澄、韋元素等親信宦官們也得到了加官進爵的獎賞。

    元和十五年(820)五月,唐穆宗舉行盛大葬禮,將先帝安葬於景陵,並給父親追尊“憲宗”的廟號,上諡號為“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唐憲宗李純,是中華歷代正統王朝中,第一個獲得“憲宗”廟號的皇帝。

    二、元憲宗蒙哥:

    成吉思汗三年十二月(陽曆是1209年1月),成吉思汗第四子(嫡幼子)拖雷之正妻唆魯禾帖尼誕育了拖雷的嫡長子,起名為“蒙哥”;在蒙古語中,蒙哥是“永久”的意思。

    蒙哥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父親拖雷送給三伯父窩闊臺為養子,所以蒙哥小時候並沒有和父母、以及同母弟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等人長期在一起生活,彼此感情比較平淡。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途中病逝,臨死前遺命讓第三子窩闊臺繼承汗位。不過,由於蒙古此時依舊遵循“忽裡臺大會”制度(部落議事會議),因此窩闊臺沒能立即繼位,而是要等到忽裡臺大會召開、並舉行集體會議推選繼任大汗人選後,才能按照會議結果,繼承汗位。

    於是,在成吉思汗去世、忽裡臺大會召開前的兩年內,按照蒙古習俗,蒙古最高權力由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代掌(也即漢語中的‘監國’)。拖雷監國二年(1229年),全體蒙古宗王和貴族大臣們齊聚斡難河畔,召開忽裡臺大會,按照成吉思汗的遺囑推選窩闊臺繼任蒙古大汗,窩闊臺這才得以繼承蒙古汗位。

    窩闊臺汗三年(1232年),蒙哥的生父拖雷病逝,窩闊臺讓養子蒙哥返回本支,去繼承拖雷的一部分封地。

    窩闊臺汗六年(1235年),蒙古第二次西征,由成吉思汗長孫拔都作為統帥,身為拖雷長子的蒙哥也從軍出征,和窩闊臺長子貴由一起,隨拔都西征歐亞的欽察、斡羅思等地,征途中屢立戰功、得到窩闊臺汗的稱讚。

    窩闊臺汗十二年(1241年),蒙古第二任大汗窩闊臺因飲酒過量而中風,隨即在諤特古呼蘭山遊獵處去世,年五十六。當時窩闊臺長子貴由及養子蒙哥等人還在西征途中,來不及返回,於是窩闊臺汗之妻乃馬真皇后聽從親信諫言,以漢法“稱制”,暫時維繫汗權。

    其實窩闊臺生前並不喜歡長子貴由,而是準備把汗位傳給第三子闊出,闊出過早去世後,窩闊臺又想傳位給闊出之子失烈門,但還來不及正式立失烈門為汗儲,窩闊臺就去世了。闊出不是乃馬真皇后所出,所以窩闊臺去世後,乃馬真皇后沒有遵循窩闊臺的遺願,立皇孫失烈門為汗,而是自己“稱制”,讓汗位暫時空缺,等貴由出征歸來後,再透過忽裡臺大會,推選親兒子貴由為大汗。

    從窩闊臺汗十二年(1241年),窩闊臺汗去世開始,至乃馬真稱制五年(1246年)為止,乃馬真皇后共稱制五年,以等待忽裡臺大會召開(蒙古宗王和貴族大臣們從各地趕到和林需要時間)。乃馬真稱制五年(1246年),宗王和貴族們終於趕到和林附近的夏季營地達蘭達葩,在這裡召開忽裡臺大會,會上貴由被一致推舉為汗位繼承人,成為蒙古第三任大汗。

    因為對由貴由繼承汗位不滿,所以拔都沒來參加忽裡臺大會,也就是不承認貴由的汗位。貴由即位後,對拔都懷恨在心,一直想要出兵討伐這個不聽話的堂兄。於是,貴由汗元年(1247年)秋,貴由釋出了西巡的詔令,準備藉此對不聽號令的拔都進行征伐。經過半年準備,貴由汗二年(1248年),貴由率軍從和林出發,開始西巡,同時準備發起對拔都的討伐。

    但天意弄人,就在貴由行軍至橫相乙兒(新疆額敏縣)時,他突然患病,並很快在當地去世,沒有留下傳位遺言。其妻海迷失皇后(皇后之名也系後世追尊)學著婆婆乃馬真皇后的樣子,同樣宣佈“稱制”,並將當年窩闊臺汗指定的繼承人失烈門作為儲君人選推到前臺,以待日後召開忽裡臺大會時予以確認。

    因為對拔都這種做法不滿,所以察合臺系宗王(成吉思汗次子後裔)、窩闊臺系宗王大多沒有理會拔都,但拖雷系宗王卻在拖雷遺孀唆魯禾帖尼的力主下,由蒙哥出面,帶著所有的弟弟前往拔都駐地,參與忽裡臺大會。

    海迷失稱制二年(1250年),拔都版的忽裡臺大會召開。在會上,拔都為了打擊察合臺、窩闊臺系宗王,於是極力讚譽前來參會的拖雷長子蒙哥能力出眾、功勳卓著,是新任大汗的最佳人選,強烈推舉他繼任大汗,同時指責當年貴由繼位就不合禮法(窩闊臺遺命由皇孫失烈門繼位,而不是貴由),因此窩闊臺一系沒有繼位的資格。

    在察合臺、窩闊臺系宗王缺席會議、且拔都為首的朮赤系宗王都支援蒙哥的情況下,身為拖雷嫡長子的蒙哥在忽裡臺大會中順利當選,出任蒙古第四任大汗。不過,這個結果不被察合臺、窩闊臺系宗王宗王所承認,還在“稱制”的海迷失皇后更加不會承認。

    為了獲得合法地位,唆魯禾帖尼和蒙哥母子立即返回蒙古本部,並向各地宗王、大臣發出在斡難河畔繼續召開忽裡臺大會、以再次確認汗位繼承人人選的會議。在唆魯禾帖尼的大力籠絡下,大多數宗王大臣應邀前來,並於海迷失稱制三年(1251年)六月,在斡難河畔再次舉行了忽裡臺大會,最終確認了蒙哥繼任大汗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蒙古汗位的傳承,從此由窩闊臺系轉到了拖雷系。

    對於這個結果,窩闊臺一系宗王堅決不承認,察合臺系宗王也持反對意見,黃金家族內部的分裂由此發端。為了鞏固汗位,成功上位的蒙哥對反對者進行了無情的鎮壓,貴由汗之妻海迷失皇后因為暗中策動窩闊臺系宗王反對蒙哥,並對蒙哥施以巫術,事情敗露後,被蒙哥下令裝進牛皮袋,投入河中淹死。當年窩闊臺汗指定的繼承人失烈門,也被蒙哥下令處死,以絕後患(蒙哥對養父的子孫太狠了)。

    蒙哥汗元年(1251年、蒙哥繼位當年即改元),蒙哥以二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南征大理;以三弟旭烈兀為主帥,進行第三次西征。忽必烈率軍於蒙哥汗四年(1254年)攻滅大理,對南宋形成三面包圍。而旭烈兀則在西征中消滅盧爾政權、木剌夷國、阿拔斯王朝、阿尤布王朝,橫掃小亞西亞。在蒙哥統治時期,蒙古的版圖幾乎達到最大。

    蒙哥汗八年(1258年),蒙哥親率大軍南下,和二弟忽必烈、大將兀良合臺會合,三路圍攻南宋,其中蒙哥率主力進攻四川。蒙哥汗九年(1259年),在對合州(重慶市合川區)的進攻中,蒙哥所指揮的軍隊受阻於釣魚城下,接連幾個月都沒能攻破城池。當年八月的酷暑之中,蒙哥於釣魚城外軍營中去世,死因成謎,有說是得了急性痢疾,有說是不慎落水,還有的說是被釣魚城中守軍發射的矢石擊中身亡,總之沒有明確定論。蒙哥去世時,年五十一歲。

    忽必烈北返後,依靠漠南漢地的儒生和世侯的支援,開始和領有漠北本部的嫡幼弟阿里不哥展開對蒙古汗位的爭奪。為了彰顯自己的繼位合法性,忽必烈於中統元年(1260年)五月在燕京(北京)自行召開忽裡臺大會,釋出以漢家制度書寫的登基稱帝詔書,自稱“大蒙古皇帝”,建元“中統”,尊稱兄長蒙哥為“先皇”。忽必烈即元世祖。

    至元三年(1266年),元世祖已經擊敗弟弟阿里不哥,一統蒙古本部,遠在西邊的三弟旭烈兀也對皇帝兄長表示臣服,蒙古本部已經安定。當年,按照中原制度修造的蒙古太廟落成,元世祖將之前歷任蒙古大汗按照漢法追尊為皇帝,上廟號、諡號,神主送入太廟加以供奉;其中成吉思汗被尊為“太祖”、窩闊臺汗被尊為“太宗”,元世祖的生父、監國兩年的拖雷被追尊為“睿宗”,貴由也被尊為“定宗”。

    三、明憲宗朱見深(朱見濡):

    大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十二月初九,明英宗長子誕育於京師皇宮,起名為朱見深,母為貴妃周氏。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明英宗倉促出兵征討瓦剌。出征前,為了安定社稷,明英宗立時年兩歲的皇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命弟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八月,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役中戰敗被俘,大明社稷危在旦夕。在兵部侍郎于謙等主戰大臣的堅持下,孫太后(英宗生母)下詔立郕王朱祁鈺為新帝,即景泰帝,並尊被俘的英宗為太上皇。為穩定人心,景泰帝依舊保持皇太子朱見深的身份不變。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在群臣及孫太后的強烈要求下,景泰帝不情願地將太上皇英宗迎回京師,安置於南宮榮養(實際是軟禁),以免太上皇對自己的皇位產生威脅。而出於同樣的目的,皇太子朱見深在景泰三年(1452年)被叔父景泰帝改封為“沂王”,出宮居住,大明儲位改由景泰帝的親兒子、朱見深的堂弟朱見濟繼任。

    假如沒有後面發生的那些事情的話,朱見深這個廢太子將以普通藩王的身份,在預定好的封地裡(甚至就在京師府邸中)小心謹慎、提心吊膽地過完雖富貴不缺、但乏味無趣,甚至惶恐驚懼的或長或短一生。

    被廢為沂王時,朱見深只有六歲,父母不在身邊,祖母孫太后也不能時時照顧他,很是可憐。幸好當年負責撫育他的宮女萬貞兒沒有離開,一直陪伴在朱見深身邊,幼年朱見深這才稍稍感到一些安全和溫暖,得以在困境中平安成長。

    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皇太子朱見濟患病去世,此後景泰帝也沒能誕育皇子,大明國本空置許久,社稷不能安定。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感染風寒導致病重,隨即病危。一些有野心的臣子趁機策劃發動“奪門之變”,擁立太上皇英宗復辟,再次登基,奪回了闊別七年之久的皇位。

    復辟之後,英宗廢黜了景泰帝父子的皇帝、皇太子稱號,重新冊立自己的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但因為禮官的失誤、以及英宗本人的疏忽,導致在頒佈詔書時,皇太子的名諱被誤寫為“朱見濡”。皇帝一言九鼎、發出的聖旨沒有更改的可能,所以朱見深從此改名為“朱見濡”,之後的三十年中一直使用這個名字。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明英宗駕崩,皇太子朱見濡奉遺詔登基,改明年為成化元年,即明憲宗成化帝。

    明憲宗登基後,再也沒有人可以干涉他的私生活,因此,明憲宗立萬氏為貴妃、並廢黜了和萬氏發生衝突的吳皇后。從此,內宮中除了皇太后之外,再也沒有哪個女子敢和萬貴妃作對,即使是新立的王皇后也不行。

    繼位初年,除了私人生活外,明憲宗其實在治理國家、處理朝政方面做得還不錯。成化元年(1465年),明憲宗將當年被誣陷殺害的于謙等人平反,恢復于謙官職。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憲宗對廢黜自己皇太子之位的叔父景泰帝不計前嫌,將叔父恢復了帝號,按皇帝規制重修陵寢,給叔父上諡號“恭仁康定景皇帝”。此舉得到天下稱頌,明英宗奪門之變的負面影響因此得以消除。

    在位前期,明憲宗還重用賢臣李賢、彭時、商輅等大臣,施行善政,安定荊襄流民、收復河套、平定西南,設立哈密衛,清剿建州;種種措施,使得成化初年的社會經濟得到恢復、民間安居樂業,百姓稍稍能休養生息。成化初年的朝廷也是人才濟濟,朝政較清明。因此,繼位初期的明憲宗博得了朝野內外的一片讚譽之聲。

    但明憲宗在位後期,因為寵幸宦官、親近佞臣,又怠於政事,長期不見大臣,政治趨向於保守頹廢。明憲宗統治後期,主要有三大弊政:西廠、皇莊、傳奉官;這些弊政使得君臣關係緊張、百姓利益被強行攫取、“國家公器”轉為“人主私產”,大大敗壞了朝廷的法度、和皇室的名聲,大明吏治的敗壞由此開端。

    因為寵愛萬氏,所以明憲宗的第一個皇子也是萬氏所出,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三十七歲的萬氏為憲宗誕育了皇長子,大喜過望的明憲宗晉封萬氏為貴妃。原本明憲宗準備冊立皇長子為皇太子,可就在成化二年(1466年)十一月,皇長子便夭折了,名字也沒來得及起。此後,萬貴妃失去了生育能力,再也不能誕育子嗣。

    成化五年(1469年)四月,賢妃柏氏誕育了明憲宗的次子,滿週歲後取名為朱祐極。成化七年(1471年)十一月,明憲宗冊立皇次子朱祐極為皇太子,以固國本。可僅僅兩個月後,成化八年(1472年)正月,皇太子朱祐極也夭折了,年僅三歲。明憲宗痛心不已,追諡早逝的次子為“悼恭太子”(在民間野史、及清朝編纂的《明史》中,都將悼恭太子的夭折歸於貴妃萬氏的陰謀所致,不過此事沒有實證)。

    成化五年(1470年)九月,明憲宗在偶然檢視藏書閣(即小金庫)時,對管理內庫的宮女紀氏(廣西瑤族土司之女,因家族作亂,明軍平叛後紀氏被沒入宮中為宮女)產生了興趣,興致盎然之下寵幸了紀氏。紀氏因此有孕,於成化六年(1470年)七月誕育了明憲宗的第三子。

    對皇三子的降生以及幼年遭遇,《明實錄》和《明史》的記載相互矛盾,但根據更加真實的《明實錄》記載來看,明憲宗事先是知道皇三子的存在、心知肚明的,但他為了照顧萬貴妃的情緒,於是沒有公開此事,刻意隱瞞了皇三子已經出生的訊息(明史的記載則是我們所熟知的——皇三子被偷偷生下、為了躲避萬貴妃的迫害而東躲西藏、六歲都沒有剪胎髮)。

    直到成化十一年(1475年)四月,憲宗鑑於皇宮失火、乾清門被損壞,認為上天以此警示他,於是才向朝野宣佈了皇三子早已出生之事,同時為皇三子起名為朱祐樘。當年十一月,朱祐樘被立為皇太子(具體內容,請閱我之前的文章《亦非陰鷙之謀、徒以恃寵溺愛——萬貴妃和孝穆紀太后的那段史實》)。

    《明史》的記載——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三月,明憲宗在萬貴妃的挑唆下,試圖廢黜皇太子朱佑樘、以皇四子朱祐杬代替。但在朝中重臣、賢德宦官、及皇太后周氏的強烈反對下沒有能夠辦成。同時泰山發生地震、表示上天在對此事加以警告,明憲宗心中惶恐,就此打消了更換儲君的心思。

    “陰謀”沒能得逞,使得萬貴妃怒羞交加、又無可奈何。本來萬貴妃就已年老(年過五十了),再加上心氣鬱積、氣悶難消,所以心疾轉為病症,且逐漸加重,久久不能痊癒。兩年後,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正月,萬貴妃因病去世,年五十八歲(《明史》的記載,也就當看個故事罷了,清朝編纂的史書,能對明朝有客觀評價麼)。

    明憲宗自兩歲起,就由萬貞兒(萬貴妃)加以照顧、撫育,三十多年來早就習慣了萬貴妃的細心侍候、貼身陪伴,即使萬貴妃已經年老體衰,明憲宗也並不覺得有什麼不滿,時刻不離其左右,一定要看見萬貴妃才安心。所以,萬貴妃因病去世後,明憲宗如同失魂落魄一樣,精神萎靡、魂不守舍、做什麼事情都失去了興趣,還多次獨自一人喃喃自語:“萬侍長走了,吾亦將去矣。”正月之後,明憲宗的身體狀況日漸衰弱,情緒不振,心疾嚴重。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四月,知道自己時日已經不多的明憲宗強打起精神,為皇太子朱祐樘挑選了河間府興濟縣國子監監生張巒之女張氏為太子妃,給兒子兒媳舉行了盛大的婚禮,了卻了一樁最大的心事(當年憲宗之父英宗也是想親自給兒子舉行大婚禮儀,但就在正式舉行大典的半年前,明英宗卻駕崩了,導致憲宗登基後才舉行大婚,這也是明憲宗一生中最大的憾事。所以明憲宗不想皇太子朱祐樘也重蹈自己的覆轍,沒能由父親親自主持舉行大婚典儀,因此才強撐病體給皇太子舉辦了大婚)。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明憲宗久病不愈、且轉為病危。九月初一,皇太子受命在文華殿代替皇帝處理政務。九月初九,明憲宗朱見濡於乾清宮駕崩,年四十一歲。皇太子受遺詔,於九月十三登奉天殿,繼位為帝,以明年為弘治元年,即明孝宗弘治帝。

    明孝宗登基後,為父親追上廟號“憲宗”,追尊諡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安葬於昌平皇陵區內的茂陵。明憲宗朱見濡,是中華歷代正統王朝中,第三個獲得“憲宗”廟號的皇帝。

    除了唐憲宗李純、元憲宗蒙哥、明憲宗朱見濡這三位中華正統王朝中得到“憲宗”廟號的皇帝之外,在中華地方政權中,也有一位獲得“憲宗”廟號的帝王,就是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位——

    四、大理憲宗段正嚴

    宋元豐六年(1083年),在大宋藩屬大理國都城羊苴咩城(雲南省大理市)中,大理國王段正明之弟段正淳的長子降生了,段正淳為其取名為段正嚴(這輩分名字、嘖嘖),這就是金庸大師的經典作品——《天龍八部》中大理世子段譽的原型(段正嚴又名段和譽)。當然,段正嚴的母親不叫“刀白鳳”,而是叫“高升潔”,是大理權臣高智升之女、高升泰之妹。

    宋紹聖元年(1094年),大理國王段正明在權臣高智升父子持續十多年的巨大壓力下,不堪繼續忍受,於是主動將皇位禪讓於高智升之子、大理清平官、善闡侯高升泰,自己則避位為僧,到崇聖寺出家。大理(前理)段氏政權暫時中斷傳承。不過段正淳是高升泰妹夫,段正嚴是高升泰外甥,所以即使國家滅亡,他們還是待遇照舊,沒有受到什麼迫害。

    高升泰受禪後,改國號為“大中”。但稱帝兩年後,高升泰就突然中風,不能繼續治理國家。為保持高氏的富貴和權勢,高升泰在臨終前遺命兒子高泰明取消“大中”的國號,放棄帝號,把國家還給段氏。

    宋紹聖三年(1096年),高升泰去世,其子高泰明遵從父命,迎立段氏皇族、也是自己姑父的前大理國王段正明之弟段正淳為帝,復“大理”國號。史書中稱段正淳稱帝后的大理國政權為“後理”,段氏皇族傳承得以恢復。段正淳即大理第十五代國王——中宗文安帝。

    高泰明將帝位還給段氏後,自號“中國公”、領“布燮”(相國)之職,並迫使段正淳下詔宣佈此後由高氏家族世系大理布燮,執政國政。大理政令都由高氏所出,華人稱高氏為“國主”,外國使節來大理出使,都先拜見高氏布燮,再參拜段氏國王。從段正淳開始,“段姓有國無權,高姓有權無國”是大理的常態。

    宋大觀二年(1108年),段正淳覺得這個皇帝當得也沒什麼意思,於是學著先王們的樣子,把皇位禪讓給兒子段正嚴,自己到無為寺出家為僧。段正嚴是高泰明的表弟,又識相知趣、性格溫和,因此高泰明對新帝還算客氣,段氏、高氏相安無事,段正嚴得以順利繼任大理第十六代國王。

    宋大觀四年(1110年),大理布燮高泰明平定滇東三十七部叛亂後去世,其弟高泰運、其子高明清、其孫高量成先後就任大理布燮,襲中國公,高氏勢力始終控制著大理。

    段正嚴的皇后高氏,是高泰明之女、高量成的姑母(這岔了輩了,段正嚴和高泰明是表兄弟,所以他是高氏表叔),但是沒有誕育子嗣。為了安撫平衡高氏,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段正嚴將女兒昭慶公主嫁給高量成為妻,繼續維護著段、高兩家的姻親關係(又岔了輩了)。高氏因此對段氏皇族還算客氣尊重(只要不牽扯到權力分配就好)。

    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段正嚴已經在位三十九年,年紀也到了六十五歲。因為段正嚴的皇后高氏沒有親生兒子(即段正嚴沒有嫡子),而段正嚴其他妃子又生有很多兒子,所以段正嚴晚年“諸子內爭外叛,權臣傾軋內訌,致使骨肉相殘”。

    心灰意冷之下,段正嚴不願再留在帝位上,於是在和女婿高量成商量後,將皇位禪位給兒子段正興(高量成之妻昭慶公主同母弟),自己則依照大理段氏皇族的傳統,在父親文安帝段正淳當年出家的無為寺削髮為僧,法號廣弘法師。段正嚴是大理段氏中,第九位出家為僧的國主。

    段正嚴出家後,繼任的段正興性格柔弱、更加不能控制、平衡高氏權臣。而高氏現任家主高量成心地比較純良、手段也不如先輩狠辣,因此在宋紹興二十年(1150年)被堂侄、高泰明的嫡曾孫高貞壽奪去了“中國公”封爵、及大理布燮職位。高量成和妻子昭慶公主返回高氏封地楚雄府,自號護法公,和高貞壽分庭抗禮。

    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高貞壽去世,其子高壽昌年幼,繼承“中國公”封爵後,不被其他高氏家族成員所認同。高升泰之弟高升祥的後裔們支援高貞壽的弟弟高貞明和侄子高壽昌爭奪爵位,高氏因此引發內訌,對大理的控制不再有力。

    宋淳熙三年(1176年),出家已經二十九年的廣弘法師,在兒子段正興的陪伴下,安然圓寂於無為寺,年九十四歲,這個時候,大理在位皇帝已經是他的孫子段智興了。段智興為祖父廣弘法師上諡號為“宣仁皇帝”,上廟號“憲宗”,在祖父身後恢復了他皇帝的身份。

  • 2 # 使用者楊緒成

    1唐憲宗李純。憲宗的廟號代表: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

    2蒙古憲宗蒙哥。憲宗的廟號代表:桓肅皇帝。

    3明憲宗朱見深。憲宗的廟號代表: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至孝純皇帝。

  • 3 # 紅黑亂侃

    歷史上一共有4位憲宗皇帝,他們共同的特點是:繼位之初危機重重,繼位之後幹出了一番大事業,留給後世的是一個瑕不掩瑜的局面。

    這4位憲宗皇帝分別是:唐憲宗李純,大理憲宗段正嚴,元憲宗蒙哥,明憲宗朱見深。

    想要更深刻地理解“憲宗”這個廟號代表的意思,我們需要先看看這4位皇帝都幹了什麼。

    一、唐憲宗李純

    李純是歷史上第一個憲宗皇帝。他是唐朝第12個皇帝,出生於安史之亂之後23年,登基於安史之亂之後50年。

    安史之亂之後的皇帝,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有一部電視劇叫做《大唐榮耀》,應該很多人看過。這部劇裡,男主李俶是唐玄宗的皇長孫,他和女主沈珍珠生下的長子,就是唐憲宗李純的爺爺。

    唐憲宗登基的時候,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看起來就快要完蛋了。

    歷時8年的安史之亂,耗盡了唐朝2代皇帝的精力,終於得以平息。但是唐朝並沒有因此回到正軌,而是迎來一個新的大動盪時代,不可避免地迅速衰落。

    這是唐朝在安史之亂之後發生的歷史事件:

    唐代宗時期,長安被吐蕃洗劫一空,皇帝倉皇逃命;外有藩鎮坐大,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內有宦官和弄臣爭權奪利,帝國動盪不安。唐德宗時期,皇帝因為對藩鎮強硬,導致藩鎮叛亂,動亂之中,長安淪陷8個月,李唐宗室被大肆屠殺,唐朝陷入安史之亂後最黑暗的時刻。唐順宗時期,皇帝中風半癱瘓,登基的時候連話都說不上來,還因為變法觸犯了宦官的利益,被迫禪位給太子,自己當太上皇去了。

    就這樣,28歲的唐憲宗李純登上了皇位。曾經的大好河山,如今放眼望去,滿目瘡痍。

    為了重整河山、重振朝綱,唐憲宗在位15年間,幹了這3件大事:

    1、削平藩鎮

    這是唐憲宗最大的功績。

    自安史之亂後,藩鎮問題就成了唐朝的頑疾。唐德宗試圖削藩,結果卻是天下大亂,首都淪陷。

    唐憲宗才登基沒幾個月,西川節度使劉闢就發動叛亂。年輕的唐憲宗力排眾議,派兵討伐。最終劉闢兵敗被俘,唐憲宗大獲全勝。這是李唐25年來,對藩鎮最大的一次壓制。

    後來,雖然在削藩的道路上遇到過挫折,打過敗仗,但是唐憲宗毫不妥協,先後平定多地叛亂,除了相對獨立的河北三鎮之外,大體上算是搞定了藩鎮問題。

    2、重用賢相

    作為一個皇帝,想要幹大事,就得會任用賢能。唐憲宗正是這麼一個善於用人的皇帝。

    他任用了一批人品正、能力強的宰相,如策劃平定西川和鎮海二個藩鎮的李吉甫、提拔過多個日後宰相的裴垍、親自掛帥督戰平淮西的裴度等。並且,他賦予了宰相們極大的信任和權力。

    在這些能幹的宰相和其他重臣的輔佐下,唐朝出現了“中外鹹理,紀律再張”的局面。

    3、發展經濟

    減輕江淮賦稅負擔、營田養兵減輕財政開支、委任善於理財的宰相……唐憲宗繼位之後,展開了一系列經濟改革,以發展經濟,並減輕民眾負擔。

    雖然不復貞觀與開元時期的盛況,但是唐朝的經濟和民生情況,總算有了些起色。

    唐憲宗統治年間,是中晚唐百餘年的黑暗中,難得振奮人心的時代,史稱“元和中興”。

    二、大理憲宗段正嚴

    大理憲宗段正嚴,就是《天龍八部》男主角段譽的原型。他26歲登基,65歲退位出家,94歲去世,是大理在位時間最長、壽命最長的皇帝。

    段正嚴登基的時候,大理皇室被高氏架空,甚至都被改朝換代過一輪了。

    高升泰一度奪走了大理的皇位,後來又在臨終前命令兒子高泰明把皇位交還給段正嚴的父親段正淳。

    高泰明雖然做了相國,卻一直把持朝政,人稱“高國主”,就連別國來朝貢,都去拜見相國。

    在位39年,段正嚴算得上勵精圖治。他主動向宋朝示好,接受宋朝的冊封,在與宋朝的往來中得到了許多賞賜,並與宋朝進行規模不小的貿易往來。

    但是,以他一人之力,終究無法改變高氏架空的局面。到了段正嚴晚年,高氏爆發內訌,搞得局勢動盪,段正嚴的兒子們也不安分。心力交瘁的段正嚴,在64歲那年禪位給兒子段正興,自己出家為僧。

    三、元憲宗蒙哥

    蒙哥,是大蒙古國的大汗。嚴格來說,他並沒有當過元朝的皇帝,元憲宗的廟號,是元朝建立者忽必烈後來給他追封的。

    他的父親名叫託雷,正是《射鵰英雄傳》裡和郭靖一起長大的蒙古小王子。蒙哥本人則在《神鵰俠侶》裡出場,在襄陽城外被楊過用石塊擊斃。

    當然,歷史上的蒙哥並不是死於襄陽,而是在釣魚臺城下去世。他的死因是千古之謎,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蒙哥繼位的時候,橫掃亞歐大陸的大蒙古國,看起來就要散架了。

    蒙哥在母親的幫助下,經過激烈的鬥爭,奪得大汗之位,並廢了很大功夫,把大蒙古國重新捏合起來。他在位時間不長,只有短短8年,卻幹了不少大事。

    1、滅大理

    1252年,蒙哥命令他的弟弟忽必烈攻打大理。1年半之後,大理國王段興智投降,雲貴高原正式納入大蒙古國版圖,並在大蒙古國分裂之後,歸元朝管理。

    2、徵西亞

    1253年,蒙哥派弟弟旭烈兀遠征西亞,軍隊一路高奏凱歌,滅了多個王國,抵達今天巴勒斯坦地區,聽到蒙哥去世的訊息之後才返回。

    3、攻南宋

    1258年,蒙哥親率主力,進攻南宋,攻克了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區。然而,下半年,蒙哥就在釣魚城(如今的重慶釣魚城)下去世

    可以說,大蒙古國是在蒙哥手下進入了鼎盛時期。

    四、明憲宗朱見深

    朱見深是明朝的第8個皇帝。他的名氣不如他的父親大,也不如他的兒子大。

    他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葬送明朝的幾十萬軍隊和眾多的文臣武將。他的兒子是明孝宗朱祐樘,“弘治中興”的締造者,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皇帝。

    明憲宗本人最廣為人知的,可能是他的寵妃萬貴妃。萬貴妃比朱見深大17歲,卻寵冠後宮。明史上說,她為了爭寵,不許後宮別的妃子生育,就算懷孕了,也要打掉,明憲宗對此不聞不問。

    但是,這個祖孫三代里名氣最小的明憲宗,或許是3人裡最出色的皇帝。

    明憲宗登基的時候,曾經揚威漠北的大明王朝,看起來就快要完蛋了。

    經歷過土木堡之變,明朝國力嚴重下滑,國內大規模動亂不斷,蒙古和女真屢屢犯邊,內憂外患接踵而至。

    為了把明朝拉回正軌,明憲宗幹了這3件大事:

    1、南平叛亂

    土木堡之變後,侯大狗等人起兵作亂。一開始,明朝內憂外患,無暇顧及。到明英宗復位之後,下詔平叛,卻毫無辦法。藤峽盜亂逐漸從廣西蔓延到廣州,範圍越來越大。

    明憲宗一登基,就派兵平叛,歷時8年,終於平定藤峽盜亂,讓當地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2、北擊胡虜

    河套地區向來是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的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舉足輕重。但朱祁鎮放任蒙古韃靼部侵佔河套地區,給中原帶來極大隱患。

    直到成化年間,明憲宗一改多年來在河套地區的消極防禦姿態,主動出擊,攻擊韃靼部老巢,終於收復了河套地區。

    面對經常犯邊的建州女真,明憲宗的態度也很強硬,發兵5萬,沉重地打擊了女真,讓他們消停多年,史稱“成化犁庭”。

    3、安置流民

    荊襄流民,又是朱祁鎮留給明憲宗的爛攤子。他們是因為土地兼併或徭役所迫,不得不逃到荊襄地區,謀生的農民。明憲宗繼位的時候,荊襄一帶已經聚集了百萬流民,並聚眾起義。

    明憲宗一方面對起義軍進行武力圍剿,另一方面,把一部分流民遣回原籍。後來,又吸取經驗教訓,採納大臣的建議,在荊襄地區設定鄖陽府安撫流民,把他們留在當地開墾田地,歷時12年,終於把流民安置妥當。

    明憲宗的一系列操作,把風雨飄搖的明朝拉回正軌,併為有名的“弘治中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寫在最後

    看完這4個皇帝的介紹,想必大家都有一個概念了:能叫做憲宗皇帝的,都不是普通的皇帝。他們在繼位之初,都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局勢,但是都立下了值得稱讚的功績。

    古代的廟號,幾乎代表著對帝王的蓋章定論,是對皇帝生前功績和過失的總體評價。

    諡法對“憲”的解釋是:博聞多能曰憲。意思是,減溫廣博,知識豐富,能力很強。

    對比這4個皇帝的生平,可以說是很貼切了。

    同時,諡法裡的“憲”字還有另一層意思:雖多能,不至於大道。意思是,在個人品行修養或施政綱要方面仍有缺失,達不到最佳標準。

    讓我們看看這幾個憲宗皇帝都有什麼過失:

    唐憲宗李純,晚年昏庸,荒廢國事,解決藩鎮問題也不夠徹底,他去世後不久,河朔三鎮就重新叛變。大理憲宗段正嚴,終其一生也無法解決高氏架空皇權的問題,晚年更是由於高氏內訌導致局勢動盪,心灰意冷之下退位出家。元憲宗蒙哥,繼位之初沒能徹底捏合大蒙古國,去世之前又沒有指定繼承人,為大蒙古國的分裂埋下伏筆。明憲宗朱見深,建立西廠,設立皇莊,對明朝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破壞。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憲宗”這個廟號,總體來說是褒揚的廟號,誇讚皇帝聰明能幹。與此同時,也包含著不夠盡善盡美的意思,因此不能和“太宗”“高宗”這樣代表著極大讚譽的廟號相比。

  • 4 # 歷史星空的映象

    歷史上的憲宗統計如下。

    01、唐憲宗(李純 )。

    02、大理憲宗(段正嚴)。

    03、元憲宗(蒙哥)。

    04、明憲宗(朱見深)。

    另外,北韓和越南也有憲宗。

    北韓

    01、高麗憲宗(王璋)。

    02、北韓憲宗(李奐)。

    越南

    01、陳憲宗(陳旺)。

    02、黎憲宗(黎暉)。

    03、莫憲宗(莫福海)。

    04、阮憲宗(阮福明)。

    首先我們要知道諡號和廟號都是在帝王死後才有的稱呼,作為對他們一生的總結。

    在唐朝之前的帝王諡號都比較簡單,所以很容易透過諡號來蓋棺定論,但是從唐朝開始諡號變得很長很複雜,也就失去了之前的作用,相反從南北朝時期開始氾濫的廟號在唐朝之後的歷史時期可以說是每一位主要的帝王都有。從這個時候起廟號就代替了諡號的作用。

    “憲”在諡法中的解釋是博聞多能曰憲。意思就是指被稱為“憲”的帝王知識和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強,一般這樣的帝王都比較聰明,屬於一代英主。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三位憲宗皇帝。

    先說唐憲宗

    唐憲宗對內任用賢臣,對外平定藩鎮。使唐朝暫時恢復了統一,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復,開創了"元和中興"的安定局面。唐憲宗年間主要的貢獻就是平定藩鎮,使唐朝後期的統治危機有所緩和。

    再說大理憲宗

    大理憲宗對內以仁慈的統治風格治國,減輕徭役賦稅,對外與周邊的國家尤其是宋朝保持了友好的往來關係。他統治的中後期是遼宋金三國之間的格局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重要時期,此時的大理國在段正嚴的治下始終保持著穩定的狀態。大理憲宗始終無法改變的是高氏專國的局面,但即使是這樣,他仍然透過充分利用高泰運和高明順對高智昌的不滿並故意傾向高明順,使高氏集團內部出現矛盾,從而鞏固了段氏在大理國的統治地位。

    後說明憲宗

    明憲宗透過任用賢臣、寬免賦稅、減省刑罰,使社會經濟漸漸復甦,同時平反於謙的冤案,造就了寬鬆的政治氣氛。而平定瑤族之亂、荊襄亂匪、靖州苗民之亂和擊敗女真使大明王朝從明英宗時期的衰退陰影中逐漸走出來。然而,傳奉官、皇莊和西廠的設立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大明王朝的政治、經濟和法律的正常運轉。明憲宗可以說是明朝最被低估的皇帝,通常在人們的印象中明憲宗是一個很荒唐的皇帝,但實際上他才是明朝真正的中興之主,從正統年間的土木堡之變到明朝國力的恢復,明憲宗年間是最關鍵的時期。

    總體而言,三位憲宗皇帝都是不錯的有為之君。

  • 5 # 寄葦蝦

    其除了廟號,諡號也有帶憲的,清世宗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年號是雍正,應該是比較著名的帝王了,承上啟下連線了康乾盛世。清代諡號比較長(唐以後就開始了),但常用的是最後一個字,比如順治:世祖章皇帝,康熙:聖祖仁皇帝,乾隆:高宗純皇帝。《逸周書·諡法解》博聞多能曰憲。雖多能,不至於大道。但是‬雍正‬的諡號‬用‬憲‬,感覺更多的‬是‬從‬嚴格法‬‬紀,改革‬制度‬上講‬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華為蘋果OPPO你感覺哪一個價效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