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蟲藝雜談
-
2 # 天府武安君
這個問題已經觸及到了靈魂和本質了。1929年-1933年席捲西方世界的經濟危機,是一場由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生產力爆發,而工業產品流通渠道不暢引發的一場關於生產力和貿易渠道矛盾的經濟危機,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大量工廠由於過剩的產能和產品,傾倒了大量不能長期儲存的產品,比如我們熟知的牛奶等。當時正在學初中歷史的我們發出了靈魂拷問:為什麼這些資本家不把傾倒的食品低價或者免費發放給那些飢餓的窮人呢?這樣白白浪費不是更可惜嗎?我們回到今天的問題,疫情影響下,大家的收入下降,但是由於國家為了緩解疫情對整個經濟發展體系的破壞,在現階段只有放水救濟經濟,但是這也同時導致了在產能不變甚至萎縮的情況下,由於市場貨幣增多,物價就飛漲起來,最典型的就是前段時間的豬肉等。那麼題主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難道不該低價促銷嗎?
這是由於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國民經濟部門是一個整體的迴圈體系,分別由基礎銀行體系、生產部門、居民部門這三大塊組成,在這其中,基礎銀行體系是貨幣供應部門,生產部門是最核心的產能出發地,而居民部門是最終的產品消費落腳地。三者是一個迴圈流通的閉迴圈系統。其內在邏輯是這樣傳導的:央行放水到基礎銀行體系,然後銀行體系透過貸款的方式將貨幣放水給了生產部門(這個生產部門包括原材料類礦業),生產部門再生產產品的同時,以工資報酬的形式將貨幣發放給產業工人,這樣下游的居民部門就獲得了從央行傳匯出來的貨幣。但是我們要清楚,貨幣流通是有折損的,就是說,離貨幣水龍頭越近的部門,獲益是最多的,那麼作為遠端的居民部門,只有從生產部門獲得工資報酬的形式,其在央行大放水的過程中是獲益最少,也就是最吃虧的群體。以上這就是整個央行貨幣傳導機制。
在當前的疫情影響下,我們看到基礎銀行體系由於國家的大放水,流通出了大量的過剩貨幣,而生產部門由於產能萎縮或沒有大的改進,其產能基本持平,這就造成了生產部門單位生產成本同樣水漲船高,因為產品原材料由於貨幣氾濫大幅提價。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生產部門的產品降低售價促銷給居民消費部門,那麼就只有一個結果:生產部門不堪成本上升而售價降低導致利潤萎縮,甚至負利潤直接負債經營或破產,這樣就會造成大批工廠破產。工廠破產就意味著大批產業工人失業,失業人口數量是一個國家最擔心的問題。不僅造成了整體居民部門獲取收入的渠道變窄同樣造成收入下降,而且會釋放大量的社會閒散人口危害社會安穩。因為,從整個國家的高度,只能支援核心的生產部門保有生產利潤,這樣才能有資金源源不斷的流入居民部門,哪怕居民部門因為遠離貨幣水龍頭會吃虧,但是從大局來看,也比讓國家擠壓生產部門縮減利潤後大批產業工人失業,失去收入來源引發社會動盪好得多了。我們一定要清楚,對於國家來說,考慮的永遠是整體,而不會是單一部門。
因此,這樣的話就清楚了,生產部門不降價保有利潤是為了將央行放水的貨幣透過生產部門傳導到遠端的居民消費部門,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可以流轉的閉迴圈。如果直接讓生產部門降低售價導致破產的話,那麼最終受損的還是最終的居民部門。因此,從國家的高度來看,只有堅持這個完整的貨幣傳導機制才能保障整個國民經濟的平穩執行,單一的向某個部門傾斜,比如直接向末端的居民部門發錢,沒有中間生產部門的傳導,這樣是不可持續的,最終受害的,還是抗風險能力最差的居民部門。
-
3 # 小魚7號
我附近的購物中心裡面有一家中式快餐店,我一直去的,年前一份手撕包菜加一份白米飯一共7塊錢,現在漲到9塊錢,還有一家正新雞排店,年前一塊雞排加一杯橙汁12塊,現在漲到15塊,他們知道漲價生意會不好,不漲價生意可能做不下去,這次疫情讓他們有2個月沒有開門營業還要交房租,現在生意也不太好,都是迫於無奈的選擇!
-
4 # 老三的快樂生活記
你要記住,無論何時物價都不會打折促銷的。生活本事身就是一個生物鏈,每一個行業都能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的收入確實下降了不少,如果物品都打折促銷,那生產和銷售這些物品的人肯定會賠錢,他們賠錢了,手底下的工人和員工肯定掙不到錢,收入肯定也會下降,更有可能會失業!天道有輪迴,總有人賺錢,也總有人缺錢,這個就得看自己的能力問題了,即使今年疫情這麼嚴重,但還是有很多人找到了商機,滿滿的賺了一大盆。
生活嘛,有錢的話就奢侈一點,沒錢的話就簡單一點兒,不要和別人攀比,老想過著有錢的闊生活。個人能力決定你的生活水平的高低,與其去抱怨,不如自己多想想辦法,找找賺錢的門路,有錢才是硬道理呀。
-
5 # 奔跑吧豹哥
我感覺短時間內可以低價或搞活動促一下,等大家收入恢復後再調整上來。畢竟生產成本不降價,客觀來講促也是短時間的
-
6 # 易眼看世
疫情造成的後果不是大家沒錢買東西,而是有錢沒東西,又怎麼會不漲價呢?那些錢原本可買100件東西,因為疫情,只有50件東西了。錢還那麼多,應該漲還是降呢?
若是低價出售,誰先得了豈不合適太多?別人怎麼辦?所以相應要減少工資,降低消費。待生產水平上來再行漲工資,降售價,促消費。這件事只可考慮大局,不會照顧人情。但是,政策偏向低收入人群是比較靠譜的做法。比如指定商品價格保民生,向生活困難者發放實物或現金補助,是出於穩定社會,及人道主義精神。
回覆列表
本身社會就是多層面的 環境 收入 價值觀都是有區別的 但生活首先需要務實 大多數沒有正常收入的更要懂得居安思危的消費觀 這樣才能減少窘境 至於價格定位也是多層次的 有時間價值的如 時令素菜鮮果 品質分配也是多重價 時尚通貨與庫存都是不一樣的價位 物質時代選擇性還是廣泛 所以市場經濟就是隨行就市的才合乎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