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聰明的小龍女
-
2 # 龍雲思鄉
論功勳,于謙第一!~~
論氣節,文天祥第一!~~
附:我曾在舊書攤看到一佛教徒刊印一宣傳佛教小冊子,其中提到”史可法乃是文天祥轉世再生,歷經兩世,仍降生奉命於民族國家危難之間,忠貞氣節操守不變!
此僅複述,無法確證!
-
3 # 午夜夢醒18
于謙守北京,擁立新帝功勞大,史可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殉節忠臣,文丞相拒勸降而毅然赴死,氣貫長虹,真英雄,真烈士,古今罕見。
-
4 # 書華36
文天祥氣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愛國忠君!死於敵手,成就了一世英名,是英雄的代名詞。
于謙功勳卓著:保家衛國,投筆從戎,文人的榜樣。可惜英宗復辟,為正名,也防于謙與朱祁鈺聯手,以謀反之名被殺害,華人垂淚。死後抄家,家中除皇帝賜的寶劍和一套衣服外,家徒四壁,兵部尚書,窮到要飯的程度,兵士含著淚抄家。
史可法不屈不饒:是南明的重臣,大清入關後,堅持在南方和沿海,本人一書生,書生氣還很濃。大明氣數盡了,史可法當然回力無天。
-
5 # 甬城阿斌
這三人排名很費斟酌:
首先,于謙的情況與文、史不同,後二位被異族所俘,于謙卻是死於官場鬥爭。因此論戰功,于謙最大,他指揮了北京保衛戰並取得勝利;文天祥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呂文煥若不降元,憑他苦守襄陽六年,完全碾壓文天祥!史可法的戰績一點也沒有,只能排末位;
但是論民族氣節,在敵人面前英勇不屈,從容就義,那以史可法為第一,他的氣節,連滿清也敬佩,為之立祠,並厚養他的母妻;文天祥在這方面就差多了,不但勸弟降元,還表示願出家為道士,以後為元廷任顧問,等於已經軟了半截,不能和史可法比!
于謙領導北京保衛戰,令人敬佩,但他並不是被敵所俘,與文、史沒有可比性;要比,他也只能和檀道濟、岳飛、袁崇煥等人比!
-
6 # 使用者52159788440
他們都是忠臣,不能以氣節排名,因為他們都不是同一代人。這能以歷史上的影響排名:文天祥(他的過零丁洋詩無人不知,特別是最後二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下丹名照汗青)史可法,清兵入關,楊州七日誰人不曉。于謙一顆忠心可照日月,最後寃死。必可在大明朝從朱元璋開始這樣寃死的人多的是!
-
7 # 滄海拾遺錄
謝邀。眾所周知,于謙、史可法和文天祥都是歷史上著名的忠臣和漢族民族英雄。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三人都是飽讀聖賢書,都是進士出身,文天祥還是狀元及第,都在國家危難之際,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對抗外來侵略者,他們民族氣節氣壯山河,名垂青史。如果非要對上述三人的功勳氣節情況進行比較做一個排名,個人認為,次序應當是于謙、文天祥和史可法。下面就排名的依據簡要地解釋一下。
在創下的歷史功勳方面,于謙無疑是獨佔鰲頭。1492年,在“土木堡之變”以後,得知明英宗被俘,留守在北京的文武大臣驚慌失措,因京師空虛,國無君主,不少大臣建議遷都南京。在此國家危難之際,時任兵部侍郎的于謙(兵部尚書已在土木堡殉國)力排眾議,堅決反對遷都南京,以免重現南宋的悲劇,出於國家利益考慮,帶頭擁立明代宗朱祁鈺,並下令整備軍備,下令各地勤王,準備京師保衛戰,最終成功擊退也先進犯,使得大明續命100多年,不然歷史上就會提前出現南明政權。文天祥和史可法都承命於國家遭受異族入侵之際,雖然深知大勢已去,但仍然奮戰到底,但畢竟沒有立下大的功勳戰績,相對來說稍遜一籌。
此外,于謙一生清正廉潔,為官向來以國家利益為重,“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正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在被英宗抄家時,家無餘財,讓抄家的錦衣衛都深感佩服和同情,文天祥狀元出身,一生憂國憂民,在強大的蒙古大軍面前,舍家毀業,報國到底,真正做到了“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此之為大丈夫”。對史可法來說,個人認為他優柔寡斷,這不僅是他自己的悲劇,更在一定程度上鑄就了南明弘光朝的悲劇,史可法雖為官多年,但書生氣很重,在崇禎皇帝殉國後,作為南京兵部尚書的他,在擁立何人繼承大統的問題上,患得患失,優柔寡斷,居然捨近求遠打算迎立遠在廣西的桂王,又在立福王朱由崧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不與朝廷密切溝通,最後又在迎擊南下的清軍的戰略方針出現重大失誤,自己也困守揚州孤城,最終兵敗被俘英勇就義,這也是後世有人對史可法的行為有所看法的原因。
回覆列表
于謙大明忠臣民族英雄功勳最大死的最悲被奸臣和英宗誣陷冤斬抄家排第一,文天祥南宋壯元可惜生不逢時奸臣當道君王無能後被元軍所擒被扣三年宋滅亡後仍寧死不降最終被殺忠誠堅定排第二,史可法於揚州力抗清兵捨身為明浴血奮戰至最後終於勢孤力單寡不敵眾城破人亡戰死沙場最悲壯排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