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自己小的時候,不知是因為當時物質匱乏還是孩子多的緣故,好像是家家生活都是捉襟見肘、缺衣少吃,穿的衣服都是“雷鋒式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且是一件衣服往往是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給老三;在吃的方面更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特別是男孩子較多的家庭(因為男孩子吃的多、飯量大)家長們幾乎天天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填飽肚子而發愁,生產隊每年按工分分配給的口糧根本不夠吃,年年都得靠上面下來的“救濟糧”加野菜才能勉強度日,青黃不接的情形是常有的事兒;記憶最深的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幾乎每天放學到家後放下書包第一件事就是幫媽媽去村裡的碾房“壓碾子”(用石碾子壓玉米麵),在沒事的時候,經常會約上三五個小夥伴去野外挖野菜(主要是苦菜),特別是每逢到了夏末秋初時節,黍穀類或高粱等農作物抽穗後,莊稼地裡會長出很多“烏米”(就是秀出的穗子不長糧食,類似變異的那種黍子或高粱,可以食用,現在可能是因為選種技術原因幾乎很少見了),吃完“烏米”後小夥伴們個個都是滿嘴黑黑的,雖然這種東西在中國的食譜上找不到也根本算不上是什麼美食,但至少在那個經常餓肚子的特殊年代,也不失為一種“生存技巧”!
記得自己小的時候,不知是因為當時物質匱乏還是孩子多的緣故,好像是家家生活都是捉襟見肘、缺衣少吃,穿的衣服都是“雷鋒式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且是一件衣服往往是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給老三;在吃的方面更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特別是男孩子較多的家庭(因為男孩子吃的多、飯量大)家長們幾乎天天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填飽肚子而發愁,生產隊每年按工分分配給的口糧根本不夠吃,年年都得靠上面下來的“救濟糧”加野菜才能勉強度日,青黃不接的情形是常有的事兒;記憶最深的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幾乎每天放學到家後放下書包第一件事就是幫媽媽去村裡的碾房“壓碾子”(用石碾子壓玉米麵),在沒事的時候,經常會約上三五個小夥伴去野外挖野菜(主要是苦菜),特別是每逢到了夏末秋初時節,黍穀類或高粱等農作物抽穗後,莊稼地裡會長出很多“烏米”(就是秀出的穗子不長糧食,類似變異的那種黍子或高粱,可以食用,現在可能是因為選種技術原因幾乎很少見了),吃完“烏米”後小夥伴們個個都是滿嘴黑黑的,雖然這種東西在中國的食譜上找不到也根本算不上是什麼美食,但至少在那個經常餓肚子的特殊年代,也不失為一種“生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