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子73038910

    都有安全和避嫌的作用,一個人去廟裡,在古代那個資訊不發達的社會,很可能被和尚害,特別是女人,不能去。還有廟裡少了東西你也說不清楚了。二個人看井,小心被人丟下去。如果是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另一人就說不清楚了。三個人抗樹,很可能有兩個人會合謀一個人,謀財害命。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可以偷懶,導致矛盾。獨坐莫憑欄,是因為古代建築是木頭的,容易腐化,如果一個人的時候塌了,別人很可能錯過救援你寶貴時間。現在鋼筋水泥建築就沒這個問題了。

  • 2 # 手機使用者50100793622

    看了評論,講的都很到位很現實。因雖然不論是和尚還是道姑,從客觀表面現象是改變了,但是人的慾望和生理性慾望是永遠改變不了的。他(她)是否能作惡要看有沒有時機。比如一個人進廟只要他認為時機已到,就會失去理智而不顧一切,這是天性。因此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

  • 3 # 寶慶故事會

    在農村,老人總是告訴我們:

    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

    這是為什麼呢?

    一人不進廟

    過去,治安條件不好,廟裡的人常形形色色,有的乾脆是歹人霸佔了。因為廟常在高山林內,易於躲避官府查詢。

    所以,一人不進廟,從第一個角度來說,是為了避開歹人。

    廟裡,大都是和尚,又處深山老林,免不了有天高皇帝遠的思想,尤其是見財,見色,起不義之心難免。

    第二個角度來說,是為了避免被壞和尚因錢色起不義之心。

    過去,形形色色的廟很多,除了比較溫和的佛教的廟。還有其他的很多野廟,淫廟。比如狄仁傑從一個小官一戰成名,就是因為在轄區,大量搗毀了淫廟才嶄露頭角的。

    這些野廟、淫廟,都有不同的忌諱,一個人冒失進去,破了禁忌,會惹下麻煩。

    最後,還有一些廟,因為香火少,少有打理,加上古代人比較少,所以常有被一些陰神、惡鬼佔據的。

    一個人進去,很容易被侵軀體。

    兩人不看井

    井水一般比較深,看井時偶爾發生意外,假設其中一人自己掉入井內,如果淹死,另外一人很難能洗清罪名,有嘴沒處說道理。

    其中還有個故事,唐朝路上兩個書生一起進京趕考。

    A書生很富,B書生很窮,於是B書生新生歹意。

    路上,碰到一口井,B書生就喊A書生:快來,你看井裡有什麼東西冒出來。

    A過來一看:沒有啊,啊,,,,啊,,,,,,啊。

    A被B一腳踢了下去,等A淹死,撈走了錢物B一個人走了。

    三人不抬樹

    除了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

    還聽到三人不抬樹的說法。

    這也有一個故事,說是趙錢孫三個朋友。趙錢兩人,一個貪圖孫姓朋友的錢財,一個貪圖孫姓朋友的妻子。

    三人砍了棵大樹,兩個人很難抬得動,於是三個人一起抬。

    趙錢兩人故意讓孫姓朋友抬前面,他們一個抬中間,一個抬後面。抬中間的趙偷偷往後面移動,導致抬前面的孫越來越重,力氣都壓在他肩膀上,最後山路崎嶇,控制不了角度,活活被樹壓死了。

    其實,這個故事可能有點誇張,真抬不動,往地上一丟就好。

    但是他說明一個道理,一個物理學基本道理,三個人抬樹,尤其不在平地,很容易出現其中一個人還幫倒忙,或者偷懶。

    一人不進廟,是說人不要把自己放進險地。

    兩人不看井,是說人不要讓自己處於嫌疑之地。

    三人不抬樹,是說人不要讓自己處於可能不公平之地。

    餓死不做賊

    這話我估計最先是過去有錢有權的知識層,用來愚民,以方便統治的。

    因為只有地主家裡才有餘糧啊,你一個貧困之家,吃了上頓沒下頓,誰去偷。

    這是這句話產生的根源,方便統治。

    從貧家人家長輩來說,

    確實是為兒孫好,一旦做過賊,就算只偷了一口米飯,統治階層也永遠給你背上個罵名。

    以後不管是什麼機會,首先就排除了你,堵死了向上的途徑。

    但是,人雖然智商未開,總不至於真活活餓死,所以,才有了許多山大王。

    很多土匪一開始都是活不下去了才做的,後來慢慢發現做土匪比多良民強多了,而且越強大政府還越發會招安,直接做官,所以,最後受害的,依然是接受了良民思想,苟且活著,告訴晚輩:餓死不做賊的人。

    屈死不告狀

    這個和另一句古話息息相關,衙門大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這句話,有其真實性的一面,過去有句古話,叫皇權不下鄉,皇帝最多派個縣官來主政一把手,至於底下各部門,都是當地的經年老吏。

    縣官一般孤身一人來,想要自己的班子,比如師爺,都得自己掏銀子請。更別說跑腿的下人。為了養得起自己和手下人,縣官必須會斂財。當然,案件一般都是來錢最快,而且最沒有尾巴的途徑之一了。

    而且,縣官都是三年或五年一換,所以,只要比往年差,他也樂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們不來告狀更好,以免說我轄區刑事犯罪率高嘛。

    這是從縣官角度來說。

    皇權不下鄉,那麼鄉下統治的是什麼呢?

    鄉紳,地主、三老、族長之類的。

    而這個階層,通常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摩擦最多,通常也是欺壓百姓最多的。

    他們為了自己安樂的生活,也是“屈死不告狀”最有力的宣傳者。

    並且,常常槍打出頭鳥,哪個敢告狀。官吏買通,加上他們有文化,在狀紙,法律條文,稍微弄點手段,受害的往往成了受冤屈的原告。

    第三個角度,老百姓的生活藝術。

    因為知道告不贏,算了,自我安慰吃虧是福得了。

    還有一些,比如強姦之類的,為了名聲,往往選擇忍氣吞聲,甚至成為罪犯要挾的手段。

    就算 你一條筋,傾家蕩產去告,就算最後告贏了,發現贏了官司不贏錢。

    那些同氣連枝的三老,鄉紳,會讓你在家鄉呆不下,於是,只得背井離鄉。

    所以,在皇權不下鄉,在法律不對民眾公佈的情況下,百姓是無法告狀,且不抱希望的。

    任何一個造反成功的誕生的王朝,他們有一個最明顯的特徵是,造反初期,就明確把自己的法律,透過簡單幾條,公佈給百姓,並且真的做到。

    自然而然,他們能得到百姓的擁護。

  • 4 # 珠貝生海

    意思是說防人之心不可無。看來不只城裡套路多,農村也是。一個社會害人的套路多且深就很可怕,就不是一個和諧平安的社會。害人之心不可控,就只有人人自危自保自防於是就世代流傳不少精闢的人生諺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國外長聯合抵制俄外長髮言,傳遞出什麼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