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慧的禮物
-
2 # 風過了痕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為君髒,主神明。而腦為元神之府,所以古人也並沒有否認大腦的功用。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所說,“頭者,精明之府”。而精明是指各器官的功用之總稱,如在目能視,在耳能聽,在鼻能知味,在體能運動。《醫林改錯》雲:“兩耳通腦,所聽之聲歸於腦……鼻通於腦,所聞香臭歸於腦。”《素問·脈要精微論》雲:“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白黑,審短長”,可見古文的精明二字的含意與現在“精明能幹”一詞的意思差不多。
古人在解剖上對腦也有一定的認識。如中醫對腦亦有所論述,謝利恆在《中國醫學大辭典》中寫道,’腦者頭骨之髓也。腦者,陰也,按腦之為狀形似橢圓,正中有溝,分為左右兩部,色灰白,充滿於頭蓋之中,下連脊髓,為感覺運動之主宰。”說明古人對腦的解剖形態早已有了詳盡的論述。
心主神明,心臟不好的人大多心悸失眠,記憶力差。因為心主血,脾統血,所以心脾兩虛者易失眠健忘。而腦為奇恆之俯,為髓之海,腎主骨生髓。心主火,腎主水。腎虛者亦易健忘。心腎不交者亦易失眠健忘。
《醫林改錯》中談道,“所以小兒無記性者,腦髓未滿,高年無記性者,腦髓漸空。”金正希雲:“人之記性皆在腦中。”王學權《重慶堂隨筆》雲:“人之記憶含藏在腦……腦髓充足,則元神精湛而強記不忘”,這些都與現代研究完全相符。
心主神明,而腦為元神之府。以比類取象的方法把大腦的功用歸結到心。比類取象是中醫的特點。又以功用與奇恆之俯的理論補充說明透徹使的即形象又具體。
所以綜上所述,中醫並沒有忽略大腦的功用
沒毛病,就說口是心非,三心二意,這些成語都有心臟決定行動的意思。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心臟是人的發動機,人無法背叛捨棄自己的心臟。在古人看來,心正是代表了良善,正直,所以叫良心(壞人就是黑心)。
所以心從來不是指的會思考。而是指心在哪裡,人在哪裡(這不純屬廢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