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佳寧他爸

    是啊,泱泱北宋百年帝國根基深厚,卻被崛起於遼東的一個小民族女真給滅亡了,且滅亡之速令人瞠目結舌,公元1125年開戰,公元1127年,靖康之難滅亡,僅僅兩年時間,一個有著近300萬平方公里領土,一億多人口,上百萬軍隊,據說GDP佔世界80%的大國就滅亡了,相對比而言,被外敵滅亡的大帝國,蒙金戰爭用時23年,明清戰爭24年,且明亡於農民起義,就拿金滅遼來說,也用了將近十年時間,怎麼北宋的滅亡的這麼快呢?

    原因很多,眾說紛紜,譬如重文輕武軍隊戰鬥力弱,中央集權過甚,政府效率極低,地方自保能力弱,財政崩潰,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胡作非為,指揮不當,幽雲16州丟失,地勢不利,等等等等,其實我認為還有最重要的一條沒有說,整個北宋統治集團絕大多數人根本沒有與金軍血戰到底的勇氣和血性。就拿明朝和北宋對比吧!明英宗土木堡失敗,慘不慘?但是最後守住了北京,為什麼?戰略決心和勇氣不同?明朝的皇帝,說實話,大多數都不怎麼樣,但有一點,有血性,不納歲幣不和親,不割地不議和不賠款,就像一個有錢的二愣子,有錢,但是愣,急了,敢拼命,打劫的就得琢磨琢磨,要是一個慫包軟蛋窩囊廢,同時還特有錢,那這個人肯定悲劇了,北宋末世王朝就是這個樣子啊,奉獻金銀,奉獻土地,奉獻美女,最後把兩位皇帝也奉獻進去了了,整個北宋統治集團絕大多數沒有絲毫血性,都不能稱之為男人,根本沒有與金軍絕死一戰的戰略勇氣和決心。這個根本一丟,再加上其他因素,滅亡之速,滅亡之慘,滅亡之恥辱也就都可以理解了。

  • 2 # 史過鏡遷客

    北宋先是缺乏戰略遠見,與虎謀皮,以致失去了遼國這個戰略屏障,開始直面金兵的威脅。後是抵抗金兵不利,節節敗退,淪陷了大片的土地。最後,奉行投降主義,一味地想要“求和”,花錢買平安。到頭來,金兵還是把北宋給滅亡了,皇帝也一朝成了階下囚,任人宰割。

    宋徽宗時期,派童貫到遼考察政治形勢,以為遼亡之勢不可避免,遂行聯金滅遼之舉,訂立了海上之盟。此後,宋金前後夾擊,果然滅了遼國。不料,雙方領土瓜分不均,以致起了齷齪,進而引起了新的戰爭。又新立的金朝是征服王朝,侵略感十足,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悍然發動了對北宋的侵略戰爭。由於北宋軍備廢弛,國力不振,使得金軍一路南下,兵鋒直指汴京。兩年後,金朝兵圍汴京,虜去了徽欽二帝,導致了北宋的滅亡。

    不過,內部的社會矛盾才是導致北宋滅亡的根本原因。北宋建立後,統治者為加強中央集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收歸軍、財權,以及分化事權等。雖然這樣做有利於鞏固封建統治,維護社會的安定,但是也造成了“積貧積弱”局面的出現,反而又不利於北宋政權的行穩致遠了。北宋中後期,土地兼併嚴重,政治腐敗不堪,以及貪官汙吏橫行霸道,終於引發了“農民起義”運動,狠狠打擊了北宋政權的統治地位。最後,外患入侵終結了北宋的統治。

    當然,女真崛起之時,北宋已為強弩之末。女真部族原為遼國所統治,勢力不強,以遊牧為生。至完顏阿骨打時,女真各部統一,形成了金國,開始崛起於遼國北部。因與遼國的新仇舊恨,金國開始了滅遼之戰。此時,觀察遼國形勢的北宋,也加入了滅遼之戰,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不過,北宋常年的積貧積弱,導致軍備廢弛,國力不振,在對遼作戰中更是損失慘重,給了金國以虛弱之感,遂滋生了滅宋之意。果不其然,金國攜帶滅遼之勢,席捲南下,已是強弩之末的北宋自是不能阻擋。

    總之,北宋政權輕信於人,不知金國的狼子野心,直接葬送了自己的大好江山。

  • 3 # 腦指揮眼

    中國曆代王朝都不是一直在夯實根基,而總是一邊夯實,一邊動搖,前者力量更大些,根基就穩固些,後者更大些,根基就開好搖動。

  • 4 # 管要你管

    宋朝建國後,就採用了先南後北的戰略。先評定南方諸國,在進攻北方。可惜宋太祖,壯志未酬就去世了。宋太宗繼承了他的全部,並完成了統一。宋太宗開始北伐,但是遼國的實力不容小覷,每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所以北伐契丹,收費燕雲十六州,成了每個後繼之間的夢想。宋真宗時宋遼大戰,最後顫淵之盟兩國罷兵。可是宋朝一直

  • 5 # 阿T的寶藏

    宋朝與遼朝自真宗在寇準的力諫下御駕親征渡過黃河對陣遼國,雙方簽訂澶淵之盟以來,一百多年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承平日久的宋朝各個問題開始浮現,藝祖趙匡胤時所設為防止禁軍將領節度使坐大而疊床架屋、分散職權的“祖宗之法”,到了北宋中葉,已成為三冗(官兵費)的來源。宋朝有民謠,“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北宋立軍的根本是為了減少流民問題,軍隊的存在不是為了打仗,反倒是為了收納社會不安定分子,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金朝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人人長於騎射,乘滅遼餘威,攻已朽之宋,自然戰無不克。中原政權自後晉石敬瑭為乞求援兵而將燕雲十六州拱手讓給北朝以來,再無長城陰山之險能夠抵禦遊牧民族的鐵騎,沒有地勢之利,又以腐朽之軍對陣新銳之師,再加上徽欽重用投降派大臣、摒棄忠臣李綱,最終導致令人切齒的靖康恥。

    崛起於白山黑水間的女真騎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歲月把一位愛做美食的女人變成食能裹腹就可的女人,說明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