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驕然
-
2 # AriesTheRealm
目前幹不過日本還是有點原因的,畢竟二戰日本雖然資源匱乏,但是畢竟是亞洲國家中唯一能夠拿出一定技術實力作為戰場戰鬥力的國家,看看海軍就懂了,而同時期的我們依靠更多的是人力和戰術--技術是當時我們的致命短板!而汽車行業最重要的幾點:發動機、車身結構、材料和工藝這幾點不管怎麼說,只要是依靠科技打過二戰的國家都會有技術人才的積累和傳承,這些也是我們缺乏的,比起日本至少半個世紀的技術發展和積累,我們雖然說檯面上一汽很早就能造車,但是真正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更多的是依靠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吉利收購沃爾沃乘用車、比亞迪挖走梅賽德斯賓士的底盤工程師這些正經的為了長遠發展做積累的事,你見過哪些所謂的央企做過?他們更多的是為了撈錢吧?),而發展技術是需要時間的!這類的人才積累和技術發展都是需要時間的!不過目前面對新能源車的技術轉型,一定程度上至少部分車企(比如說比亞迪)在動力系統上實現一定的彎道追趕甚至是超車是有希望的,至於其它的,慢慢積累吧,只要努力,總有出頭的那一天!
就拿我們和南韓比吧,中國的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比南韓的現代汽車株式會社要早幾年。 當時是蘇聯幫助我們建廠的,而南韓的現代汽車株式會社,是美國幫助他們的。在汽車廠投產的初期,我們和南韓的現代都是走同樣的路子,都是在消化別的國家的汽車。都沒有能力自己獨自開發,後來,南韓現代汽車公司,逐步擺脫了美國的控制,搞獨立自主的生產方針。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知識品牌。而我們國家的汽車卻一直在走引進的路子,所以始終落後於西方的國家。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