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李走遍天下

    這個問題問我就問對了,我毫不謙虛的說,這方面的水平幾乎達到專家級別。各位看官看完我的文章,也一點不用客氣,可以告訴你的朋友,已經達到大學畢業水平(這裡要捂臉,嘻嘻)。

    書歸正傳,首先應該知道,潮汐主要是萬有引力造成的,因為月亮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可以說月亮是引起潮汐的最主要因素。

    當然,由於各地區的地理環境不同,會影響到潮汐的大小、發生時間,甚至影響一天內潮汐發生的次數。

    一般來說,潮汐分為全日潮、半日潮和混合潮。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天內發生一次潮汐漲落叫全日潮,兩次漲落叫半日潮,還有一種比較奇怪的潮汐形式,一個月內有幾天是全日潮,有幾天是半日潮,通常被稱為混合潮。

    這幾種潮汐形式中國沿海都有,大體來說,北方海域半日潮的形式比較多,北部灣地區是全日潮,南海大部分地區是混合潮。

    但這不能一概而論,有的資料上說,渤海的秦皇島周圍海域,居然和它周圍其它地區不一樣,它是全日潮,具體原因沒說清楚,不過我吹噓自己是專家水平,不妨猜測一下:可能和秦皇島的地理位置有關——因為秦皇島是在渤海的最深處,這個“深”不是指它的海水深度,而是指它離渤海海峽最遠,在漲潮落潮過程中,它是滯後的。

    這個問題可能有人不相信,認為海水是自動找平的,要不然就沒有“海平面”一說,其實這是錯誤的,海水確實可以自動找水平,但是它需要時間,或者說水在找水平過程中,需要流動梯度,要不然它不會流動,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錢塘江大潮,就是後面的水位高,才推動潮水進入江叉,這個過程需要幾個小時,而不是海水前後“水平”。

    同樣的道理,渤海海峽的海水要影響幾百公里遠的秦皇島海平面,也是需要時間的,而本來渤海海峽一個漲潮落潮週期才六個小時左右,這個過程中,海水必須以每小時百公里的速度,才能在一個漲潮週期內,到達秦皇島,這是完全不可能的,這就造成秦皇島附近海域不會及時響應渤海海峽的漲潮落潮,會出現海峽在漲潮,它可能在退潮,而海峽退潮,它可能在漲潮,這種因素的影響,使它和北方海域潮汐規律不同,也就不足為怪了。

    我來說說我所在的煙臺的潮汐規律:煙臺是典型的半日潮,也就是說一天大體是兩次漲潮兩次落潮,這裡我用“大體”這個模糊不清的詞語,不是隨便用的,是因為準確地說法,應該說潮起潮落次數,和陰曆有直接關係,更確切地說,和月亮出沒,有完全對應的關係,和我們習慣以太陽出沒來定義一天,沒有任何關係。

    這樣一說,不少人了覺得這事複雜了,其實找到規律一點也不復雜。

    大家知道,月亮後一天要比前一天晚升起大約48分鐘,潮汐同樣也是這樣,每天高、低潮時間也是推遲48分鐘。這個規律是不變的。只要知道初一,十五的潮汐時間(這個時間當地老漁民都知道,實在不行查當地海洋水文資料),再加48分鐘就是明天的潮汐時間,加兩個48分鐘,就是後天的潮汐時間,以此類推。

    不過這個方法是潮汐推算的基礎,一般人加七個、八個48分鐘,早到葫蘆峪了。要不我敢說自己是這方面專家水平?告訴你個簡單辦法,有效又好記。 千萬不要忘了,48分鐘恰恰是0.8小時,用乘法計算比用加法便利多了,老司機一個提醒,有沒有使你從一年級變成三年級的感覺?繼續看下去,你就大學畢業了。

    現在來說說問題的關鍵,怎麼樣計算某地區的高低潮時間?圈起來,這個要考!

    前面說過,由於各地潮汐時間不同,為了方便,我以煙臺的潮汐時間舉例,看看怎樣不用天天查表,推算某一天的高,低潮時間。

    當然前提你要做的作業是,知道初一、十五 的低潮時間,各地儘管情況不同,但是這兩天的潮汐時間是一樣的,這個“一樣”不要誤解,不是說甲地和乙地都是在一個時間低潮,而是說每一個地方,初一和十五,這兩天都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是低潮,或者高潮,或者說初一的低潮時間推算起點,可以用在十五的低潮時間推算上。

    煙臺一般是4點10分左右,初一和十五大體是一樣的。為了用乘法推算,我們可以把4點10分,用小時來表示,近似為4.2點,不差二分鐘了,這樣計算會大大簡化。

    下面舉例說明,如果要想知道陰曆初八什麼時候是最低潮,首先可以知道,初八是初一過了七天,低潮時間比初一要晚七個0.8小時,就是5.6小時,加上初一那一天的原始4.2小時,立刻知道,初八是5.6+4.2=9.8 ,這個9.8就是初八的低潮時間,差不多是十點鐘,當然你願意,可以用我們習慣的分時來更精確的表達——9點48分。

    知道了低潮時間,由於是半日潮,接著的高潮時間應該加6.2小時,所以高潮準確時間是9.8+6.2=16點,這個不需要換算,下午四點就是初八的高潮時間。

    以此類推,再加6.2就是下一個低潮。當然明天后天的高低潮不能這樣6.2永遠加下去,當天可以這樣,第二天還是用乘法吧!

    不過別忘了,第二天是初九,已經比初一晚了八個0.8小時了。

    十五以後也是類似方法,陰曆十五那一天還是以4.2點為基準,十六就是4.2+0.8=5點是最低潮。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半日潮地區,一個月當中,最高潮和最低潮出現在初一和十五的後的第二、三天,當然一年當中,陰曆八月初三和十八前後幾天是所有月份中潮差最大的時期。就是說,陰曆初三和十八是大潮期,知道了這個,想看錢塘江大潮的朋友,大可不必非要趕到八月十八去人擠人地看大潮,其實八月初三前後,大潮的壯觀程度一點也不差。

  • 2 # yi伊媽隨記

    有很多潮汐APP可以查詢每天 潮汐資訊。可以根據潮汐選擇出行計劃。

    潮汐每個月都是有時間規律的,可以參考如下。

    1、大潮。陰曆朔(初一前後)望(十五前後)漲潮最高,落潮最低。

    2、小潮。陰曆上弦(初八、初九)和下弦(廿二、廿三)出現最低高潮位和最高落潮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就業嚴峻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