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是這月美

    我是做校企合作的,經常參加各種中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研討會,說說我的看法。

    話說產業發展,教育先行,但是往往院校人才培養是滯後的,至少要滯後兩、三年以上,滯後的現象和原因為:

    1.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入學前已經制定,畢業前不能大改,即專業課程設定不能改變,而課程設計與人才培養的方向息息相關,決定了它培養的是那個技能方向的人才!

    2.教師隊伍缺乏專業技能。大部分的高職大專院校是本科研究生畢業後直接考到學校教學,沒有從事過企業本專業的崗位工作,更多是透過學校組織的技能培訓和課程資源的總結來設計課件再教學生,紙上得來終覺淺,實踐方能出真知~

    3.校企合作仍然未深度融合至人才培養,原因非常複雜,涉及學校管理體制和國家職業教育推動程序等,詳細不表了。職業技能學校比本科要多,生源差不多1:1,差的不是學校和生源,而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高效培養符合行業企業需要的人才最有效的方法。

  • 2 # 熱熱熱熱度

    智慧製造可以稱為新制造,正是因為現在製造業轉型,更多智慧產品和技能,需要大批次技能人才,正是有這個缺口,才會需要更多專業的對口的職業院校。

    第一部分,增設智慧職業院校

    做一定的考察,在符合政策前提下,鼓勵和支援有智慧專業領域的人,為其提供相應配套設施或者科研設施,在專業領域專家帶領下,招聘和培養一部分立志於智慧行業發展的人

    第二部分,在一定的職業院校裡,增設智慧製造方向專業

    鼓勵和引導學生選報該專業,增加專業投入,校方領導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一定傾斜

    第三部分,企業訂單化

    職業院校和智慧製造業企業採取聯合培養,共同塑造的模式,讓學生真正做到,學有所成,並優秀內招於各優秀企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防治農業害蟲有什麼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