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甬城教育圈

    初中科學使用地域比較小,主要是浙江和上海!浙江省初中科學教材使用兩個版本:浙教版和華師大版。這兩個版本主體內容差不多,只是某些內容排序有差別。

    初中科學包含內容很廣泛,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所以不僅孩子學起來不容易,老師教學也很費勁!

    初中科學要想學好,關鍵要注重基礎,注重實驗,知識點非常多,但是都要知道,適當刷題也是必不可少。近幾年的中考反應出來,題目逐漸走向靈活,靠刷題考不好,而且每年出題都要儘可能規避往年某些題型,這就麻煩了,不過,你也會發現,很多題目都是來源於書本而高於書本,萬變不離課本!!!!

  • 2 # 楚留香202

    首先我要說,其實科學並不是很難。應該來講,科學是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最為接近的一門學科。它分析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同時也闡述一些自然規律。因此,要學好科學,我們首先要學會留意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仔細觀察,就一定會有所收穫,那樣也就一隻腳邁進了科學的大門。

    一、課前預習與課前準備是基礎和前提

    任何一門課程,課前預習絕對是必不可少的。在老師未來上新課之前,同學們應先把課程的內容粗略地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數。在預習時,還要學會聯想,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現象運用了這個原理,運用了這點知識,它們之間有什麼異同之處等等,能把這此問題解決了,就會為新課的學習提高效率。有不懂的地方,把它記下來,帶著這此問題走進課堂。我想,有了這樣的預習,你已經走出了關鍵的一步。再個做好課前準備也是上好科學課的前提。例如:在學習《各種各樣的葉》一課時,如教師和學生都沒有準備好事先收集的各種樹葉,那叫我們如何對各種各樣的樹葉進行觀察呢?怎樣能觀察出各種樹葉的特點來呢?所以,要上好科學課,做好課前準備是前提,是關鍵。課前準備應不僅包括課教師的準備,而且要有學生的準備,課前準備是雙方的,缺一不可。

    二、課堂學習是核心

    課堂學習是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應該做到“三勤”:

    1.勤動腦。也就是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思考,僅僅只聽清楚老師的每一句話、看清書本上的每一幅圖是不夠的。在看與聽的過程中要想一想,所學內容與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聯絡,所運用的方法還有哪些值得改進的地方。

    3.勤動手。課堂上,老師講的一些重點知識要注意,並在一些重點上勾勒出來,老師講的知識拓展,以及一些典型例題,最好能及時記下來。遇到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經驗出現矛盾時,不要輕易地改變自己的觀點,而應該主動地進行實驗探究,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不僅可以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還可以培養自己質疑、探究的精神

    三、課後複習是關鍵

    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可以發現.知識是會慢慢遺忘的,只有及時複習,才能達到永久記憶的效果。那麼,應該怎樣複習呢?我們應對所學的一些分散在各章節中的、零碎的知識進行歸納、概括、比較、歸類、串聯,使知識系統化、網路化,在較深層次上同化這些知識。

    1.對知識進行整理、概括。一本書的內容學完了,這本書中到底講了些什麼,一般的學生是不會歸納、概括的,此時,同學們可以打破章節界限,列出一些標題,把各種知識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網路或體系。如學習了光合作用、空氣的組成、燃燒與滅火、二氧化碳的性質等內容後,可以列出標題:二氧化碳在人類生活中的利與弊。這樣,既可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又可培養辯證思維能力。

    2.對知識進行比較、就是對不同物件進行對比,確定其異同,從而抓住事物的本質。在七年級科學教材中,有不少內容可以進行對比、分析。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等,這些內容都可以用比較的方法複習,弄懂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絡。

    3.對知識進行類比遷移。即對所學知識舉一反三,做到觸類旁通。如:在“動物的運動特點”中往往遵循一個基本原理,即動物的運動依賴於一定的身體結構,基於此,我們可以把常見的具有多種運動方式的動物歸在一起復習。弄清各種運動方式依賴於何種身體結構。透過複習,進一步理解結構和功能的統一。

    4.對知識進行串聯。就是根據概念之間的包含關係、外延大小將一些有聯絡的知識連成一體。如學習“動物的行為”時,以節律行為為例,可以根據動物的行為包括節律行為和其它行為,節律行為又包括晝夜節律、季節節律、潮汐節律這一線索將知識進行串聯。

    四、正確的學習方法是保證

    在學習《科學》課程的過程中,我們如何才能很好地學習這些知識呢?這就要求同學們講究學習的方法,同學們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積極主動參與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是學習科學的核心,也是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對於探究的目的要清楚,探究的過程 。要科學設計,對實驗現象要認真觀察,準確記錄,對結果要科學分析二科學與生活聯絡得十分緊密,生活中有一些有趣的現象,因司空見慣而被人忽視。我們學了科學課後,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所學到的和知道的知識去解釋它們,多問幾個“為什麼”日積月累,你的科學知識面會更開闊,科學探究的興趣更濃,科學探究的能力更強。

    2.認真做好學習記錄

    同學們應怎樣做好學習記錄呢?

    (1)記提綱

    每上一節課,把老師教的概念、公式、法則、原理等記下來,對一些難以理解的概念,還可以透過查資料來弄懂。每學完一章,一單元,自己來一次小結,把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系統地歸納整理在筆記本上。

    (2)記疑難

    同學們在預習時,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作業中也難免出現一些錯誤,所以上課時必須注意老師講解疑難的地方,這些難點問題,哪怕課堂上已能解決,但時間一長又可能會遺忘,所以不妨把這些問題作一下記錄,複習時多看一兩遍,加深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記憶,一些同學把這些問題匯成一本《較難題集》,是一個好方法。

    (3)記懸念

    上課時老師有時留下一些問題讓學生課後思考,而這些問題也許要經過幾天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學習後才能解決。同學們在看一些課外書時,也可能發現一些有趣的問題,而自己一下子又不能解決。把這些問題記不下來,時而想想,稍加留意,很可能收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效果。

    (4)寫體會

    正如著名教育家G·波利亞說:“如果沒有反思與總結,同學們就錯過了解題的一個重要而有教益的方面,透過回顧所完成的解答,透過重新考慮和檢查處個結果,以及得出這個結果的路子,同學們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我相信,如果你做到了以上幾點,你的《科學》一定會學得更好,你一定會更加喜歡《科學》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田徑運動員平亞麗有哪些故事?